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路分析基础自测题含大纲.docx
25页《电路分析》考试大纲(专科,专升本,本科)一. 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特别是电子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具 有较强的理论性,而对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性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 分析方法等,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程前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及“高等数学”二•主要教材:《电路分析》胡翔骏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三. 内容及考核重点按教材章节列出,有*号的内容对专科不要求上篇电阻电路分析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1.电路和电路模型:集总参数,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功率,电位,关联参考方 向1-3.基尔霍夫定律:KCL , KVL及其推广1-4.电阻元件:定义,线性非时变电阻的欧姆定律(VCR),功率, 开路,短路的概念电阻器的额定值1-5.独立电压源及独立电流源:定义及其性质1-6.两类约束及电路方程1-7.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1- 8.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熟记分压分流公式第2章线性电阻电路分析2- 1•电阻单口网络:线性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等效电阻独立电压源串联,独立电流源并联。
含独立源电阻单口网络的两种等效 电路及等效互换2-2.电阻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相互等效变换的公式2-3.网孔分析法:列写方程的方法和规律,含独立电流源电路网孔方 程列写2-4.结点分析法:列写方程的方法和规律,含独立电压源电路结点方 程列写2-5.含受控源电路分析:四种受控源的描述方程及符号含受控源单 口网络的等效含受控源电路的网孔方程列写及结点方程列写2-6.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本章的总结第4章网络定理4-1•叠加定理:线性电路及其性质叠加定理解题4-2.戴维宁定理:用戴维宁定理解题的步骤方法4-3.诺顿定理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用诺顿定理解题的步骤方 法戴维宁与诺顿等效电路的相互等效变换4- 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条件及其最大功率计算4-5.替代定理第5章多端元件和双口网络5- 1•理想变压器:电压电流关系,变换电阻的性质上篇重点:用分压,分流,两类约束,网孔分析法,结点分析法,叠加定 理,等效电路等方法分析电路的电压,电流,电位及功率等下篇动态电路分析第7章 动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7- 1.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7-2.电容元件:线性非时变电容的时域VCR及基本性质(电容电压的 记忆性和连续性),储能。
7-3•电感元件:线性非时变电感的时域VCR及基本性质(电感电流的 记忆性和连续性),储能7-4.动态电路的电路方程7- 5•开关电路的初始条件:直流电源激励时,动态电路换路后瞬间,电压电流初始值的计算第8章一阶电路分析8- 1•零输入响应:RC ,RL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变化规律,波形,时间常数工o8-2•零状态响应:RC ,RL电路零状态响应的变化规律,波形,时间常 数工o8-3.完全响应8- 4.三要素法:熟练掌握三要素法求直流激励下一阶电路完全响应会定性画波形第9章 二阶电路分析9- 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由特征根判断响应的四种类型第10章正弦稳态分析10- 1.正弦电压和电流:正弦量的三要素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用相 量表示正弦量正弦量的有效值10- 2.正弦稳态响应:用相量法求正弦稳态响应的方法步骤10-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0-4. R, L, C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各元件电压电流的有效 值(振幅)关系,相位关系,频率关系阻抗和导纳相量形式 欧姆定律10-5.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相量模型阻抗串联、并联、混联的等效 阻抗10-6.—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由电路相量模型用分压,分流,网孔法,结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宁与诺顿定理计算电路的电压电流。
