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欧封建社会的发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262220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0.41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东欧封建社会的发展12世纪以后,东欧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农业经济的进步使这1地区在整个欧洲经济生 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13世纪前后,东亚蒙古人的入侵、西欧封建势力的东扩,以及14-15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等外部冲击,使东欧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分裂割据与蒙古的征服】 11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开始陷入兄弟阅墙、内订残杀、 兵祸不断、民不聊生的混乱之中,分裂割据的局面延续了 300多年11世纪中叶,东方游 牧民族突厥人的一支波洛伏五A开始入侵南俄草原1061-1210年间,波洛伏齐人进犯罗斯 达50余次,大大加剧了基辅罗斯国家的混乱和罗斯人民的痛苦11、12世纪之交,在弗拉 基米尔•摩诺马赫大公时代,罗斯诸国曾一度遏制了波洛伏齐人的侵扰然而好景不长,外 患频仍,内乱依旧1223年,蒙古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刺子模、击溃波洛伏齐人的抗击之后,率数万铁骑逼 近罗斯南部,给罗斯军队以重创1237年,蒙军攻入罗斯东北,先陷里亚赞公国,而后势 如破竹,连克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特维尔和莫斯科等公国1240年12月6日,蒙军占 领基辅1241年,蒙军又兵分两路攻入波兰和匈牙利。

      其中1支在利格尼兹战役大胜波兰、 德国和条顿骑士团,但在攻打捷克时失利另1支主力攻陷佩斯等城,横扫匈牙利,并直逼 奥地利维也纳城下,连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也遭到蒙古骑兵的侵袭1243年,蒙古人在伏 尔加河流域的萨莱建立了金帐汗国蒙古的西征给包括基辅罗斯在内的东欧各国以猛烈冲 击西方欧洲圭寸建主的入侵】 就在遭受东方帝国蹂足蔺的同时,罗斯西北烽烟又起1240 年,早已垂诞罗斯西北芬兰湾一带的瑞典封建主,在毕尔格公爵率领下,以传布“真正基督 教”为名在涅瓦河登陆,攻入罗斯同年,由德意志两大封建宗教武装团体圣剑骑士团和条 顿骑士团合并而成的立沃尼亚骑士团占领了罗斯商业重镇罗斯科夫,并继续向东推进罗斯 人民奋起反抗,在这场斗争中,诺夫哥罗德公国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诺夫哥罗德公爵亚 历山大率领民众集中力量抵御瑞典入侵者7月,他在涅瓦河口大胜瑞典军队,被人民称誉 为“涅夫斯基”而后,在各地援军支持下,亚历山大乘胜收复了普斯科夫,1242年4月, 他率军与立沃尼亚骑士团在封冻的楚德湖上进行决战,再获大捷,将德国人逐出罗斯土地 但西方战线的胜利并未使罗斯免遭东方金帐汗国的统治蒙古人的统治】 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结束之后,金帐汗国建立了对罗斯的统治体制, 即利用罗斯王公来压榨和控制罗斯人民。

      13世纪后半叶,蒙古贵族试图以“八思哈”(突厥 语,镇守官之意)制度模式,直接控制罗斯人民,即在镇守官之下逐级设十户长、百户长、 千户长和万户长,构成1个负责征缴税赋、监管民众的严密组织但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遭到罗斯各地人民的强烈反抗,金帐汗遂废弃八思哈制,仍以罗斯王公作为统治工具在驾 驭、控制罗期王公方面,蒙古贵族得心应手,显示出高超的政治技巧金帐汗以册封所谓的 “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为诱洱,挑拨罗斯王公相互争斗,从而达到分化反蒙力量、监 控罗斯政局、榨取罗斯财富的多重目的钱袋伊凡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在罗斯诸国王公倾轧、争斗的过程中,莫斯科公 国悄然崛起13世纪,莫斯科渐露头角,取得王公头衔,开始活跃在罗斯政治舞台上莫 斯科公伊凡一世(1325-1340年)略高一筹1327年,他自告奋勇,在1年之内先后两次镇 压特维尔和诺夫哥罗德的反蒙暴动,深得金帐汗欢心1328年,受宠于金帐汗的伊凡终将 “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的头衔争到了自已头上伊凡一世充分运用“大公”名衔所带来的一切便利,凭借替金帐汗向罗斯人征赋税的特 权,大肆敛收民财,并把所得财富作为1种特殊手段,上贿蒙古王公,以邀宠信,下买人心, 以削弱对手的力量。

