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视与思考: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研究.docx
16页审视与思考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研究 纪信利 隋东旭摘 要:为提升竞技运动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的发展历程、实施效果进行辩证分析,并从体育法学和民族意识视角分析了归化现象的利弊和我国篮球运动员实施归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篮球的归化促进了区域篮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但不合理的归化运动员也制约了归化国篮球项目的长久发展;我国男篮实行运动员归化存在着制度和意识两方面的障碍,应辩证看待归化现象,坚持自我造血为主,引进归化为辅的归化原则关键词:亚洲男篮;归化;体育法学;民族意识:G80-05:A:1008-2808(2019)04-0059-06“归化”(英文释义是“naturalize”)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东汉年间,据《汉书·匈奴传》记载:“而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日逐呼韩邪携国归化,扶伏称臣[1]这里的“归化”,是“归顺、归服”的意思,和现在归化一词有所区别,按照当前法律条文中对“归化”的阐释,归化是指某个人在出生国家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地取得别国国籍的行为运动员归化是指运动员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并代表其他国家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的行为。
[2]随着雅加达亚运会的闭幕,中國男篮时隔8年重夺亚运会金牌,胜利的狂喜后我们也不免冷静思考,我国男篮整体的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已是不争事实,但亚洲篮球大范围存在的运动员归化现象无时不刻不在给我们制造着麻烦,我们究竟如何看待归化?我们要不要激流勇进、也尝试实施归化?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将近年来亚洲男篮的归化问题做了细致地梳理,客观分析了归化对于篮球运动发展的利弊得失,并结合体育法学和民族认同的相关理论予以重新审视和思考,从理论推理上为我国篮球运动员实施归化作以探索由于相关法律的制约,我国目前还没有归化他国运动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尚存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间,目前可以检索到的有关运动员归化的书籍和文献也相对较少,现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我国到底该不该实施运动员归化以及如何进行归化等笔者认为,在我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历史进程中,我们应客观分析、理智研判运动员归化现象给竞技体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清主要矛盾,寻找对策,探索可行性,从而提升竞技运动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1 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的呈现历程1.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菲律宾男篮亚洲称雄亚洲赛区菲律宾男篮是一支传统的强队,一直有着归化篮球运动员的传统,归化球员的数量之多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
从1960年亚锦赛创立初期到1973年的七届亚锦赛中,菲律宾男篮凭借“雇佣军”一度统治亚洲篮坛,在美籍归化运动员的助力下,菲律宾男篮夺得了其中的四座冠军奖杯现阶段,菲律宾男篮最具影响力的归化球员当属NBA骑士队球员乔丹·克拉克森,在2018雅加达亚运会小组赛中他险些以一己之力战胜中国男篮,在比赛的某个时间段菲律宾男篮甚至出现多名归化运动员同时在场的场景;即便雅加达亚运会前出现的“退赛风波”“克拉克森事件”等给菲律宾男篮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使归化球员问题再度饱受争议,但是,由此反观,也足以看出归化球员在菲律宾男篮中的地位和对球队的重要性1.2 本世纪初西亚海湾地区男篮全面崛起作为海湾国家的代表,卡塔尔、约旦、黎巴嫩等国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归化球员奠定了经济基础篮球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在西亚地区普及率越来越高,得到西亚国家的重视,男篮水平迅速的提升,也打破了东亚男篮垄断亚洲的格局卡塔尔男篮在上世纪末一直是一支弱旅,在千禧年之前仅参加过一次亚锦赛,最后获得18支队伍的第16名近年来,卡塔尔逐渐开始引入归化球员,显著地效果是获得了两次亚锦赛季军和一次亚运会亚军的好成绩。
