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教案.doc
4页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四项基本原则”内容、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正确树立人生理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知识链接】1、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指的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年苏联是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照搬苏联的经验,结果遭到严重挫折后来是毛泽东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终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说,那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也是总结了中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2、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A.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不断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D.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反对僵化停滞E.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F.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障问题上: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G.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等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4、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导学过程】4、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5、课本48页“导入框”、51页“自由阅读卡”、 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都反映了哪件大事?发生这件大事的原因是什么?邓小平发表了哪些重要观点?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6、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3、 完成以下表格时期内 容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1982年十二大 1987年十三大1992年南方谈话1992年十四大1997年十五大 【达标检测】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其根本特征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3、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①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5、被称为“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的事件是A 中共十六大召开 B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C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 D 海南成为经济特区 6、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走群众路线C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