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二元关系和函数课件.ppt
124页第四章 二元关系和函数本章主要内容:l集合的笛卡集合的笛卡尔积与二元关系与二元关系l关系的运算l关系的性质l关系的闭包l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l函数的定义和性质l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4.1 集合的笛卡儿积与二元关系定义4.1 由两个元素x和y(允许x=y)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的二元组叫做一个有序对(也称序偶),记作
符号化表示为 A×B={
证明 A×(B∪C)=(A×B)∪(A×C)证明 对于任意的
解.(1)成立.因为对于任意的
例如: A={a,b},则A3={,, ,, ,, ,}作业P135l4.1 4.4(2) 4.5二元关系Relation 所谓二元关系就是在集合中两个元素之间的某种相关性.例如,甲、乙、丙三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任何两个人之间都要赛一场,那么共要赛三场假设三场比赛的结果是乙胜甲、甲胜丙、乙胜丙,这个结果可以记作{<乙,甲>,<甲,丙>,<乙,丙>},其中
l关系关系R A B, R is a relation from A to B. lR A A, R is a relation on A. A上有多少个不同的二元关系?|A|=n|A×A|=n2|P(A×A)|=2n2每一个子集代表一个A上的关系,共2n2个关系.对于任何集合A都有3种特殊的关系:1. 空关系 就是空集2. 全域关系EA3. 恒等关系IA 定义4.7 对任何集合A, EA={
domR就是R的所有有序对的第一个元素构成的集合,ranR就是R的所有有序对的第二个元素构成的集合.例:实数集R上的关系S={
求: G ◦ F =? F ◦ G=? G-1 =?解:1)对任何的x∈N有 F ◦ G(x)=G(F(x))=x2 +1 F ◦ G={
若对X中的每个元素x,都有
例例2 设R是实数集合,S={
由传递关系的定义知R是X上的传递关系例例3 相等关系是传递关系l全关系X2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l幺关系I 是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传递的l空关系是反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传递的 判断下列关系的性质l集合A上的全域关系: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l恒等关系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l整除关系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l小于等于关系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l幂集上的包含关系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l设A为非空集合:l1.A上的关系可以是①自反的, ②反自反的,或者③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 l例如:Q={1,2,3},令lR={<1,1>,<2,2>,<3,3>,<1,2>} IQ RlR={<2,3>,<3,2>} IQR=lR={<1,1>,<2,2>} IQR≠且IQRl2. A上的关系可以是①对称的, ②反对称的,或者③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④既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l例如:Q={1,2,3},令lR={<1,2>,<2,1>,<3,3>} R-1=RlR={<1,2>,<1,3>} R R-1 IQ lR={<1,1>} R IQ lR= {<1,2>,<2,1>,<1,3>}lR◦R R是什么关系? 例4.9 试判断图4.5中关系的性质。
设R1,R2是A上的关系,如果经过某种运算后仍保持原来的性质,则在相对应的格内划√,否则划×例:设R1,R2为A上的对称关系,证明R1∩R2也是A上的对称关系证明:对于任意的
64例4.10 设A={a,b,c,d},R={,,,
68在例4.10中3个结果矩阵是:作业设A={a,b,c,d},R={,,, 的哈斯图.解 :哈斯图如图4,9所示89例4.17 设偏序集的哈斯图如图所示,求出集合A的偏序≤.解 A={a,b,c,d,e, f, g, h>. ≤={,,, ,,, 则B的上界和最小上界都是e,B的下界为a,b,但B没有最大下界.如果最小上界或最大下界存在,一定是唯一的.93 一些结论:(1)最大(小)元未必存在,若存在则必唯一;(2)极大(小)元必存在,但不唯一;(3)最大(小)元也必须是极大(小)元;(4)上(下)界未必存在,若存在也未必唯一;(5)上(下)确界未必存在,若存在则必唯一;(6)若a是子集B的最大(小)元,则a必是子 集B的上(下)确界;反之,若a是子集B 的上(下)确界且a ∈B,则a必是B的最 大(小)元作业P138-139l4.40l4.41l4.42l4.43l4.45l4.46(3)(4)本章主要内容:l集合的笛卡尔积与二元关系l关系的运算l关系的性质l关系的闭包l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l函数的定函数的定义和性和性质l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96 4.6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l定义4.22 设X,Y为集合,F为X到Y二元关系,若对任意的x∈domF都存在唯一的y∈ranF使得xFy成立,则称F为函数. 