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丙嗪的相关知识学习.ppt
20页异丙嗪的相关知识学习,,中文名:盐酸异丙嗪 英文名: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e 分子式:C17H21ClN2S 其他名称:盐酸普鲁米近,非那根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1、药理毒理作用及机制 2、主要临床使用及方法 3、常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要 点,1 抗组胺作用:即抗过敏作用,与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H1受体,能拮抗组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挛缩,解除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致痉和充血作用; 2 止吐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 3 抗晕动症:可能通过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前庭和呕吐中枢及中脑髓质感受器,主要是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 4 镇静催眠作用:可能由于间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应激性一、作用机制,二、药代动力学,注射给药后吸收快而完全,血浆蛋白质结合率高肌注给药后起效时间为20分钟, 静注后为3~5分钟,抗组胺作用一般持续时间为6 ~ 12小时,镇静作用可持续2 ~ 8小时主要在肝内 代谢,无活性代谢产物经尿排出,经粪便排出量少临床主要用于: (1)皮肤粘膜的过敏: 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
(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机 (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止吐 (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三、临床应用,四、用法用量,一、均为肌内注射,成人用量: (1)抗过敏,一次25mg ,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 用肌注25 ~ 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 (2)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 缓慢静脉注射; (3) 止吐,12.5 ~ 25mg ,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 (4)镇静催眠,一次25 ~ 50mg 四、用法用量,二、小儿常用量: (1)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125mg/kg ,每4 ~ 6小时一 次; (2)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按体重0.25 ~ 0.5mg/kg,或一次6.25~ 12.5mg ,每日三次; (3)止吐,每次按体重0.25 ~ 0.5mg/kg,必要时 每4 ~ 6小时重复;或每次12.5 ~ 25mg,必要时每4 ~ 6小时重复; (4)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按体 重0.5 ~ 1mg/kg或每次12.5 ~ 25mg其他用途,异丙嗪联合氯丙嗪进行治疗小儿腹泻 静脉注射异丙嗪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 应用炎琥宁联合异丙嗪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可与氨茶碱等合用治疗哮喘 与哌替啶等配成冬眠注射液,用于人工冬眠。
人工冬眠配方,1、氯丙嗪(冬眠灵)50mg,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 2、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3、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20mg 4、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5、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500mg 通用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五、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2、中枢抑制和锥体外系反应 3、心血管系统 4、其他,1、过敏反应,异丙嗪为临床抗过敏常用药, 其本身引起的过敏反应易被忽视、误诊, 一些特异性体质的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悸、躁动、口干、药疹、四肢抖动呈阵发性抽搐等,2、神经系统:中枢抑制作用,异丙嗪化学结构与氯丙嗪、阿托品二者相似, 大剂量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肌阵挛, 有时出现精神症状; 过量及中毒反应类似阿托品中毒( 精神症状较重) , 应用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可诱发或加重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精神兴奋、烦躁、惊厥、抽搐、错乱、亢奋或昏睡等症状。
2、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反应,一般认为异丙嗪可使黑质损害, 通路神经纤维变性, 导致纹状体失去抑制作用, 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 胆碱能神经占优势, 因而出现锥体外系种种表现一般在大剂量连续应用时出现, 但有时在常规用量治疗时亦会发生, 应注意与维生素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癫痫、中毒性脑病、破伤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相鉴别主要表现为震颤、歪斜、颈项强直、烦躁不安等3、心血管系统反应,低血压:异丙嗪叮阻断外周α- 肾上腺素受体作用,使血管扩张, 引起血压下降 抑制呼吸、心跳作用:用药后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心跳停止、心律失常等症状,4、其他不良反应,(1)呃逆:可能是因对异丙嗪敏感或用量偏大, 静脉推注易致短时间内药物吸收量偏大,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 使骨骼肌的神经传递受影响, 引起膈肌痉挛而致呃逆 (2)注射局部反应:用药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皮肤坏死 苏娅.肌注非那根引起下肢肌肉疼痛1 例[J].四川医学,2000,21(12):1067. 王海燕.静脉混合注射非那根、地高辛引起皮下坏死1 例[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3,5(5):38. 薛辉,向勇. 异丙嗪注射局部不良反应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1:210.,(3)低血钾:国内有文献报道两父子在单用异丙嗪时出现四肢无力、低血钾, 停药后经口服补钾治疗, 症状改善。
(4)高血糖 (5)窦性心动过速 齐跃,牛宇洁,杨帆.非那根致父子二人低血钾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2):104. 马永彦,訾慧芬,慕桂娟. 异丙嗪片中毒致高血糖1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19:1498. 林永棠.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致窦性心动过速1例[J]. 中国药物警戒,2012,11:702.,六、注意事项,1、 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人,也对本品过敏 2、 (1)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肮颈阻塞、闭角型青光眼、甲亢及高血压病人慎用2)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车辆、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3)有肾功能减退者、有癫痈史者慎用4)3个月以下的小儿不宜使用5)急性中毒时可致嗜睡、眩晕和口、鼻、喉发干以及腹痛、腹泻、呕吐等严重中毒者可致惊厥,继之中枢抑制此时可用安定静注,忌用中枢兴奋药6)凡酚噻嗪类药物所需注意事项,均适用于本品7)光致敏者不能再用参考文献,石霞.盐酸异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10例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78. 异丙嗪致2 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4):313. 叶国凤,郑荷娟.肌注非那根致严重呼吸抑制一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6):366. 林为民,傅忠国,袁莉.大量盐酸异丙嗪中毒致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死亡1 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667. 毛宇,刘建国,李卉, 等.异丙嗪致休克7 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3,35(4):355. 薛萍. 1例肌注盐酸异丙嗪过敏报告与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03:350. 薛秀燕,杨忠玺,孙显臣. 异丙嗪致老年肺癌患者严重锥体外系反应1例[J]. 光明中医,2013,02:365. 王俊红.异丙嗪静脉注射致小儿呃逆16 例[J]. 新医学, 2005,36(9):514.,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