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旷课行为研究高等教育论文.doc
3页大学生旷课行为研究_高等教育论文 摘要: 现今大学生的旷课现象已十分普遍,大学生旷课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文章针对大学生旷课的表现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究了其旷课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这种旷课现象发生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旷课 对策 旷课是指学生未经批准而不参加教学活动(听课)的行为[1]旷课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是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旷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弊端 (一)大学生旷课现象的表现及特点 大学生旷课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无理由旷课、找理由旷课、“游击”旷课等其旷课特点如下:随着学生的年级增长,旷课率升高;文科课程旷课率高于理科课程的旷课率;公共课旷课率高于专业课的旷课率;大班课旷课率高于小班课旷课率 (二)大学生旷课行为的弊端 1.影响正常的教学秋序 现在“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全员育人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在讲好一堂课的同时,也担负着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
许多教师上课,不得不占用一定时间用于点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同时,一些学生因旷课、课程不及格较多,学校得在正常教学环节之外安排补考和重修,占用了大量时间、人力和财力 2.滋生违规违纪现象 旷课的学生无法正确安排自己的时间,导致滞留网吧、做生意、酗酒、打架甚至违法乱纪事件屡次发生 3.浪费黄金时间,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因为经常旷课,很多学生无心学业,违规违纪,甚至学业就此终止,影响自己的长远发展,给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二、大学生旷课的原因 (一)教学管理及专业设置方面 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就课堂教学方面来说,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比较新颖有创意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有兴趣听课,并且能够配合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相反,课堂教学内容枯燥陈旧,模式单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就难免会有旷课现象发生 2.管理制度弊端影响 (1)院系管理松懈 在高校里,有很多的院系,其人数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院系对学生考勤不够,导致学风校风不佳,旷课现象频繁发生 (2)教师考勤不严 现在高校教学通常是合班开课,由于在一起上课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有些教师从不考勤,这就等于给学生旷课开了绿灯,久而久之使得部分学生觉得有机可乘,滋生旷课念头。
3.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陈旧 我国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暴露出诸多弊端如计划性过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职业需要,难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配套;专业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专业名目繁多,名称不统一这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不能有力地迎接未来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所提出的新要求[2]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1.纪律观念淡薄 大学新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和高考的煎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加上学校对他们的入学纪律教育,使他们不敢轻易旷课,所以低年级学生出勤率较高[3]但是,随着他们进入高年级,他们的纪律观念渐渐淡薄,从而导致旷课率增加 2.对课程认知上的误区 因为大学课程时间安排比较充裕,特别是文科和公共课程易懂,所以公共课程普遍比专业课程旷课率高学生对专业课缺乏兴趣这样,旷课现象难免产生 3.学生总体素质有所下降 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特别是大学个人时间比较充裕,很多学生沉迷打游戏、上网、闲逛、打扑克等,就是不愿学习旷课、补考、留级等现象难免产生 (三)其他因素 1.不良校风、学风及班风的影响。
学校的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而且包括软件建设,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就是软件建设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建设对学校整体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管理不善会对校风、学风及班风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样,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旷课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是孩子在上学之前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日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的大学生通常都与家长交流很少,在大学期间学了什么,交的朋友怎么样,等等,家长基本不过问在学校里怎么样父母管不着了,一切都变得轻松了,所以旷课也时不时地会发生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基础,现在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自我的、务实的、功利的倾向,他们上课、读书更多的是一个短期的实用目标许多大学生更是受到网络的影响,荒废学业,甚至夜不归宿,旷课上网也就不奇怪了 三、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解决旷课问题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
因此,学校应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旷课问题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考评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水平考评制度,改革教师的考核办法,彻底改变考核中“教学是软件、科研是硬件”的现象,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尤其应鼓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三)严格考勤制度,规范学校管理 1.制订严格的考勤管理制度 学校因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并认真宣传、执行考勤具体细则,特别是学生组织、班级的考勤制度应着重加强 2.规范学校管理 (1)加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课堂考勤管理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及学习监督各科任课老师也应该加强班级课堂纪律的管理,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同时严格班级课堂纪律,避免旷课现象的产生 (2)重视对学生干部的管理 学生干部组织是大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织,因为他们源于学生,相比专职教师管理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其弊端,因此要严格执行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坚持学习和工作平衡发展 (3)对学生进行上课重要性教育 尽管学生通过自学同样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不听课还是不可取的,也是校规校纪所不允许的。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上课重要性教育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端正对旷课行为的认识 进行入学教育、政治学习,加强对旷课后果及影响的认识学习,对旷课行为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在头脑中形成旷课可耻的概念重视听课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学生改正旷课不良习惯的重要措施 2.明确学习目标,珍惜学习时间 在入学之初即要求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等,有了明确的目标便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大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第一的观念同时让大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产生轻视学习文化知识的心理 3.增强自控能力,提高学习自觉性 很多学生上了大学,没有了家长及老师的督促,他们就不思进取,甚至沉迷网络因此,如何增强自控能力,提高学习自觉性愈显迫切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控能力 大学生旷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减少旷课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合力但是,想要真正解决大学生旷课这一难题,需要学校多方面的支持和协调,亟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高晓清.完善考试制度,增强高校社会适应性[J].孝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