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学段学生信息搜集运用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3494234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学段学生信息搜集运用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王琦敏【摘 要】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大量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运用能 力的训练但由于实际教学中不重视、缺方法和少评价,学生还是经常会出现无法有效搜 集、判断和运用信息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理、乐寻、善用,即明白该能力对语 文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多渠道搜集信息的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予以筛 选和运用关键词】第三学段 信息搜集 信息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学生在第二学段 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到了第三学段则要“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 法”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不仅每学期都安排了一个独立的 “综合性学习”单元(让学生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搜集、筛选、处理,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甚至还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特别安排学生重点学习“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在这样的理念与策略引领下,反观我们 第三学段的学生,他们的信息搜集运用能力是否已经达到要求了呢?一、现实状况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要由 2篇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2 篇 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组成。

      从 4篇课文来看,文章涉及的事件或内容均 有着“年代久远”之特点,需要有时代背景作为支撑才能帮助阅读,因此,资料的收集与补 充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但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搜集运用的能力却不得不令人担 忧一)“巧妇难为无米炊”——不愿搜集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把“资料收集”这一任务放在心上,没有把它放 在与书面作业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学《最后一分钟》前,教师布置了“了解香港历史”的课 前作业但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要求学生一起交流时,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等待, 一种只愿聆听的状态这样的被动学习怎能使学生迅速走进文本,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 与时代对话呢?(二)“鱼龙混杂一川中”——搜集过多与毫无准备作对比的则是班级中一些非常上进、好学的学生的表现面对教师布置的任何一 项作业,他们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收集资料”的任务,也不例外当课堂上交流“香港 历史”时,许多学生马上就取出一沓厚厚的资料或是一本本子,然后将这些内容从头至尾读 下来,有时遇到朗读上的障碍就会停下,有时遇到相同内容还会重复……然而,这些都不会 影响其交流资料的情趣与兴致,一遇到这样的学习交流机会,他们往往一读就是三四分钟, 如遇小组交流,时间则更长。

      三)“不知我者谓何求”——无法运用 在收集资料以作补充学习之用时,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学生课前按照教师的要求将 资料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在课堂学习需要资料补充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 取出自己准备的资料,东翻西找,这里找一部分,那里再寻一些,这样的交流,效果也就大 打折扣了二、原因分析 仔細审视我们的课堂,耐心寻查我们教学的不足之处,学生如此薄弱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 力,原因何在呢?(一)“不关心事不经心”——不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并不清楚信息搜集运用能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们不清楚在信息 搜集与运用的过程中,培养的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他们不清楚提高 小学生信息搜集运用能力就是要将课内搜集到的信息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并且将课外搜集的 信息补充于课堂教学;他们更不明白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 中,如果思维得不到相应的发散,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在这 样的不清不楚中,弱化、轻视甚至是漠视信息搜集运用这类任务也就不足为奇了二)“秋尽空山无处寻”——缺方法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搜集了许多信息但“不知道哪些信息可用,哪些信息无用,可用的信 息又应该在什么时候用,该怎么用”,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细细审视,我们就会 发现,这其实就是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问题由于学生缺少这方面的引导,所以在实践过程 中,他们就会像无头苍蝇一般,不知所向三)“凤去台空江自流”——少评价缺乏必要的跟进与评价是导致学生信息搜集运用能力薄弱的另一主要原因在部分学生心目 中,书面作业是必须要按时完成的,但很多其他作业譬如资料的收集、课后的阅读等,是没 有反馈与评价的,因此就算是没有完成,教师也是不清不楚的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不做 这类作业便成了学生的习惯三、对应策略(一)“一片冰心在玉壶”——明理要想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学生都得要明理我们要让学生知晓信息搜 集处理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我 们要让学生懂得:对于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可以独立完成,可以和家长、朋友一起完成收 集资料不是单纯的查阅,而是一种学习,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价值 观不仅如此,对于教师自身,也得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单单翻看五年级下册的教材,我们 就会发现,编者对于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培养的重视二)“柳暗花明又一村”——乐寻 当教师、学生明白了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多渠道搜集 信息的方法。

      1. 在网络中寻在网络中寻找是现如今最为常见的一种收集资料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知道上 网可以查找许多资料,但对具体的操作流程还是较为模糊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利用 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通过操作,具体演示,让学生明白怎样通过搜索 引擎来查找资料,如百度、新浪、搜狐等这些大型的网站都可以帮助学生搜集自己所需要的 信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对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复制、粘贴、剪切”等多 种操作,甚至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的处理”等有了教师的专业 指导,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对资料进行分析、鉴别,删除无用、无关信息,寻找有用、相关信 息,从而进行整理、归纳、筛选、重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拓展了视野,又提升了自 我搜集信息的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在书籍中寻作为学生,书籍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特别是阅读历史类的书籍,努力 培养学生在书籍中寻找资料的习惯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之前,推荐学生阅读《昔日 的夏宫圆明园》这本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摄取大量与“圆明园”相关 的信息,从而打开通往后续阅读的一扇门。

      3. 在影像中寻在影像中寻找资料的方式既简单又轻松,既形象又直观,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搜集信息的方法 之一在教学《最后一分钟》一诗时,课始教师便播放了精心剪辑的视频资料,虽只有短短 的一两分钟时间,却把香港以往的屈辱、中国今日的强盛以及回归日人们的兴奋喜悦之情等 众多信息都包含在了其中在这样的视频播放中,学生不仅迅速地了解了作者写下此文时的 时代背景,也初步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基调,为后续的学习扫清了不少障碍除了在课堂上,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做个有心人,多观看有意义的影像资料,如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 士》等,以丰厚自己的积累4. 在随访中寻生活是一个大熔炉,如果你能细细观察,就能发现许多信息其实,很多的资料就来源于我 们的生活,来源于我们身边的人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这两篇课文前, 可让学生去询问家里的长辈,听听他们讲述的关于日军入侵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 掠、为所欲为的恶行……由于有了长辈们的讲述甚至亲身的经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迅速缩 小,他们在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学习语言,体会情感三)“化作春泥更护花”——善用 在学生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大量信息后,我们又该引導学生如何筛选、如何运用呢?1. 截取摘录法顾名思义,“截取摘录法”即对自己所获取的信息通过浏览、熟悉之后,根据文本指向或教 师要求将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截取与摘录。

      摘录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可以是数字,甚至可以 是图片等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截取摘录的部分再作细致了解,就不会在课堂上出现不知所 谓、不求所用的现象了2. 合作共享法合作共享在信息运用中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学生各自搜集信息的前提之下,将搜集到的 信息进行分享,在小组成员的合作探讨中去除无用无关信息,将重点信息作为集体智慧进行 保留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分享信息,增加信息储量,也可以在共同研讨的过程 中,互相学习,提高自身策划、组织、协调、交往、合作等多项能力3. 交流展示法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搜集信息、运用信息不感兴趣,是由于缺乏评价机制的跟进与深入落 实因此,在学生搜集信息之后经常性地开展信息交流与展示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搜集信 息的持续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实为多效之举如学习了《圆明园的毁 灭》后,将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集中,开展一次“寻找失落的圆明园”主题活动;学习了 《狼牙山五壮士》后,开展一次“走进抗日战争”主题活动;学习了《最后一分钟》后,开 展一次关于“香港澳门回归”主题的诵读活动……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不仅充分利用 了手头的信息与资料,更在这些资料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涵,深刻地体会到 作者的情感,也提升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放慢速度,审时度势,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多为 学生学习服务,相信学生的信息搜集与运用能力也会得到飞速提高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314000)-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