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二课时04互感和自感(重点练)同步专练(解析版).docx
6页第4课时 互感和自感第二章 电磁感应一、单选题1.(2020·江苏泰州检测)电流传感器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流表,可以用来研究自感现象.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L是自感线圈,其自感系数足够大,直流电阻值大于灯泡D的阻值,电流传感器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1时刻断开开关S.在下列表示电流传感器记录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闭合S的瞬间,外电路电阻最大,然后外电路电阻逐渐减小,外电压逐渐减小,所以通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逐渐减小,电路稳定后,外电路电阻不变,外电压不变,通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不变;因为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大于灯泡D的阻值,稳定后,通过线圈的电流小于通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t=t1时刻断开开关S,由于自感现象,原来通过线圈L的电流从左向右流过电流传感器,逐渐减小.D图符合题中情况.故选D2.(2017·北京卷·19)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和L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1与L1的电阻值相同B.图甲中,闭合S1,电路稳定后,A1中电流大于L1中电流C.图乙中,变阻器R与L2的电阻值相同D.图乙中,闭合S2瞬间,L2中电流与变阻器R中电流相等【答案】C【解析】断开开关S1瞬间,线圈L1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通过L1的电流反向通过A1,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说明IL1>IA1,即RL1 3.(2019·安徽蚌埠市第三次质量检测)如图6所示,某小组利用电流传感器(接入电脑,图中未画出)记录灯泡A和自感元件L构成的并联电路在断电瞬间各支路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i1表示小灯泡中的电流,i2表示自感元件中的电流(已知开关S闭合时i2>i1),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答案】C【解析】当开关S断开后,自感元件与灯泡形成回路,自感元件阻碍自身电流变化,自感元件产生的感应电流仍沿着原来方向,大小从i2开始不断减小,灯泡的电流反向,大小与自感元件电流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则( )A.S闭合时,A灯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B.S闭合时,B灯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C.电路接通稳定后,三个灯亮度相同D.电路接通稳定后,S断开时,C灯立即熄灭【答案】A【解析】电路中A灯与线圈并联后与B灯串联,再与C灯并联.S闭合时,三个灯同时立即发光,由于线圈的感抗由大变小,逐渐将A灯短路,A灯逐渐熄灭,A灯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B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B灯逐渐变亮,选项A正确,B错误;电路接通稳定后,A灯被线圈短路,完全熄灭,B、C并联,电压相同,亮度相同,选项C错误;电路接通稳定后,S断开时,C灯中原来的电流立即减至零,由于线圈中电流要减小,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线圈中电流不会立即消失,这个自感电流通过C灯,所以C灯过一会儿熄灭,选项D错误.故选A。 二、多选题5.(多选)(2019·山东潍坊市二模)如图所示,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a、b、c是三个相同的小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闭合时,b、c灯立即亮,a灯逐渐亮B.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后,b、c灯亮,a灯不亮C.开关S断开时,b、c灯立即熄灭,a灯逐渐熄灭D.开关S断开时,c灯立即熄灭,a、b灯逐渐熄灭【答案】AD【解析】开关S闭合时,b、c灯立即亮,由于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使得a灯逐渐亮,选项A正确;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后,三灯都亮,选项B错误;开关S断开时,c灯立即熄灭,由于在L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则电流将在L与a、b灯之间形成新的回路,使得a、b灯逐渐熄灭,选项D正确,C错误.故选AC6.(多选)(2019·四川南充市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现在人们可以利用无线充电板为充电,如图所示为充电原理图,充电板接交流电源,对充电板供电,充电板内的送电线圈可产生交变磁场,从而使内的受电线圈产生交变电流,再经整流电路转变成直流电后对电池充电.若在某段时间内,磁场垂直于受电线圈平面向上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B.c点电势低于d点电势C.感应电流方向由c→受电线圈→dD.感应电流方向由d→受电线圈→c【答案】BC【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受电线圈内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俯视顺时针,受电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由c经受电线圈到d,所以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