例如,如下关系 X={x1,x2,x3} Y ={y1 ,y2}F1={ 则fP是一个函数l例3:标识图是一个图,每个顶点或每条边或两者都带有标记例如一个图的顶点代表一个城市,边代表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设V是顶点集,L是标记集,则f:V→L是一个函数用E作边集,g:E→L,也是一个函数99例如A={0,1,2},B={a,b},则BA={f1,f2…,f8} f1={<0,a>,<1,a>,<2,a>}, f2={<0,a>, <1,a> ,<2,b>}, f3 ={<0,a>, <1,b> <2,c>} f4={<0,a>,<1,b>,<2,b>}, f5={<0,b> ,<1,a>,<2,a>}, f6={<0,b> <1,a>,<2,b>}, f7={<0,b> ,<1,b>,<2,a>}, f8={<0,b>, <1,b> ,<2,b>}.|A|=m,|B|=n,m,n不是0,|BA|=?100l 定义4.25 设f:A→B,A’A,则A’在f下的象是 f(A’)={f(x)|x∈A’}=f[A’],当A’=A时,称f(A’)=f(A)=ranf是函数的象.101函数的性质l 定义4.26 设函数f:A→B.(1)若ranf=B,则称f是满射的(或到上的)(2)若对于任何的x1, x2 ∈A, x1≠x2 ,都有f (x1)≠f(x2 ),则称f是单射的(或一一的),(3)若f既是满射的,又是单射的,则称f是双射的(或一一到上的)102例如,函数f:{1,2}→{0},f(1)=f(2)=0,那么f是满射的,但不是单射的.函数f:N→N,f(x)=2x是单射的,但不是满射的,因为ranf不含有奇数,即ranfN.而函数f:Z→Z,f(x)=x+1是双射的.103l定理. 设A,B都是有限集,|A|=|B|,lf:A→B是一个函数,处处有定义。 lf一一f满lf满f一一104 例4.18 分别确定以下各题中的f是否为从A到B的函数,并对其中的f:A→B指出它是否为单射、满射或双射的.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A={1,2,3,4,5},B={6,7,8,9,10}, f={<1,8>,<3,9>,<4,10>,<2,6>,<5,9>}.105(2) A={1,2,3,4,5},B={6,7,8,9,10}, f={<1,8> ,<3,10>,<2,6>, < 4,9>}.(3) A={1,2,3,4,5},B={6,7,8,9,10}, f={<1,7>,<2,6>,<4,5>,<1,9>,<5,10>}.106(3)A,B为实数集 f(x)=x3 . 双射(4)A,B为实数集 f(x)= 不是函数 (5)A,B为正整数集, f(x)=x+1. 是单射,不是满射107(6)A,B为正整数集是单射不是满射因为f(1)=f(2)=1108例:判断以下函数的单射、满射和双射(1)f:R ×R-> R ×R,R为实数集, f( l(2)当X≠ 且Y=时, X到Y的空关系不是一函数112(1)设:A→B,如果存在y∈B使得对所有的x∈A都有f(x)=y,则称f:A→B是常函数.(2)A上的恒等关系IA就是A上的恒等函数,对于所有的x∈A有IA(x)=x.(3)设f:R→R,对于任意的x1 , x2 ∈R,如果x1<x2则有f(x1)≤f(x2),称y为单调递增的.如果x1<x2则有f(x1)<f(x2),就称f为严格单调递增的.类似地也可以定义单调递减和严格单调递减的函数,它们统称为单调函数.(4)设A为集合,对于任意的A’A,A’的特征函数 :A→{0,1}定义为113(5)设R是A上的等价关系,定义一个从A到A/R的函数g:A → A/R且g(a)=[a],它把A中的元素a映到a的等价类[a].我们称g是从A到商集A/R的自然映射.例如,A={1,2,3},R={<1,2>,<2,1>}∪ IA,则有 g(1)=g(2)={1,2}, g(3)={3}.作业P139l4.49(3)-(4)l4.54l4.55本章主要内容:l集合的笛卡尔积与二元关系l关系的运算l关系的性质l关系的闭包l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l函数的定义和性质l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1164.9 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定理⒋9.1 设 f:X → Y,g:Y→ Z, 那么合成关系f◦g为X->Z的函数。 证明:(1)先证明Dom(f◦g)=X. 因为对任意x∈X,有y=f(x); 又对任意y∈Y,有z=g(y);所以 z=g(f(x) )= f◦g(x) (2)证明单值性假设任意x∈X,有两个z1,z2,使得z1= f◦g(x)z2= f◦g(x)), 由 ◦定 义 , 存 在 y1,y2,使 得 y1=f(x),z1=g(y1); y2=f(x),z2=g(y2);因f是函数,得y1=y2,又因g是函数,得z1=z2117例4.21 设f,g,h RR ,且有 f(x)=x+3,g(x)=2x+1,h(x)=x/2.求g ◦ g, h ◦ f, g ◦ h, f ◦ h, f ◦ h ◦ g(x)g ◦ g(x)=g(g(x))=2(2x+1)+1=4x+3;g ◦ g={(x,4x+3>}h ◦ f={ 计算、证明l关系的性质:判断、证明l等价关系、等价类、商集、划分间的关系l偏序关系: 哈斯图、8个值的计算l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单射,满射,双射)l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124作作 业P1404.56 , 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