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doc
3页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646000对于小学牛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了因为游戏是儿童自发自 愿、不受外力约朿的自主活动,强调“过程”与“表现”,追求的是其木体价值 ——愉悦、享乐的功能,用儿童自己的话说即是“好玩”在《美术新课程标准》 中指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我抓 住学牛喜欢游戏的心理,将游戏融入了美术教学中一、在游戏中强调知识点1. 以故事的形式讲授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这节课的目 标要求学牛能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并要学会将它们调成间色我在课堂中用 一个故事导入: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王国,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灰色的,天是灰 的,水是灰的,人也是灰的,总之一切都是灰的有一天有三朵彩云飘过这儿, 看到这儿一片灰色的景象,于是决定下点雨,将这儿变成彩色的他们开始下起 雨来,河水变成了蓝色的,小雨变成了红色的,岸边的小花变成了黄色的,真是 漂亮啊!我一边讲着一边看着学牛的反应,每位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甚 至屏住了呼吸这时我抛出问题:可是只有三种颜色的世界还不是特别漂亮,同 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变出更多的颜色吗?马上就有学牛想到:将颜色互相 调配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了。
我趁机让学牛拿击颜料进行调制,学牛兴趣都很 大还有的学牛用调出的颜色在纸上画出了美丽的云朵同学们乐此不疲地画着 云朵并自豪地说:“我的云朵变颜色了……” 一个个都为自己调配出不同的色彩 而欢呼雀跃2. 以牛动的事例讲述图案知识上完《适合纹样》这一课,看着学牛的绘画作品我深深地感到了无力,我觉得已 经非常清起地向学生讲授了适合纹样的定义,但仍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只是将图画 画在我所提供的圆形、方形等各种图形中,并没有使所画的图案适合我所提供的 几何图形而这恰恰是适合纹样的关键所在:将图案素材经过加工变化,组织在 一定的轮廓线以内,将外轮廓去掉后里面的图案仍呈现轮廓原来的形状面对学 生懵懂的眼神,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我们美术组进行集体备课时我将困惑提 了岀来,组内两位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我提建议说:你可以运用简单的一个物 体向学生讲授图案适合的这一过程最后通过讨论,我们决定:用一朵简单的花 朵形象放入适合的圆形中,再放入不适合的菱形、方形中,通过对花朵形状的改 变使它适合菱形、方形的这一过程用flash制作出一个小动画,以达到清晰、易 懂的效果通过一个多星期的不断尝试、更改、再调试,最后终于制作成了一部 一分多钟的简短、能准确传达适合纹样定义、具有美感的小动画。
课堂上学生的 视线紧跟着画面中调皮的粉红花旅行,在玩的同时了解了适合纹样的定义这时 老师再用语言来表述适合纹样的定义,学生全都了解了在玩乐的过程中学生完 成了学习,而且学生们的作品都完成得非常准确二、 在游戏中寻找材料在游戏中进行绘画的实践,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 听懂的游戏化语言,可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绘画活 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1・多一样材料,多一份兴趣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和材料能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所携带的材料丰富 有趣并能使画面产生较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并口所带的 材料要能使学生轻松获得成功,还要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2•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当学生为课堂准备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 教师应进一步引导他们认真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 象创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再将材料巧妙地运用起来,会激发学生更多的 灵感三、 在游戏中有创意有创意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儿童创意美术活动就是鼓励学生大胆 想象、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美术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对 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小学生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 的“玩”,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一种“精神探险”所 带来的乐趣1 •语言激发创意具有想象力的话语很容易激发孩子创造性的思维,培 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但启发孩子的想象并不是教师说一声“今 天画想象画”就能够达到的事情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为 孩子们提供想象发挥的内容,唤醒早已存在于他们心中的一切经验、知识i段 想象的话语,一个可以无限创新的空间,让孩子在这个无限的空间里创造、耕耘、 找到自我,使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2 •发散思维,培养创意培养孩子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新时代对 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美术课堂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优势在于一一能积极有效 地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学习也并非学生的宿敌游戏与教学在精神上 有着某种相融与契合教师利用游戏这一形式,用玩乐的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多地掌握知识通过这形式, 教学成为一个意义不断生成、不断扩展的游戏,成为一个教师与儿童自由互动、 共同玩乐的过程,成为一个教师与儿童共同探讨、共享、愉悦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