      因贪婪无度,伊凡一世被时人称为“伊凡•卡里达”(卡里达意为钱袋) 伊凡还大力扩展领地,增强国力他把隶属于“大公”名下的弗拉基米尔、佩雷雅斯拉夫里、 科斯特罗马、尼什哥罗德、戈罗杰茨等地纳入莫斯科公国版图,又以兼并、购买等方式取得 马格利奇、加里奇和白湖等地他还通过种种手段,动员罗斯大主教彼得,把主教驻节地由 弗拉基米尔迁至莫斯科,从而使莫斯科具备了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这两大优势王权与教权 的结合不仅加强了他的政治、经济力量,而且也建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摆脱蒙古人的斗争】 莫斯科公国的发展与强大,引起金帐汗国的警觉1341年,金帐汗国把隶属于大公名下的尼什哥罗德和戈罗杰茨收回,与苏兹达尔合并,另立1个公国 1359年,金帐汗国又把大公名衔转封给苏兹达尔公莫斯科公底米德里在大主教阿列克赛 的支持下,动用大量教会财产,重金贿买新上台的缪里德汗,又把大公名衔夺回此后,金 帐汗国内乱,实力骤减底米德里大公乘机以联姻和战争方式,大肆兼并罗斯东北的小公国, 甚至开始夺占蒙古人的领地1378年,金帐汗国的马麦汗在暂时平息内乱后,便派王公别 吉乞率军讨伐莫斯科,不料为底米德里大败莫斯科赢得了首次反蒙战争的胜利。

      1380年, 金帐汗国与立陶宛联盟,议定从东西两面夹击莫斯科马麦汗亲率蒙军5、6万,进逼顿河 底米德里审时度势,决定先集中兵力与蒙军决战9月6日,双方在顿河西岸里科沃平原展 开厮杀,蒙军惨败,马麦汗只身逃走库里克沃战役对罗斯人摆脱蒙古统治的斗争有着重大 的历史意义由于这一战役的胜利,底米德里被人民誉为“顿斯科伊”(意即顿河英雄)但 1382年,蒙古军队偷袭莫斯科,底米德里粹不及防,被打败,不得不再次臣服干金帐汗 此后蒙古统治日趋松驰,罗斯人民已经看到独立的曙光伊凡3世与莫斯科公国的独立】 从15世纪始,由于经济发展,地区联系加强,以及反抗外族斗争的需要,罗斯各公国逐渐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了 1个统一的国家这1 进程在15世纪下半叶进入高潮,16世纪上半叶基本完成1462-1505年,底米德里之孙伊凡三世在位他不惜一切手段来加强莫斯科的地位他 首先把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特维尔公国作为主要敌人,采取军事进攻和外交计谋并举的两手 策略,终于在1478年和1485年先后吞并了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其他小国也陆续被并入莫 斯科版图与此同时,伊凡三世也在不断地谋求最后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他与从金帐汗国分 离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结盟,而金帐汗国则同位于罗斯西方的立陶宛国王相约,联合进兵莫 斯科。

      伊凡三世一面顽强抵御,一面策动盟友克里米亚汗分兵进击波兰和金帐汗国的后方 当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伊凡三世却突然丧失取胜的信心,逃离前线在受到各方责备的压力 下,才战战兢兢返回前线由于克里米亚汗进兵波兰南部,牵制住了波兰立陶宛军队,使金 帐汗国的阿合马汗慌忙撤师回防,这样伊凡三世才侥幸不战而胜罗斯从此摆脱了长达200 余年的蒙古统治伊凡三世转过身来,集中精力对付波兰立陶宛他纵横择阖,施展谋略,除巩固与克里 米亚汗的盟友关系外,又先后同奥地利、匈牙利、摩尔多瓦结成新友,形成对波兰立陶宛的 外交包围,同时不断制造事端,削弱对手实力最后通过1487年和1500年两次战争,彻底 击败了波兰立陶宛,夺得德斯纳河流域的广阔土地执政33年的伊凡三世为莫斯科的独立 与统一奠定了坚实基业他死后,其子瓦西里三世先后于1510年和1521年把普斯科夫和里 西赞并入莫斯科,最终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大业俄罗斯封建体制的变革】 在逐步走向统一、独立的同时,莫斯科国家的社会经济 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这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一是封建土地制度内,传统的世袭领 地制逐渐转变为新兴的、以服役为条件的分封采邑制;二是封建主们逐步放弃了以往剥削依 附农民的生产组织方式,实行以农奴制劳动为主的生产形式;三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货 币经济、商品流通和对外贸易日益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

