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doc
10页基础训练知识点1汽化12.3汽化与液化#D.升华)1.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汽化 B.液化 C.凝华2.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 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3.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 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A .温度 B .熔点 C .沸点 D .凝固点4. 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 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 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知识点2液化5. 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雾是水蒸气 B .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6.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7. 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 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 “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液化 C. 蒸发 D. 升华8. 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 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综合训练9.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结冰一凝固 吸热 B •雾生成一液化 放热C .露产生一汽化 吸热 D .霜形成一升华 放热10.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C.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11. 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d$~bO 时何f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在be段处于沸腾状态D. 从e到d是熔化过程12. 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 )B13.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 :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 2 :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 tl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 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l>t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 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 214. 1905年,第一款国产香水“双妹牌”花露水诞生。
花露”初见于宋词“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花上露水和草丛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露水压垂了花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花露水主要由酒精、水和食用香精配制而成,喷洒在手臂上,香气弥漫,清凉爽肤这是因为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和酒精 吸热的缘故15. 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16.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17. 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请结合图像写出两个相关物理知识点:a.b. 18. 室内温度为2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 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温度厂c2 _19. 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 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 用干毛巾擦1 -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0亍研究,但观点不一致min小张认为这是 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 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20.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 90 C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甲 乙温度兀(1) 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 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 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3) 小明在第9min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经典考题21.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22. 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 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C,醋的沸点只有 60 C,当温度达到 C时液体就沸腾了,继 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C。
23.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C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C,最低气温可达-88.3 C,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熔点沸点酒精-in'c7sr水银-39^2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 实验前,同学们就器材的选取进行了讨论,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88 C时开始记录数据点整理记录如表 2,其中合理的是: 和 填序号)正方反方①了解水的沸点,选择量程为②选择体温计,因为它可以离开-20 C— 110 C的实验温度计被测液体读数,用起来更方便③为了节省加热时间,在烧杯④为了便于观察,在烧杯中加满观中加入1cm深的水水占八、、⑤烧杯上加盖纸板,主要目的⑥烧杯上加盖纸板,主要目的是是防止水沸腾时溅出减少热量散失(2) 小明安装的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温度达到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熄灭了酒精灯,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水的沸点为 C甲(3) 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 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A. 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 100 CB. 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 100 CC. 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D. 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参考答案1. A2. A3. C 解析: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由于氯乙烷是 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因为实在常温下发生沸腾,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 易沸腾。
4. 蒸发 吸收5. D6. B 解析: 雾、露是液态,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霜、 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7. B 解析: 发动机排出的暖湿热气体遇到高空冷空气, 使暖湿热气体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 成的白色雾气,此过程属于液化现象8. 液化 汽化9. B 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热.10. A11. B 解析:由图像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同种物质的沸点比熔点高,物体温度升高过程中,应该先熔化再汽化,所以 ab段是熔化过程,cd段是汽化过程,该物质有熔点和沸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在熔化过程 ab 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2. A 解析:水在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上部的温度底,气泡在底部的体积大,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气泡内水蒸气液化体积减小 B 图是水沸腾前气泡示意图;沸腾时容器内各部分水的温 度都相同,水汽化后的蒸气形成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水产生压强的影响,越往上水的压强就 越小,气泡就会逐渐变大13. A 解析:多次测量手的温度 tl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均发现tl>t2,只能说明手的温度高于酒精的温度,从而只能验证猜想 1,而不能验证猜想 2,正确答案是 A。
14. 液化 形变 做无规则运动(或运动) 蒸发(或汽化) 解析:露水和雾气其实是水的液 化现象形成的;露水压垂了花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香气是因为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感觉皮肤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有制冷的结果15. 汽化 吸热 解析: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吸收热量, 从而使冷冻室的温度降低16. 液化 熔化 解析:“白雾” 是小水滴, 属于液态,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雪花” 是固态, 遇热熔化成水,要特别注意不能写成“溶化”或“融化”17. 水的沸点是100C 冰的熔点是0C 冰是晶体实验地的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冰的熔化时间是6min 冰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B段物质的状态是固态 BC段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 CD段物质的状态是液态DE段物质的状态是液态和气态18. 如图所示温度厂c219. 两个人争论的焦点是水珠是从瓶内渗出的, 还是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1 -泉水瓶外壁上的因此可用其他不含水物体代替矿泉水瓶,如铁块、木块等进行实验20. (1)水蒸气 (2)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3)高于 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 解析:(1)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 2)小华加热时间长,可能是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3)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