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语文真题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整理.docx
6页课外文言文练习题整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2 题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②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③,剪去矢管,遂跪而请谢.裨将曰:“镞在肌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注释】:①裨将:副将②膜:肌肉③并州剪:并州出产的剪刀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自称善.外科〔 〕 〔2〕遂跪而请谢.〔 〕2. 翻译文中划线局部的句子镞在肌内者须亟治答案:1.〔1〕擅长;〔2〕酬劳;2.箭头在肌肉内马上医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参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行为,余观夫木兰参军之事,因益信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少.习骑射〔 〕 〔2〕市.鞍马〔 〕〔3〕长而益.精〔 〕 〔4〕木兰乃易.男装〔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3. 本文点明主旨的是“ ”答案:1.〔1〕小时候;〔2〕买;〔3〕更加;〔4〕换。
2.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3.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行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卫南之战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 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 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 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选自《宋史》〕【注释】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兵1.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今日进退等.死〔 〕 〔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 千 级 金 人 大 败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缘由答案:1.〔1〕同样〔2〕考虑2.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3. 擅长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敏捷用兵〔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郑人逃暑①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 沾湿⑤逾:同“愈”,更加1.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3. 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 分)4. 这则寓言告知人们的道理是 〔2 分〕答案:1. ⑴移动;⑵离开;⑶通“返”返回2. 这个方法用在白天是奇异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3. “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 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阅历办事,不要墨守成规〔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②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注释】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②饧〔táng〕:同“糖”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1〕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 ); 〔2〕治病辄效.( )〔3〕偶一求药者既去.( ); 〔4〕走.而告之曰( ) 2.下面“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A. 亲往观之.B. 走而告之.C. 原礼心异之.D. 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原礼心异之,问其故4. 请你一分为二地评价文中“医家”的为人4 分)答案:1.〔1〕曾经;〔2〕奏效,有效果;〔3〕离开;〔4〕跑2.D; 3. 原礼心对这件感到很惊异,问他缘由4. 是一位好心(不失肯定医德)的人但是又是一位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贻笑大方、不认字) 的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由于1.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 分〕(1) 以下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衣食所安 B.谨食之,时而献焉 C.设酒杀鸡作食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 以下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日存,明日去 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 D.俸去书来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2 分〕答案:1.〔1〕D;〔2〕B2.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由于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3. 得分要点:提出看法 1 分,表述完整 1 分〔七〕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百里奚①之未遇时,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②鬻于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 笑哉?”缪公遂用之注释】①百里奚:虢国大臣,后到秦国任大夫,是秦穆公建立霸业的功臣②传:传奇③繆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1〕无乃为.天下笑乎〔 〕 〔2〕君为明.君〔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以下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虏,后来在秦国讨饭B.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虏,后来在秦国喂牛C.逃出虢国又被晋国俘获,在秦国放牛讨饭D.逃出虢国又被晋国俘获,在秦国给牛喂食3. “信贤而任之”、“让贤而下之”的主语分别是、〔2 分〕4. 公孙枝说“夫谁暇笑哉”的目的是〔4 分〕A.提示繆公任用百里奚会被人嘲笑。
B.示意繆公百里奚是一个能干的人C.期望繆公消除疑虑能信任百里奚 D.告知繆公百里奚是个能吃苦的人答案:1.〔1〕被;〔2〕英明2.D; 3.秦穆公;公孙枝;4.C〔八〕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河间有游僧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4 分)⑴佛作引.手取物状〔 〕 ⑵其佛手必磁石为.之〔 〕2. 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先用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 B.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 C.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D.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3. “举国信之”的缘由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4. 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是 2分)答案:1.⑴拉〔牵、伸〕;⑵制作〔做〕 2.B〔3 分〕3. 先向佛祈祷得到佛的帮助〔从敬畏心里上捕获民众〕,然后病能否医治取决于药丸是否跳入佛手中〔从奇特现象上哄骗民众〕。
〔答对一点得 2 分,两点答对得 3 分〕4. 学会运用科学学问解决问题骗术终究会被揭穿不能长期遇到问题要擅长探究〔思考、分析〕〔九〕阅读下文,完成第 1-3 题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④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注释】①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 ②浸淫:渐渐集中、扩展③踬:被东西绊倒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⑴思有弗得.〔 〕 ⑵命童子取土平.之〔 〕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4 分〕 A.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 B.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由于不知如何治理国家? C.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 D.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3. 本文告知我们一个道理: 君子求学,贵在〔 〕〔4 分〕A.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
C.开头阶段的习惯养成 D.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答案:1.〔1〕得到,获得;〔2〕填平2.D〔选C 得 2 分〕; 3.C〔十〕阅读下文,完成第 1-4 题煮饭成粥来宾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 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 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箅子②馏:蒸饭③识:记住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1. 解释加点字〔4 分〕〔1〕来宾诣.陈太丘宿〔 〕 〔2〕俱.委而窃听〔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3. 用自己的话概括元方兄弟俩煮饭成粥的缘由〔2 分〕4. 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 的品质;其父陈太丘 是的人〔4 分〕答案:1.〔1〕到;〔2〕全,都2. 能够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为什么肯定要做成饭呢?〔2 分〕3. 兄弟俩烧火做饭时,因都停下来偷听父亲和友人谈论问题,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 因而煮饭成粥。
〔2 分〕4. 聪明好学〔2 分〕 教子有方〔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