      伊凡三世、瓦西里 三世等新兴君主,已不再依赖封邑王公和波I迩贵族,转而以新兴贵族---服役贵族作为依靠 的主要社会力量这些新人从大公政权领受土地封赐,忠心耿耿为大公效命此外,莫斯科 等重要都市的富商阶层也是支持大公政权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以所拥有的雄厚资财资助大 公,而且凭借博见多识及善于理财的能力出任国家官僚,成为新兴国家政治体制的主要支柱统一国家的形成,使莫斯科政权成为全国性的行政管理机构为了有效地管理广袤的疆 土和繁杂的事务,15世纪晚期,伊凡三世开始着手进行国家机器的建设工作中央政府组 建了负责特定行政事务的“政厅”,每个政厅都由大贵族任主管,辖有人数不等的技术官吏 地方上出现了由大公任命的总督,他们通过下属官吏,把持着地方上的行政、司法、税收和 军事权力原来那种以亲兵为核心的旧式武装体系亦渐被废止以服役贵族为主体的、直接 听命于大公的常备军体制开始形成,成为大公政权的坚强基石为保障国家和封建阶级利益, 1497年伊凡三世组织编制了第一部全俄法典,对司法组织、内容和运行程序都作了规定, 尤其是对广大农民的自由作出了种种严格限定此外,伊凡三世与己亡国的拜占廷公主结婚, 以此表明自己是承继古代罗马法统的君主;采用豪华繁复的宫廷礼仪、使用"全俄罗斯君主” 的称谓,以及与欧洲、东方诸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方式来抬高身价,加固君权。

      这一系列措施 表明,莫斯科公国正在向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方向迈进但这1进程尚刚刚开始,旧的传统 积弊深厚,距真正的专制帝王统治尚有1段不小的距离二' 波兰与立陶宛【早期波兰国家】 自古就居住在东欧平原西部的波兰人,是古斯拉夫人的西支从 6世纪起,波兰人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但其速度甚为缓慢9世纪中叶前后,古波兰人 各部落才开始形成地域性联合,出现一些“部落公国”式的早期国家其中在小波兰地区的 称“维斯拉公国”,不久便为大摩拉维亚所灭;在大波兰地区的称“波兰公国”10世纪后 半叶,波兰公国统一其他各部,形成波兰国家966年,波兰接受了罗马天主教,这对波兰 封建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1世纪之后,封建生产关系发展迅速,王公贵族,军事 首领,教会僧侣以各种方式兼并土地,成为大土地所有者,构成封建主阶级而日渐贫困破 败的自由农民则逐步沦为依附农民,同被虏获的战俘一起,成为主要的直接生产者一依附农 民波兰封建社会的发展】 12世纪中叶,封建关系的确定和地方势力的强大使波兰进入了封建割据时代1138年,波兰大公波雅列斯拉夫临终时,虽将大公衔位传给长子, 但却将国土分为4份,交由4个儿子分别治理结果,各诸侯国名义上奉新大公为宗主,实 际上却根本不受其节制,成为独霸1方的割据势力。

      1146年,内辽爆发,新大公被逐,四 处流亡,其权位由3个弟弟轮流担任,形同虚设各地大封建主相继获得特恩权、免税权, 拥有各自领地上的行政司法大权波兰王权的软弱、国家的分裂,为西方德意志人的“东进 运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12世纪中叶至14世纪中叶,大批德国人的迁入对波兰当时 的社会状况和以后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一部分德国手工业者和农民,应斯拉夫 封建主的召募,和平地进入波兰,使波兰获得了大量劳动力和较为先进的生产技艺,有利于 波兰经济的发展而德国封建主的东进,则是以武力征服为手段,抢占斯拉夫人的土地,实 行日耳曼化,从而对波兰的独立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一些波兰统治者如马索维亚王公主动把 条顿骑士团引进波兰,企图以此来遏制普鲁士人的东侵,实为引狼入室的误国之策酿成严 重的后患1320年,王公凯提克经过近20载的艰苦斗争,终于统一了大、小波兰地区,重建波兰 统一国家,加冕称王,立都克拉科夫其子卡西米尔三世在位(1333-1370年)时,王权进 一步发展,国内秩序相当稳固,社会经济取得显著进步,地区分工日益明确,因有利的地理 位置而形成的过境贸易也相当发达,出现了克拉科夫、波兹南、格旦斯克等工商业城市。

      在 对外关系上,卡西米尔三世改善了与捷克的关系,收复了被骑士团占领的库雅维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