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第十专题 踏莎行(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74445313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踏莎行【作者档案】秦观一生的三个主要阶段未仕期 这一期间秦观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作准备然而亦时常游历于江淮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其间写下了著名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学而优则仕”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秦观亦不例外,然而秦观的科举征途却屡遭挫折科举的接连失利,使得秦观心境更加忧愁悲郁,认清了社会现实因此只好改变态度,学习时文并向时人投献诗文,望获举荐功夫终不负有心人”,秦观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终于成功考取进士,踏上其同样屡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入仕期 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的大难题,更是令朝廷不安的一大乱源秦观入仕之时,适逢北宋朋党斗争日益激烈之际秦观于此亦身不由己地陷入了这场政治旋涡之中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政治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新党”之人相继还朝,“旧党”之人则连遭罢黜,秦观历时七年的贬谪生涯从此开始贬谪期 秦观作为“旧党”核心人物,首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贬至处州任监酒税在处州任职之时,秦观学佛以遣愁闷,常与佛寺僧人谈佛聊禅,并为僧人抄写经文他的词作《千秋岁》在回忆当年盛会时,抒发了很深的感慨与愁情。

      贬黜南蛮时,秦观心情悲怅,早已绝了希冀,便作《踏莎行》词贬谪地越来越远,离京师越来越远,归乡无期,秦观自赋挽词此词道尽心中凄苦,叫人心生悲惋一代文人,命运竟是如此的坎坷曲折,最后竟死在荒蛮之地,令人无限感慨相关链接】秦观的文学贡献秦观词的艺术精神是多层次、多元化的,现在来谈论其主流部分,但却不意味着可以以之总括全体;从另一方面说,这种艺术精神的形成到成熟,也经历了他的整个创作生命,存在着一个不断变化且发展的过程,始终呈动态流动形式如果将上述者置放于词史、乃至文学史的大视野中来观照,或许便能够更清晰、全面地认识其意义与价值取向黄庭坚认为秦观诗只是尽情挥洒胸臆,专任自然,并未去刻意构想、苦心经营,这点颇类似李白诗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实,秦观也并非不讲究文辞的细密精致,只是不显出过份人为的痕迹,而别以清畅流丽之态示人而已他的“诗似小词”,可以说秦观词与李白诗歌的主流艺术精神是一致相通的,故也不必过为计较,他们二者在艺术风貌上凄婉绵邈和飘逸豪放的显著差异秦观在某些特定环境情势,即“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楼钥《黄太史书少游海康诗题跋》),如忆旧、迁谪时制作的这第三种类型的词,已使原来侑饮娱兴、按拍协歌的传统价值归属摒退于很次等,甚或无相关连的幕后位置。

      而另外却命其担荷起诗歌在古典诗教理论里的代言情志功用,遂成为自我主体心态意绪的特定物化形式,以之满足他叹喟命运悲剧、宣泄人生愁烦的现实精神需要在这里,秦观径直将个体生命存在的种种缺憾纳入词中,再也无须假助以往闺思离怨之类的惯有模式,或故为饰辞托言以求深隐婉约之姿他的这种艺术精神,多曾熏染影响到后来的许多词家,如李清照、姜白石等虽然他们出于各自的才情藻思,所作风格面貌多有不同,甚或成为相对独立之支派但从总体上而言,却改造、更新,或者说更大程度上发展、扩张了花间、南唐以来的传统艺术流派,使之不断勃发充溢着生命活力,不至于趋向僵枯沉晦的末路这其间,秦观的贡献是必须给予充分肯定的文本探究】课文内容精解精析1.本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提示】开头三句因情写景,楼台迷失,渡口难寻,桃源不见,再加上孤馆春寒,杜鹃声声,自然滋生思乡之情,倍感孤独寂寞词人运用因情造景的手法,景为情而设,意味深长2.本篇开始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所写的景物是眼前实景吗?为什么?【提示】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隐没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因为下两句言词人闭居孤馆,那么只有在想象中才能看的到“津渡”。

      而从时间上来看,这三句写的是雾蒙蒙的月夜,下两句时间又倒退到残阳如血的黄昏时刻由此可见,这三句则是虚构之景了3.开头三句,分别用了“失”“迷”“无”三个否定词,这对词人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提示】接连写出三种曾经存过或人们的想象中存过的事物的消失,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绝望悲苦之情毕现拓展应用】秦观的好友苏轼认为末二句“郴江”之问最为精彩,而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更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甚至认为苏轼的看法仅得皮相那你更认同谁的评价?请从词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加以分析 【提示】第一种:更认同苏轼的看法这两句似是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向潇湘而去呢?其实是借此问含蓄表达了词人的情感:①意即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词人还得羁旅此地,得不到自由,孤苦零丁②意即词人自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政治斗争旋涡中去呢?③意即词人感悟到:生活并非固定,不可预测,就像虽绕着郴江,也是不由自己地奔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不知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地方!这两句既采用拟人手法,显得山水有情,同情着词人的凄苦命运;同时也采用了象征手法,景物注入词人被贬谪异乡的孤苦凄情、深长怨恨,显得意味深远。

       第二种:更认同王国维的看法这(“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是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的生活:怎能忍受孤寂的旅馆,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而在杜鹃的阵阵悲鸣中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落下①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斜阳”都能引起游子归思、乡愁营造了一种沦落天涯、身世凄凉之感本词句采用用典手法,显得含蓄委婉,内涵丰富,引人联想②春寒,即心境寒独处客馆,一个“闭”字,锁住了馆门,也锁住了词人的心杜鹃声勾起乡愁斜阳渐沉,表现出词人担心夜晚来临更寂寞难耐的心情所有景物触动诗人一腔身世凄凉之感本词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色调灰暗、令人生悲伤心的景物,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凉气氛,显得委婉含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