10-7.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无源单口网络等效相量模型两种形式 等效相量模型的性质(容性,感性,纯阻性等)10- 8.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不同频率正弦电源激励下电压电流的叠加不同相量模型)第11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11- 1.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R,L,C元件平均功率单口网络功率因数11- 2.复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其单位11- 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共轨匹配条件,获最大平均功率计算11-4.平均功率叠加*第12章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12- 1.网络函数12- 2. RC电路的频率特性*第13章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13- 1.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13- 2.耦合电感的串联与并联13-3.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13-4.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中空心变压器次级接负载 时电路的分析,反映阻抗下篇重点:电容,电感元件的VCR,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完全响应, 并能定性画响应曲线正弦量的三要素,相位差,阻抗和导纳及 其等效模型由相量图分析RLC串联电路各电压(几何)关系, 由相量图分析RLC并联电路各电流(几何)关系由电路相量 模型用分压,分流,两类约束,网孔法,结点法,叠加定理,等 效电路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含理想变压器,*含空心变压器, 不含受控源)的电压,电流,功率等。
电路分析自测题(I)有“*”题专科生不作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个元件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若电流1=一3A,元件产生 的功率是12w,则电压U= ( ) VA. -4 B. - 1/42.图示含源支路中,Uab二4V,贝Ul = ( )AOA. -3 B. - 1C. 4 D. 36C. 1 D. 33. 图示电路中,电流1=(A. ~ 3 AB. 2 AC. 3 AD. 5 A4. 图示电路中,电压U=(A. 2 VB. 4 VC. 6 VD. 8 V5. 图示电路中,a点电位Ua的变化范围是( )A. ±3 VB. ±5 VC. ±8 VD. ±10 V6. 图示无源单口网络电路中,ab间等效电阻Rab=( )A. 4QB. 3QC. 2QD. 1Q*7.图示电路中,电流1= ( ) oA. 1 AB. 2 AC. 3 AD. 1/2 A5KQ+ 10V °—i ”)—10K2〜a-10V o_=i―5KQ9. 若C = IF,某时刻电容两端电压u为2V,i = ( ) oA. 2 A B. 0. 5 A C. - 210. 图示一阶电路中,开关在t=0时打开, 求几(8)=(A.B.C.D.则此时流过电容的电流3042AAAAD.不能确定3Q11. 一个复数的极坐标是10Z-600,则它的代数式是A. 5-j5V3 B. 5 +j5V3 C. 5^3 -j512.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Zs(t)=V2cos(10t+30° )A,电压Uab的相量卩ab% ( )。
A.B.C.D.10 V 1OZ3O0 V 0 V 2OZ3O0 Vi s(t)Uab <1H)D. 5 V3 + j510Q a |,0 .OIFEli13.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电压比⑴超前电压Us(t)角度为(A.B.C.D.53.1°-53.1°36.9°-36.9°(3 = lred/s )3H14. 图示正弦稳态单口网络(3 = 2red/s )的等效输入阻抗Zab为(A.B.C.D.2+j 2 Q2-j 2 Q1 .1 o2 21 一 j Q2Q)°<2L8 A4 A16 A y/S AA.3 WB.-3 WC.24 WD.12 W3Q15.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流2•的有效值是10A,几的有效值为6A, 则「2的有效值是(A.B.C.D.16. 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is =2X60° A,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为二. 填空(每题1分,共10分).守恒的法则1.KVL体现了电路中 2. 电路中,某元件开路,则流过它的电流必为 -3. 若电路的支路数为b,节点数为m则独立的KCL方程数为 o4. 性电路叠加定理分析中,不作用的独立电压源应将其 o5. 如果两个单口网络端口的 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单口网络等效。
6. 若一阶电路电容电压的完全响应为Uc(t)= 8 - 3e V,则电容电压的零输入响应为 O7. 若一个正弦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10cos(100Jit+45° )V,则它的周期T为 o8. 正弦电压 Ui(t)=220cos(10t+45° )V, U2(t) =220sin(10t+120° )V,则相位差©12 = o9. 若电感L=2H的电流z=2 cos(10t+30° )A (设U ,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它的电压U为 10. 正弦稳态电路中,若无源单口网络吸收的复功率§=80+ j60 VA,则功率因数入= O*11. Li=5H,L2=2H,M=1H的耦合电感反接串联的等效电感为 b四. 用结点分析法,求各结点电位和电压源功率15分)五. 一阶电路如图,t = 0开关断开,断开前电路为稳态,求t$0电感 电流几⑴,并画出波形15分)六. 含理想变压器正弦稳态相量模型电路如图,Us =100Z0° V,*七.含空心变压器正弦稳态电路如图,Us(t)=10V2cos(5t+ 15° )V, 求电流ii(t), ?2(t)o (15 分)—.单项选择题1.C2.B3. A4. D5.B6.D7.A8. C9. D10.D11.A12.C13. A14. D15.A16.D *.填空1.能量2.03. n-14.短路5.VCR6._ _10t5e v7.0. 02 S& 15°9. 40cos ( lOt + 120° )V10.0.811.5H电路分析自测题(I)参考答案二.解:ab短路,求短路电流lab = Isc(用叠加定理)T _ 12 6 c 5Isc — 7T X 2 X 6+6x7 6 + 7 5 + 2 + 6/Z66 + 7四.解:独立电流源不作用,求等效电阻RoRo = (6//6 + 2 + 5)//10 = 5Q 列结点方程/I-U. =4-73 1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