上世纪,约旦男篮并没有很大的名气,但现在俨然成为了西亚一支强队,也是优先得益于归化球员近年来,约旦男篮没有停止归化球员的脚步,在今年9月的世预赛比赛中,归化球员塔克成为了约旦男篮的进攻武器之一,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亚洲传统强队,黎巴嫩男篮曾经三夺亚锦赛亚军(2001,2005,2007),三度入围男篮世锦赛(2002,2006,2010),黎巴嫩男篮虽然没有站到最高领奖台,但近些年来黎巴嫩男篮在亚洲篮坛的实力以及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实力主要来自于黎巴嫩男篮不断地招兵买马,由于过多的归化球员,其也曾被称作一支国际“雇佣军”西亚国家男篮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归化球员,但由于归化球员数量较多,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1.3 近年来日韩纷纷效仿西亚男篮的全面崛起打破了东亚男篮一统亚洲篮坛的局势,于是,日本、韩国也开始借鉴西亚归化球员的方法,弥补自身男篮的劣势位置,但日、韩不像卡塔尔男篮过度依靠于归化的球员,而是在自身男篮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韩国男篮一直处在亚洲强队的行列中,成绩比较稳定,几乎在亚锦赛和亚运会中处于前三名的水准韩国开始归化球员是从“血缘归化”开始的,也就是优先归化有韩国血缘的混血。
现如今的韩国爱上了归化黑人球员,韩国男篮现在球队的绝对核心球员拉特利夫,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很多比赛中呈现出他一人的独角戏,场均30分都属于正常现象在刚刚结束的世预赛韩国对战叙利亚的比赛中,拉特利夫有41分17篮板的数据,统治了整场比赛日本男篮近些年归化的球员五花八门,有从我国归化的,也有从美国归化来的例如,来自中国的张本天杰,出生在沈阳,在6年级时随父母去了日本,高中时期凭借优秀的篮球天赋归化日本作为日本男篮国家队的一员,他在2017亚洲杯场均能拿到8.1分的数据日本男篮新近归化了美籍球员费泽卡斯,并将其作为球队核心中锋来培养,在刚刚结束的世预赛中,费泽卡斯和日非混血八村塁合砍49分,助日本队战胜了强大的澳大利亚队日韩两国近几年尝到了归化运动员的甜头,不断加大归化球员的力度和归化球员的进程,实力也不断提升,未来势必成为亚洲赛区中国男篮强劲的竞争对手2 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的总体态势2.1 无归化球员型——中国和伊朗在亚洲赛区的范围内,中国和伊朗国家队是典型的没有一名归化球员的球队,依靠国家男篮自身实力和男篮的发展成为了亚洲的强队伊朗男篮在上世纪末基本处于亚洲二流到三流的水平,直到2003年,伊朗政府推出了大力发展篮球发展的“五年计划”,加大了政府对篮球投入和扶持力度,继而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有天赋的球员,伊朗男篮实力因此迅速提高,跃居成为亚洲一流强队。
我国从1974 年恢复国际篮联的会员资格后,在亚锦赛和亚运会的赛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亚锦赛上取得了两次五连冠、一次四连冠的战绩;在过去参加的12届亚运会中,更是11次登上领奖台,并且有8次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中国和伊朗是亚洲赛区仅有的两个没有归化球员又能获得如此好成绩的球队,而亚洲其他球队不断地“招兵买马”,实力的提升也给没有归化球员的中国队和伊朗队带来新的挑战2.2 依赖归化球员型——菲律宾、约旦、卡塔尔以菲律宾、卡塔尔、约旦等国家为主要代表,这些国家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一直在走归化的路、归化球员多、以归化球员为核心一方面,这些国家人口基数小,参与到篮球项目的人数有限,职业联赛的水平甚至无法和CBA、KBL这样相对完善的联赛相媲美,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数量更显得相对缺乏另外,篮球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重视篮球的发展和竞技这些国家由于国内优秀的篮球人才有限,为了提高民众对篮球项目的自信心和关注度,大多依靠自然的经济优势大规模的归化外籍运动员来提升成绩,从而形成了对归化球员的过分依赖2.3 归化球员补弱型——日本、韩国通过积极借鉴西亚地区男篮的崛起因素,日本、韩国逐渐尝到了归化球员的甜头。
