
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编制与应用.docx
8页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编制与应用 摘要:本研究在已有学生投入经典量表和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远程教育和培训课程学习的特点,编制出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该量表在适用性研究(20名被试)、项目分析(277名被试)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通过结构效度与校标关联效度(学习动机作为校标)的验证(443名被试)修订后的量表包括行为、情感、认知三个投入分量表,共45题该量表还被用来对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和北大青鸟的443名远程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远程学生学习投入、各分量表与指标投入、学习投入在学习者相关特征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远程学生报告的整体投入水平基本良好,情感投入显著高于行为与认知投入;交互、厌倦、元认知策略方面的投入明显低于相应维度的其他投入;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在性别、职业状况、婚姻状况、远程学习经验、教育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笔者期望本研究能够为评价和改善远程学习投入现状、优化学生支持服务提供依据关键词:学生学习投入,远程教育课程,评价量表,学生支持一、引言远程学生学习低投入和高辍学率是远程教育院校始终面临的挑战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学生低投入与消极投入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远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甚至会导致辍学。
因此,评测和改善远程学习投入是远程教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学习投入作为表征学生参与有效教育活动主动性与努力程度的变量早已引起传统教育院校的关注大量文献指出,学习投入与学生的学术成就和高阶能力发展正相关(Pascarella et al.,2010;Elliot et al.,2002),是解决学生学习倦怠、孤独和辍学等问题的关键因素(Fredricks et al.,2004)此外,学习投入还是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Kuh,2009;Coates,2006;高波,2013),是影响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Guthrie et al.,2000)故此,评测学习投入一直颇受重视文献中提到多种学习投入评测方法,如学生自陈式量表、学生定期报告、教师报告、学生行为观察、学生作品分析等目前,已有一些较为成熟且有影响力的投入评价量表,如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弗雷德里克斯(Fredricks)课堂投入量表、莎菲利(Schaufeli)学业投入量表等然而,已有量表主要针对传统院校的学生,缺乏信度、效度较高的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鉴于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经典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习投入理论的分析,结合远程学习特点,编制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以期为评价与改善我国远程学生学习投入与教育服务质量提供支持。
二、国内外经典学习投入量表分析(一)课堂学习投入量表在国内外各类学习投入量表中,评测中小学生学校与课堂投入量表占较大比例,如2006年美国国家学习投入中心开发的学生学校投入问卷(Student School Engagement Survey,SSES)(Pascarella et al.,2010),米斯等(Meece et al.,1988)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School Engagement Measure(SEM)-MacArthur Network)等其中,弗雷德里克斯编制的课堂学习投入量表是被引用较多的经典量表弗雷德里克斯(Fredricks et al.,2004)明确指出了学习投入是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维度的有意义结合,对学生学校投入的测量应该同时考察这三个方面在对已有理论与评测工具分析的基础上,弗雷德里克斯编制了用于评测小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量表该量表由行为(5题)、情感(6题)和认知(8题)三个分量表组成,共19题其中,认知投入定义为深层认知策略的应用以及对学习有效的自我监控与调节;行为投入定义为学生学习的专注努力与坚持不懈;情感投入定义为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价值以及对学习形成的浓厚兴趣(Lee,2008)。
量表采用李克特四点计分法,学生根据题项与自身实际打分由于该量表在对21个评测工具分析基础上编制而成,所以结构与题项有较强的代表性孙等(Sun et al.,2012)还在该量表基础上编制出远程学生学习投入问卷二)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该问卷是最具影响力的以评价高校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学习投入测量工具之一1998年,皮尤慈善基金组织了一批高等教育学者讨论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价问题,提出“全美学生投入调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倡议受此推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借鉴科茨(Coates,2007)关于学生投入五维框架理论,编制出NSSE调查问卷该问卷建立在库恩(Kuh,2003,2009)有效教育实践理论基础上,将学生投入理解为“学生参与到与其所期待学业成果相关的活动中的时间与努力,以及学校在支持学生投入这些活动所做的努力”问卷基于学术性挑战、主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丰富教育经验以及校园环境支持五个维度的42个基准问题编制项目,采集学生实际经验学术性挑战指学生参与学校要求和期待的与知识应用和创造等挑战性学术任务相关活动的情况。
