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历史复习资料.doc

6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4521671
  • 上传时间:2018-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K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 国 古 代 历 史 复 习 资 料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 坡人的定居生活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特别注意:元谋人在云南省,北京人在北京,半坡人在陕西,河姆渡人在浙江省这些都 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元谋人:时间:约 170 万年前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遗址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注意:能够使用火和不能使用火的区别北京人不能制造火(不能人工取火),只能使用大 自然中的火4)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①定居的条件: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②半坡人成就:种粟,制作彩陶,建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成就:种水稻,原始畜牧业,制作黑陶,建干栏式房屋注意:从气候等自然条件理解两地人的差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③有了磨制石器,才有农业;有了农业,才能定居;有了定居,才有村落2.黄帝、炎帝和华夏族1)黄帝、炎帝和华夏族①黄帝和炎帝是距今约 4000 年前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如传 说炎帝教人们制作农具,进行农耕②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结成联盟,形成后来的华夏族。

      华夏族就是后来汉族的前身所以,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2)禅让制炎、黄之后,在尧舜禹时期,黄河流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禅让制3.夏朝的建立(前 2070 年)商代甲骨文西周分封制1)夏朝的建立①时间:前 2070 年②人物:禹这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商代甲骨文主要记载的是商王的占卜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比较成熟,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故称甲骨文现代的汉字就是由它发展而来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3)西周分封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①目的:巩固周的统治②措施:把除王都周围地区(王畿)之外的地方封赐给亲属、功臣、贵族,建立诸侯国③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血缘关系④评价: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巩固和扩大了周朝的疆域但是,它建 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崩溃,形成诸侯争霸4.春秋战国时期(前 770——前 221 年)的特点孔子和儒学商鞅变法的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前 770——前 221 年)的特点①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②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大发展③奴隶制逐渐瓦解,各国纷纷改革,建立起新兴的封建制度如商鞅变法④出现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兵)2)孔子和儒学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①思想家:创立儒家学说,主张“仁”(爱人)和“礼” 以“德”教化人民②教育家:广开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 ,注意“因材施教” ③儒家思想后来在    汉时期被       改造,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得到 汉武帝采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直至清朝3)商鞅变法的意义①是战国时期最全面、最彻底的变法②使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5.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汉武帝的“大一统”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1)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①时间:前 221 年人物:嬴政(后称“始皇帝”)都城:咸阳②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家③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奠定后来 2000 多年中国政治制 度的基础。

      皇帝制中央:丞相等地方: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2)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①政治上:用“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监察制度②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推行儒学教育,以        作为 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延续 2000 多年3)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①张骞通西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        的开通打下基础②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一条从     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达     的交 通大道,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可由此运到古罗马(欧洲)这就是丝绸之路③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繁荣(如敦煌)是 东西方文化交通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 大作用4)造纸术①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②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③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之 一。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赤壁之战北魏孝文帝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①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争战②从东汉末到隋朝统一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2)赤壁之战①208 年(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大战于赤壁结果,孙刘以少 胜多,曹军大败②意义: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3)北魏孝文帝①鲜卑族实行汉化改革如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改用汉姓是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②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各民族(不仅仅是汉族)共同创造的7.隋朝结束南北对峙局面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繁盛雕版印刷术1)隋朝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大统一2)大运河注意地图)①开凿时间:隋朝,隋炀帝②一个中心:洛阳③两个端点:东北:涿郡(今北京),东南:余杭(今杭州)所以,现在称京杭大运河)④四段运河:自北向南: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⑤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⑥作用: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现在仍有此作用,且是南水北调线路 之一)⑦变化:后来,许多朝代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造,使运河仍发挥着重大作用3)科举制①是从隋朝开始至清朝废除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②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以进士科为主有利于选拔人才,使有才能的人加入到统治者行列 中来打击了贵族特权势力,提供了相对公平和平等的竞争机会③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发展成“八股取士” 题目来自“       ” 、 “       ” ,考试格式 为      文,不准发挥个人见解严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三省六部制注意教材 P.91 的图示)是隋朝开始、唐朝沿用和完善的中央官僚机构①三省:尚书省(执行)、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②六部:指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③作用:分工合作,互相牵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5)唐朝的繁盛政治:唐太宗贞观时期沿用并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开创帝国 新政,出现“贞观之治” 经过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唐玄宗达到鼎盛,出现“开元盛世” (唐朝的顶峰)经济:农业发展,出现曲辕犁、筒车等新农具(注意 P.92 图片);手工业发达,如丝绸、瓷 器(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 ;中外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频繁,都城长安是各国交 流中心,是国际性大都市。

      [注意杜甫的《忆昔》]文化:诗歌繁盛时期,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6)雕版印刷术时间:隋唐时期8.北宋、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的对峙元的统一宋元科技与海上贸易1)北宋、辽、西夏对峙北宋实现了中国局部的统一,澶渊之盟带来与辽(契丹族)的和平局面同时通过议和的 手段与西夏(党项族)和平对峙2)南宋与金的对峙金政权(在东北兴起的女真族建立)灭辽和北宋,宋王室南迁,史称南宋南宋岳飞抗金, 金与南宋形成对峙两宋(北宋、南宋)时期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的征 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3)元的统一元朝是自唐朝以后又一个大统一时期)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建立者是忽必烈都城在大都(今北京)1276 年,元灭南宋,不久中国统一4)宋元科技与海上贸易①火药:火药武器有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②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        印刷术这克服了雕版印刷的缺点,有利于文化的传 播与发展③指南针:        时期,中国已发明了指南仪器宋朝时,制成指南针,又叫     针, 并用于航海。

      ④元代的棉纺织技术:元代妇女        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棉纺织的先进技术,后她 把技术传到家乡,促进了内地的棉纺技术⑤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       是元朝时期国际性的海港海外贸易的范围也远及朝鲜、 日本,阿拉伯和东非地区出口的主要商品除了原有的丝绸外,还有        9.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的疆域和闭关自守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①明太祖废除丞相,把权力分给六部②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称厂卫不经法律程序,专管监视、审讯等③实行“八股取士” ,控制思想2)清朝的疆域清代奠定了我国现在疆域的基础注意:东北、北部、西北部与现在疆域的差异清朝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活动加强 了对西藏的管辖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3)清朝的闭关自守这是清朝的对外政策是落后的政策,造成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为后来近代受辱埋下祸 根4)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①“八股取士”:明清时期都实行,严重束缚知识分子思想②“文字狱”:清朝特别严重,主要是打击反清思想。

      严重钳制了思想,使人们不敢过问 政治10.鸦片战争(1840—1842 年) 《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代表人物1)鸦片战争(1840—1842 年)性质: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英国的目的: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和打开中国的市场结果:中国战败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偿英国 2100 万银元③开放五口(广州、上海等)通商 ④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影响: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中国开始从独立自主的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3)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和军事技术(不含制度和文化),实现富国强兵代表人物:李鸿章,奕訢等11.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影响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1)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随着国力增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时间:1894 年(甲午年)至 1895 年性质: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略中国的战争结果:中国惨败2)《马关条约》的影响:内容:4 条影响:①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战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 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3)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4)戊戌变法年,在维新派鼓动下,       皇帝颁布诏书变法这一年是旧历“戊戌”年,所 以称为“戊戌变法” 由于         发动政变而失败5)同盟会的成立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领导人是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 ,后来被孙中 山概括为       、        、         的三民主义它成为     革命的指导思想6)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

      时间:1911 年 10 月 10 日主要领导人:孙中山7)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省武昌清朝统治瓦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