亚洲篮球运动员的典型打法就是“小、快、灵”,所以优秀的内线少之又少,于是日韩主要以引进身体素质出众的内线球员为主,弥补自身的缺点和劣势随着NBA中刮起了小球时代的风暴,现代篮球运动员场上位置模糊化,能胜任场上多个位置、能突善投的全能运动员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韩国男篮中归化的拉特利夫、日本男篮归化的费泽卡斯等都在球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属于又能在内线站住脚,又具有一定投篮、处理球能力的球员,这些归化球员的加入丰富了球队的进攻方式和手段,在球队防守中也起到重要的护筐作用3 亚洲男篮归化现象的重新审视3.1 辩证地看待归化现象现阶段,亚洲篮球归化现象较为普遍,国内对于运动员归化现象的研究虽然各抒己见,但总体集中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大力支持运动员归化,另一种观点对归化球员这一行为持反对意见但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体育运动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实际上就是一种体育全球化的历程,而归化运动员正是体育世界从全球化那里派生出来的产物[3]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归化球员对亚洲体育格局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有必要抽丝剥茧般对归化现象进行分析和审视3.1.1 归化现象的积极作用随着体育全球化的趋势,运动员归化现象给亚洲篮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欧美高水平运动员的加入提高了亚洲篮球的总体水平,提升了亚洲篮球赛事的关注度和观赏性;归化运动员的到来也带来了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式、方法和手段,有助于亚洲各国男篮形成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理论;伴随着篮球运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国也更加重视篮球这项运动,促进了篮球运动在亚洲各国中的发展,进而有效合理地分配全球优秀运动员资源,避免形成一家独大的现象归化球员对一些国家来说是一种需求,可以迅速提高引入国的实力和在国际体育赛场上的话语权国家在一个项目中的话语权主要还是看该国在这个项目的硬实力,特别是一些人口少的国家,如二百多万人口的卡塔尔,人口基数小,参与到篮球项目中的人口更少,优秀体育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储备都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归化球员是个快速便捷的通道同时外来优秀体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也有助于引入国运动员实力提升运动员归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竞技实力,实现运动员的目标价值对一名职业运动员来讲,能够参加所从事项目的最高赛事是对其自身实力最大的认可美国篮球一直处于世界的绝对顶尖,平均水平非常高,这势必造成很大一部分比较优秀的运动员在职业生涯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这样的顶尖赛事这些运动员为了实现奥运梦选择归化到他国,代表其他国家参与奥运会、世界杯等顶级赛事,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这种人才流动应属正常现象。
3.1.2 归化现象的消极作用竞技体育的魅力就是在于两个运动员、或是两个团队之间不断博弈所带来的魅力与残酷不合理的归化严重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导致“金元体育”、年龄造假等问题,进而演变成各国体育的“军备竞赛”,使竞技体育变质归化球员中的拿来主义破坏了正常的人才培养模式,体育竞赛商业化严重,违背了体育公平竞赛的精神这种拿来主义使得经常归化球员的亚洲国家“上瘾”,卡塔尔作为最为典型的亚洲归化国家,自从开始归化球员之后,不断加大球员归化的力度,归化球员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像卡塔尔、菲律宾这样大范围归化球员是对亚洲男篮各大型赛事竞赛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挑战,即便对归化球员有现行的规则制约,但总有像雅加达亚运会中菲律宾队一样打规则的“擦边球”,给亚篮联仲裁和赛事举办方带来巨大的压力过度的归化球员打破了亚洲男篮原有格局,改变了亚洲男篮的积极发展方向此外,长此以往的依赖归化球员来代表本国的实力,会严重制约国内体育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影响亚洲各国、各民族篮球文化氛围的提升,对亚洲赛区男篮长久发展不利在亞洲篮球赛事中,大多数的归化球员都是处于球队中的核心地位,包括在比赛激烈、焦灼的关键时刻,一般都会选择归化球员来终结比赛,国内球员则得不到锻炼发挥。
金钱雇佣关系之下,很多归化来的篮球运动员把体育竞技当成了一种“义务”,而不是为了一个民族去战斗归化球员数量的增多使得各亚洲男篮赛事的关注度有所转变,赛前很多的报道不是各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