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蒜栽培技术规程.doc
4页1 -大蒜栽培技术规程一、蒜种选择与种瓣处理选用脱毒品种,挑选无病虫危害的大蒜瓣作种蒜用播种前先用清水洗涤种瓣,后用 77%多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每 100 千克种瓣用药粉 150 克兑水 8 千克拌种,或用 3000 倍 96%天达恶霉灵浸种 20 分钟,凉后播种二、深翻晒垡,整地施基肥播种大蒜的地要深翻 30 厘米以上,提前晒垡 10—15 天结合深翻,每亩基施优质圈肥 7000—8000 千克,硫酸钾 15 千克,过磷酸钙50 千克,碳酸氢氨 30 千克注意以上化肥要事先加入有机肥料当中,掺匀沤制 10—15 天使用碱性土地还需掺加硫酸亚铁 10 千克如果重茬种植,大蒜病害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结合耙地,撒施熟石灰面100 千克,进行土壤消毒灭菌深翻后,每逢晴天过后要重复耙地,耙地最少 3 次以上,耙细耙匀,后细致整地 播种前整畦,畦宽 120—150 厘米,长 20—30 米结合整畦,每 亩撒施有机生物菌肥 100 千克,撒后细致搂耙,后播种 四、适期早播在山东一般于秋分前后播种,寒露前结束,适时早播利于壮苗,根系发达,越冬安全,可以早收获蒜薹,且 产 量高如果播种偏晚,可以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促进发育。
五、合理密植、注意浅播行距 15—20 厘米,株距 10—12 厘米,每亩 3—3.5 万株播种深- 2 -度 6—7 厘米,如果播种过深,蒜株发棵慢,将来蒜头小,产量低六、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适时喷施“天达—2116”:大蒜出苗后随即喷施500—600 倍“ 天达—2116”(根茎专用型),每 15—20 天 1 次,冬前连续喷洒 3 次返青后继续喷洒 2—3 次如此处理,不但大蒜植株极少发生各种病害,而且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情况下,可增产 25%以上 (二)冬前管理大蒜根系属肉质根,特别喜欢土壤潮湿,播后需先浇 1 水,出苗后再浇 1 水,长出第 1 片叶子后,细致划锄土壤,进行蹲苗,促进 根系生长小雪前需再次浇水 2—3 次,后细致划锄土壤,锄后用锄板推细表土,提高地温和保墒,并要地面撒土粪或麦糠、碎草等保护越冬 (三)返青期管理惊蛰后气温回升,需清除覆草,2—3 天后,进行追肥,每亩撒施尿素 10—15 千克,或硫酸钾复合肥 15 千克,撒后浅锄, 结合划 锄清理根际土壤,使根茎显露,以利蒜头生长,后随即浇水地表显 露干土时,再次划锄, 锄后浇水, 这样反复进行,并要逐渐增大浇水量,追施第 2 次肥。
四)蒜薹生长期管理蒜薹露尾时,是大蒜需肥需水临界期,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苔, 结合浇水追施硫酸钾复合肥 20 千克或尿素 15千克+硫酸钾 10 千克收苔前 3 天停止浇水,便于提苔五)蒜头生长期管理:提苔之后随即连续浇水,不要让地面见干,提苔 12 天(收获前 6—7 天)停止浇水,防止蒜头散瓣四)灌浆至成熟期保持湿润状态,湿湿干干,地表湿润而不陷- 3 -脚、干而不裂缝为限直到收获前 7-10 天断水七、病虫害防治(一)虫害防治大蒜虫害主要有葱蝇、种蝇、韭蛆等根部害虫,但是近几年来,美洲斑潜蝇、 蓟马、和 螨类 等害虫危害逐年加重对于根部害虫,可于谷雨节前后, 烂母时(此时田间散发酸臭味,引诱蛆蝇产卵)结合防治根部病害,根际部位喷洒 2000 倍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5000 倍 96%天达恶霉灵药液进行防治其它害虫发生时,可喷洒 3000 倍 2%天达阿维药液防治 (二)病害防治以往大蒜病害极少发生,但是近 10 多年来,由于连年重茬种植,大蒜病害逐年加重,且病害种类较多叶枯病、茎腐病、紫斑病、灰霉病、锈病、病毒病、菌核病、软腐病、白腐病等 频繁发生 对于病害防治要认真实行“ 以防为 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以下防治工作。
1、实行轮作,坚持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种植,以便减少病害发生2、深翻晒垡,减少土壤残留病菌群体数量;增施有机肥料、钾肥和微肥,提高大蒜的营养水平,促苗健壮;连续喷洒“ 天达—2116”,提高大蒜植株的光合效率,增强植株对恶劣环境和病害的抗逆能力和大蒜自身对各种病害的免疫力,减少发病 3、适时及时用药:注意观察,发现有少量病株时,立即喷药防治 4 -菌核病、灰霉病、紫斑病、白腐病等病害可喷洒 1000 倍 50%扑海因药液、或 1000 倍 50%农利灵药液、或 1000 倍 50%速克灵药液进行防治;病毒病可喷洒 2000 倍天达裕丰药液防治;锈病可喷洒 5%粉锈宁或4000 倍 10%世高药液防治;茎腐病可喷洒 5000 倍 96%天达恶霉灵或 500 倍 40%多菌灵药液防治;软腐病可喷洒 600 倍诺氟沙星或1000 倍天达诺杀药液防治以上药液应交替使用,每 5—7 天一次,连续喷洒 2—3 次喷药时,每间隔 10—15 天,可掺加 1 次 1000 倍天达--2116以便提高防治效果和大蒜的抗病性能 八、适时收获一般在采薹后 18 天左右开始收获,即当蒜叶枯萎,假薹变干变软,如把蒜秸在基部用力向一边压倒地面后,有韧性,此时可以收获。
过早,叶片中养分尚未完全转移到鳞芽,不仅减产,也不耐贮藏;晚收,叶鞘干枯不宜编辫,遇雨蒜皮变黑,蒜头开裂发生炸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