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命****币
  • 文档编号:106459910
  • 上传时间:2019-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莲湖区工农路小学校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负责人程曦课题名称调整课堂结构,优化阅读教学效果结题报告关键词探究、阅读品质、学习空间结题报告摘要(一)构建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二)培养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阅读品质(三)拓展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结题报告一、 研究的背景及内容进入21世纪,有关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中学语文教学逐渐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从机械生硬的灌输教学向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从追求学生的应试能力向追求学生全面语文素质的提高转变在这些方面,各地已经有不少的教改经验和教研成果,其中不乏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做法但就整个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还存在着浅层化、高能耗、低效率等倾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还没有真正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打好自己精神底子的深度来把握;教师的教学理念趋向于追求短期效益,教学方法上或过于讲究程序,或随意散漫,没有从心灵上与学生的深入的交融与沟通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只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的讲解和作业的训练任务,学生也只是在被动地应付课堂和课本,这样的语文教学与时代精神,与语文教学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能力,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首选课题我们试图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探究”课题为教改重点,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推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一)构建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破除以教师的见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必要的探究的教学陋习,“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交流,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每一节可必要提出若干问题,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解疑;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与阅读规律的传授,自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课外阅读互相推荐,交流读书体会,撰写阅读心得,及时总结评比二)培养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阅读品质:学会思读,能聚精会神地快速默读文章,揣摩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重点及其基本表达方法,提出问题,认真记录,以备讨论解疑学会议读,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商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排序,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议读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大好时机,必须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起到挑灯拨火、因势利导的作用。

      学会赏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字句能与同学和老师共同鉴赏,做到“奇文共欣赏”,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最有价值最有意味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学会练读,练读是阅读的巩固阶段,让学生整理已经思考商讨的内容,作归纳性的训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精练的练习给学生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三)拓展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安排开放课,每两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作品阅读课”,阅读材料以《美文》《语文报》为主,自然组成学生阅读小组,学生轮流当阅读组长,集体讨论选定优秀文章,读后交流体会,由阅读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进行当堂评比;作好课外阅读笔记,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记录课外阅读心得,优美文句,摘抄必要的作文材料,每一学期期中检查,期末评比一次;开展推荐优秀畅销书活动,由语文科代表不定期地向全班同学推荐最近出版的优秀书籍,写好推荐理由,上墙公布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将知识适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敢于提问和善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确定了两大目标1、教师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学生主体教学中知道什么地方该点拨,什么地方该放手让学生自学2、学生能自主学习自己收集跟课文相关的资料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条理;自己提出课文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师生共同释疑,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一)成立课题组,做好研究前的培训确立了研究课题之后,我校于2003年3月份成立了阅读教学“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组,由杨维诗、吴希举、杨文娟、杨少敏、刘明才、胡宁、肖述全等七位老师组成由语文科组长杨文娟任课题组组长,聘请市教研室教研员杨锡垒为顾问二)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探究模式’”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前期准备阶段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2002年2月——2003年2月)研究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师生共同确定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启发指导——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第二阶段(2003年2月——2004年2月)研究阅读教学第二、三课时的教学,即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师生共同确定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启发指导——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第三阶段(2004年2月——2005年9月)课题组老师能熟练地运用前两年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将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校语文老师中进行课题结题工作,课题组老师向全校老师上汇报课,整理三年来的研究资料,课题组长撰写结题报告三)语文阅读题常见术语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常用术语”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五、存在问题及改进1、三年来,虽然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老师有时讲课的语言不够精练,点拨不到位,激励性的语言还不够丰富2、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领会标准的精神,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学习先进的语文教学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大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力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参考文献1、 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 马笑霞著:《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 蒋成 禹著:《语文课解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 曾祥芹著:《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5、 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6、 曹明海主编:《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海洋出版社1998年版7、 韦志成著:《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 李德成著:《阅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9、 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0、董菊初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11、卫灿金著:《语文思维培养学》,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12、朱作仁著:《朱作仁学科教学研究文存》,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3、施良方、崔允淳 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14、查有梁、李以渝编著:《数学智慧的横向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5、单秀法、刘化绵著:《现代科学思维引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6、赵树智、宋汉阁主编:《科学的突破》,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7、刘永振编著:《数学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8、刘再复著:《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9、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0、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1、王朝闻著:《新艺术创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