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历史第2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华东师大版 教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682850
  • 上传时间:2021-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历史第2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学习提示】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古印度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也走过一条从小国到统一的道路,其中雅利安人在从向奴隶社会过渡中形成的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的一个重要特征的兴起适应了印度半岛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它既有反对特权的一面,也有维护奴隶主统治,麻痹群众的一面课文撷英】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重点精析】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里边存放着国王的尸体木乃伊(干尸)古埃及统治者所以费尽心力建造它们,而且越造越大,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宗教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独到看法,认为世界以南北走向的尼罗河为界,河东是生者世界,河西是死者世界,就像太阳在早晨从富有生机的河东升起,傍晚落到河西黄沙之中一样。

      因此,人死了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埋,要埋到西岸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只不过到另一个世界去活罢了为此,要保存好尸首,要有专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要准备死者在冥世生活的住所即坟墓,还要在住所内放上食品与奢侈品,供死后消费其次是政治原因古埃及人无论国王还是平民生前都营造坟墓,只是国王的陵墓要比平民规模大得多这不止因国王富有财力,更重要的是死去的国王希望用巨大的陵墓表明他不仅在世时享有无比的威严和压倒一切的专制力量,而且死后也同样享有这一切他们的金字塔具有君临一切的威严,使人们永远感到他们的存在,永远向他们顶礼膜拜而且,那些活着的国王也希望利用死人的伟大来衬托自己统治的不可动摇疑难点拨】一: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二: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 【基础训练】一、 选择题1、 大河流域被认为是上古文明的摇篮。

      主要是(  )A、 生长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    B、产生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孕育了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四大上古文明D、给了人类充足的水资源2、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  )    A、法老    B、胡夫    C、维尔西     D、汉莫拉比3、以“金字塔”为象征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4、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汉莫拉比法典》 D《古兰经》 5、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佛教产生在(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7世纪二、填空题 7、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大约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 8、西亚两河流域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形成于公元前__________年 9、印度形成奴隶制国家是在公元前___________年 10、埃及自古就有灵魂不灭之说,因此修筑坟墓和制作__________之风盛行。

      三、读图识图图A图B11、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 回答问题:① 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② 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③ 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④ 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四:问答题 12、佛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拓展提高】13、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古代印度吠舍与婆罗门,就社会平等问题展开辩论,请说出双方可能说的话史林采风】“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方舟”的大意是:神为了惩罚人的罪恶,准备发出洪水淹没整个世界敬神的诺亚事先得到神的启示,造了一条大木船发洪水前,诺亚把一家8口人,和世界上各种动物都装入船内动物中无论飞禽走兽,都一公一母,成双成对,大的有大象,小的有蚊子洪水整整泛滥了150天,除方舟中的生命外,世界上的人和生物都无一幸免洪水逐渐退去时,诺亚放出一只鸽子去探听外面的消息鸽手返回时,嘴里叼着翠绿的橄榄枝,这是它刚从树上折下来的,表示洪水已退,所以是和平的讯息在方舟中经受长期磨难的生命重新回到大地,在新的世界中愉快地生活、劳动、繁衍后代。

      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被收入《圣经》中,广为流传 怎样看贝叶经的制作 贝叶经本是指古印度人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故佛经也称为“贝叶经”、“贝多”或“贝编”贝多罗树产于印度,形如我国海南岛一带的棕桐树,直而且高,其叶子沤水后可以代替纸,经久不坏,故印度人在中国造纸术未传入之前,多用它来书写佛经 三国时期,贝叶经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已广为流传唐代为佛教文化鼎盛时期,贝叶经更是谈佛论经的热点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回的“真经”,实际上就是这种不怕水浸的贝叶经 那么,贝叶经是怎样制作的呢? 首先将有8年树龄的贝多罗树叶放入特殊的水中浸泡、晾于、切割、磨光、打洞、画线还必须备有特殊工具,如特制的铁笔、书写架,书架上裹着布球刻写时,把贝叶置于布球垫上,用力均匀地刻写写好后在贝叶上抹上煤油,字迹才会显现装订成书时,要磨光书边,然后用两片薄木板作为封面这样,一部贝叶经便诞生了这种经书,着能保护好,可存五六百年 今天中国的著名佛寺,往往保存有这种从古印度传来的“贝叶经”,且弥足珍贵,多为“镇寺之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doc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题(2).doc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2.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人是什么)教学实录 长春版 教案.doc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江村小景教案设计 教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科学的魅力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1 新人教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教案.doc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川教版 教案.doc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水平测试四B型题.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doc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省)统一鉴定考试陕西省巡考督导安排.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教案 岳麓版 教案.doc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我们的血脉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doc 九年级科学上册 1.6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教案 浙教版 教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