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7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6页《与朱元思书》 教师寄语: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3.熟练地背诵课文4、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 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学习重点:背诵课文学习难点:通过教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兴趣,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预习导航:A: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吴均(469---520),南朝作家,字叔痒曾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B: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1) 缥碧: (2)奔: (3)负势竞上:(4) 互相轩邈: (5) 息心: (6) 柯:C1: 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C2:最后四句形容夹岸林木遮天蔽日,哪一句是关键句?尚待解决的问题:新发现的问题: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定目标:教师介绍背景,创设情境生读目标,认定我国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
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预习检查,感知文本:组内交流,订正预习导航中出现的错误找学生读课文二、朗读课文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三、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或解决或请老师回答4、在自学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5、课堂交流,翻译全文6、继续朗读课文,以至成诵四、探讨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势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属于什么文体?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六、教师小结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
达标测试: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代表公布答案,老师订正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翻译下列句子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2、 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一、 回顾旧知,集体背诵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若要对课文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还应怎样做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1、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2、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3、 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4、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三、探究主旨,共谈感悟。
1、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感慨呢?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和人生观?3、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怀四、课堂小结:1、优美的散文,写景必然要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心得,以便在将来的写作中运用2、整理笔记(重点字词的解释、文章主旨)四、巩固提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D.在昼犹昏 皆生寒树 有时见日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7、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