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会计》教案知识.pdf
4页基础会计教案教学对象职高一年级学生授课日期教学内容错帐更正计划学时2 课时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错帐的更正方法”是基础会计教材“会计帐簿”这一模块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划线更正法、 补充登记法和红字更正法等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该内容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它不但是对前一部分内容 “记帐规则”的进一步深入,而且为本教材中“会计报表”的学习,乃至后续课程企业财务会计等的学习及今后的实践性教学和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该内容无论在学科中,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完成本内容的教学,准备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的账户设置、复式记账、成本计算等会计核算方法,学习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而银行存款的清查是继库存现金清查后的又一项财产清查内容,学生能理解其清查的目的, 但其清查方法与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不同,学生应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该种财产的清查方法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正确认识与分析错帐的类型,增强判断能力,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各种错帐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要领。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 培养学生熟练正确地进行错帐更正的操作能力;通过各种错帐更正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认识错帐,学习错帐的更正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锲而不舍、耐心细致的处事作风;具备会计各岗位协作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能正确判别错帐类型,会选用错帐更正方法;每一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2教学难点:红字更正法适用范围和更正操作五、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1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法2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七、教学程序阶段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法、学法设计与教学意图导入5 分钟左右情景导入1、 通过展示以往学生平时作业(会计凭证、帐簿)中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归纳出错误的类型2、 针对所有的这些错误指出错在哪里又应如何更正?3、 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会计工作中究竟可以使用哪些更正方法?它们分别应在什么情 况 下 使 用 ? 又 应 如 何 操作?导入新课借助课件等展示、设问,引导学生 回顾知识、思考问题点评学生回答情况情况,引出本节课题在 老 师 引导、启发下,归纳出错误类型基础,及罗列出所想到的更正方法。
明确了学习目的,也 以 此 激 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求知欲新授内一、错帐类型:1、记账凭证正确,账簿记录错误教学举例:创设教学在教师引领下,讨论归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容78 分钟2、记账凭证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具体:(1) 科目、方向错误(2) 金额多记(3) 金额少记二、与错帐类型对应的错帐更正方法:1、划线更正法2、红字更正法3、补充更正法练习巩固通过课件 ,展示 7 个错帐问题,请学生思考,回到应采用何种更正方法?三、技能演练:任务一:实例演练划线更正法课件)归划线更正法要点:任务二: 实例演练补充更正法( 课件展示)任务三: 实例演练红字更正法( 课件展示)情境,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错帐分析不同错账应使用的更正方法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拓展各小组根据课件展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演示、强调操作要点纳 错 帐 类型学生听讲、记录学生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学生根据教师投影仪演示的错帐,采用相应的方法并更正点,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揭示凭证与帐簿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通过讨论的形式初步熟悉内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讲授错帐更正方法时,将贯彻引导发现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方法的综合运用,掌握各种方法的操作要领。
再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加以总结,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意识归纳小 1 、 错帐更正方法:划线、补充、红字归纳、总讨论、归纳对 本 节 知 识的 整结5 分钟左右2、错帐更正操作要领(步骤)结理,使所学知识条理、有序化板书设计错帐更正方法错误原因方法名称操作方法记账凭证正确,登账错误划线更正法直接更正记账凭证错误,导致记帐错误凭证中金额少记补充更正法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中金额多记红字更正法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中科目、记账方向错误等红字更正法冲销错误凭证和错误账簿记录,编制正确凭证、并据以入账作业与思考2 分钟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