主动合作学习指学生对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投入程度以及学校对此类活动的促进与支持师生互动指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教育丰富度指学生所获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如与不同民族或与持有不同价值观的同学交流,参与实习、社区服务、留学等校园环境支持指学生感受到的大学社区对其支持与认同的程度NSSE项目每年会微调或增补,以确保调查结果始终能准确反映那些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问题(Kuh,2009)NSSE在北美应用广泛,并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西班牙等国家高校学生投入调查问卷编制的重要参考科茨在NSSE五维框架基础上融入工作经验的学习维度这六维结构成为澳大利亚学生投入调查的理论框架我国学者罗燕等(2009)对NSSE进行了汉化,获得合法的NSSE—China问卷,并通过清华大学1200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验证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而在国内高校评估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史静寰等,2011)鲁滨逊和赫林格(Robinson & Hullinger,2008)指出NSSE不仅可以用于传统高校学生学习投入评测,还可以用于教育的质量评估三)学业投入量表莎菲利等人编制的学业投入量表(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Student,简称UWES-S)是另一个评价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代表性量表。
该量表建立在其提出的工作投入理论基础上以前,工作投入主要由工作倦怠量表测量莎菲利等(Schaufeli et al.,2001)认为投入和倦怠不能简单用倦怠量表评测他从马勒诗和杰克逊(Maslach & Jackson,1981)编制的经典工作倦怠量表维度的反面提出投入评测的三维度:活力(vigor)、奉献(dedication)和专注(absorption)之后,莎菲利(Schaufeili et al.,2002)认为大学生学习与工作相似,直接将量表题目改为学习情景,编制出共计17题的学业投入量表,活力、奉献和专注分量表各6、5、6道题活力指学习中有充沛的精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愿意付出努力,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懈奉献指集中精力参与学习,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意义和挑战专注指集中注意且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很难将个体与学习分开我国学者方来坛等人(2008)将UWES-S汉化,并基于267名大学生调查数据验证了该汉化量表与分量表的内部一致信度(α系数=0.858-0.913),以及与学习绩效的校标关联效度(0.76-0.77)李西营等人(2010)认为UWES-S量表仅对工作投入量表进行简单的词语替换不能直接应用于学习领域。
因此,他们在其基础上编制出包括动机、精力和专注三个维度的学习投入量表四)学习投入量表在为数不多的远程或学生投入量表中,迪克森(Dixson,2010)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Online Student Engagement Survey,缩写为OSES)经过较严谨的信度、效度验证该量表基于维梅特等人(Ouimet et al.,2005)的学生课堂投入量表、汉德尔斯曼等人(Handelsman et al.,2005)的学生课堂投入量表以及罗伯耶和韦恩克(Roblyer & Wiencke,2004)的课堂交互质量评价量规编制而成量表分技能、情感、参与、绩效四个维度,共计16道题技能投入关注学生如何与课程内容交互,如经常学习和熬夜阅读情感投入关注如何使所学课程内容有趣、有用以及与生活相关参与投入关注学生如何与他人交互绩效投入关注学生绩效表现,如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等迪克森应用该量表对六所大学38门课程的186名学生施测,从而初步验证量表的信度与效度五)小结对已有经典投入量表的分析显示,相关量表受其测量意图、对象和投入定义的影响在测量维度与指标上存在差异(见表一)量表题目大多描述学生行为与感受,如“我会熬夜阅读”“我很期待去学校”等,请学生根据题目描述情景与自身符合程度或发生频率打分。
量表通常采用李克特五点或七点计分法,包括反向计分题,题目总分代表投入水平已有量表以中小学生或大学生为评测对象,评测目的涉及评估教学干预效果,研究学习动机与认知,评估教师教学,评估学校和学区教育质量,调查学情等量表关于学习投入的界定有的只关注学生投入,有的同时关注机构对学生投入的支持量表关注的教育活动范畴涉及学校、课程、课堂和学习任务等尽管对投入的定义莫衷一是,但是绝大部分工具将学习投入看作是多维概念(如Appleton et al.,2008;Fredricks,2004;Coates,2006),而行为、情感、认知是较为公认的投入评测维度(Fredricks,2011)相关研究指出NSSE和UWES-S等与此三维结构表面上差异较大的大学生投入量表同样可以转换为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维度(杨立军等,2014;张娜,2012)评价普通院校学生投入的量表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量表结构与项目编制参考,可是因为评测对象、意图以及项目描述的学习经验不符合远程学生学习投入的实际,所以不能直接使用整体而言,评测远程学生学习投入的成熟量表很少,这一方面源于相关量表缺乏更广泛的试用与验证,另一方面源于已有量表主要基于中小学生投入量表编制,如迪克森和孙等人编制的量表,缺乏对远程学习经验的全面整合,忽略了一些远程学习较为重要的投入指标,如归属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等。
综上,有必要重新编制针对中国远程学生的学习投入评价量表三、量表编制与修订(一)量表结构与指标编写本研究决定采用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维度编制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编制成的量表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在远程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学习投入行为投入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努力与坚持不懈,情感投入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认知投入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习策略应用以及对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调节根据文献,行为投入的分析与评测大多涉及参与、坚持、交互、专注四个方面(如Patrick et al.,1993;Miserandino,1996;Angelino et al.,2009)费恩(Finn,1989)将各种投入行为按照努力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级其中,参加教师要求的活动和对教师的要求或提问做出回应被定义为努力程度最低的一级,而主动向教师或同学提问与交流,以及在课外学术活动展现出热情是体现学生更多努力的行为与此相似,弗雷德里克斯(Fredricks et al.,2004)将课程相关行为投入归为两类:积极的课堂参与和遵守课程要求;在学术任务中的行为卷入程度,包括坚持、集中、注意、提问和讨论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学生的努力质量。
综上,本研究从参与、坚持、专注和交互四个维度编制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