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观察鱼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docx
4页5.观察鱼【教材简析】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认识鲫鱼的鳃、鳞片、鳍等结构,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思维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探究实践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鱼的探究过程,认识鱼的身体特征2.能用图画、文字、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征3.能对自己原先的观察记录做修正与完善态度责任1.对观察研究小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鱼的形态结构,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3.懂得在生活中要珍爱生命,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教师: 小组:鱼缸、鱼捞网、鱼食、鱼骨卡片、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交流:说一说,知道哪些鱼?在哪些地方有鱼?(池塘、海洋、小河……)二、观察鱼1.画一画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并将鱼画下来注意:安静观察,不能将手放入水中,尽量画完整三、鱼的身体结构1.认识鳍讲解:鳍的位置,特点。
偶鳍沿身体两侧分布,分为胸鳍和腹鳍, 亦称侧鳍;奇鳍沿身体正中线生长,分为背鳍、尾鳍、臀鳍等, 亦称单鳍数一数:面前的鱼有多少个鳍2.观察鳍(1)观察鱼的运动,用手比划鱼鳍的运动2)说一说鳍有什么作用用来游泳,维持身体平衡)3.认识鳃讲解:(1)鳃的位置2)鳃的作用鱼的呼吸器官,视频辅助理解)4.鱼的骨骼(1)猜测讨论:鱼的身体内部有什么?(骨骼)(2)观察鱼骨卡片,讨论鱼骨的作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3)出示化石图片,讨论鱼骨的特征坚硬,能保持很长时间,甚至能成为化石)【板书设计】观察鱼 鳍 运动 鳃 呼吸 骨骼 支持躯体,保护内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