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轻叩诗歌的大门.doc
10页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概述)科目名称: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名称: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目标: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主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学生个人用学习单2.学生小组用学习单活动课时安排:课时序列主 要 内 容课时一主题确立课时二指导分组 课时三、四制定方案——分组活动 课时五、六指导调查 资料汇报课时七分组活动课时八分组活动课时九学生汇报并总结课时十学生汇报并总结活动评价:评价内容: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收获评价方法: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轻叩诗歌的大门(课时一)课时一任务:选定主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课时一准备: 小组研究方案表格课时一目标:1.明确活动的主要任务与目的2.通过学生介绍,初步了解什么是诗歌3. 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环节教学行为建 议揭示任务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热情确立子课题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4.学生自主形成小组,并试着给自己的小组取上合适的名子,确立自己小组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总结1. 今天有什么收获?2. 回家后可以继续查阅关于诗歌的资料,尝试诵读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制作精美课件课时一支持资源:《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课时一板书: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组 名 组 长 组 员 研 究 过 程活动时间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活 动 收获、体 验 轻叩诗歌的大门(课时二)课时二任务:学会欣赏诗歌,了解关于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指导分组课时二准备:收集资料课时二目标:1、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环节教学行为建 议图片引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自己做课件,并向同学讲解交流讨论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3、说说你知道还有哪些民歌、童谣?4、策划分组 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经过全班交流讨论,成立以下学习小组: Ⅰ诗海畅游组; Ⅱ民歌童谣组; Ⅲ知识故事组; Ⅳ艺术表演组; Ⅴ诗歌创作组 Ⅵ网络编辑组通过明确活动任务,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更有针对性,自由按兴趣组成小组,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动力,更大发挥学生的潜力总结希望同学们将这节课的问题整理好,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地查找资料,查阅相关资料,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课时二支持资源:1、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问渠哪得请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课时二板书:策划分组Ⅰ诗海畅游组;Ⅱ民歌童谣组;Ⅲ知识故事组;Ⅳ艺术表演组;Ⅴ诗歌创作组;Ⅵ网络编辑组轻叩诗歌的大门(课时三、四、五、六)课时三、四、五任务:针对小组的划分,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成果汇报做准备课时三、四、五准备:1. 可以上图书馆进行查阅2. 电脑等现代化查阅资料的渠道3. 与相关的老师进行沟通,使自己的查阅的过程中不耽误时间课时三、四、五目标:1、通过朗诵古诗、吟唱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感受古诗的魅力2、通过古诗知识竞赛的方式,积累诗歌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古诗3、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环节教学行为建 议介绍查阅的方法老师提前通知学生,依据各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可以利用网络;可以利用图书馆;可以向长辈或老师咨询学生还可以尝试别的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之后,学生利用2——3课时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与整理积极查阅资料1.回顾前一阶段小组划分,每个人安排相应的任务,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能够采取一个有效的途径2.各小组确定了每人的查阅任务以后,思考应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汇报,而且越有新意越好,比一比在汇报的时候哪个小组的形式最多。
时间安排上以保证每位学生能够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去请相关的老师帮助,特别是可以在电脑课上与教师沟通好小组整理资料1、在前段时间的学习中,各组制定了学习计划,确定了主题,我想,你们已经根据各自的主题搜集了很多古诗吧?那我们就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吧2、各组汇收集的资料3、整理学生收集的资料 (1)思乡诗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深意长,打动人心 (2)四季诗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菊花冬有雪感谢你们小组精彩的展示 (3)送别诗这些诗道出了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朋友间深厚的友谊 (4)诗歌知识你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搜集、整理资料,还能将知识与同学们分享,真了不起! 收集资料最全,整理最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成功做法课时三、四、五支持资源: 诗歌的分类:现代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1)叙事诗: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2)抒情诗: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3)格律诗:一直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4)自由诗: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5)散文诗: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诗歌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6)哲理诗:一种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课时三、四、五板书:轻叩诗歌的大门(1)思乡诗2)四季诗3)送别诗 (4)诗歌知识轻叩诗歌的大门(课时七、八、九、十)课时六、七、八任务:进行交流,参加古诗知识竞赛,并对他组的表演进行评价课时六、七、八准备:1、制作小组标志,并有一句小组口号2、课前分小组根据主题搜集古诗,准备以小组形式在全班交流3、每个小组准备两道古诗知识题,准备参加古诗知识竞赛的出题考其他小组环节课时六、七、八目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古诗词,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并能按一定标准给古诗词分类。
2、通过朗诵古诗、吟唱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展示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感受古诗的魅力3、通过古诗知识竞赛的方式,积累诗歌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古诗环节教学行为建 议你问我答1、积累了这些多的诗句,能灵活运用吗?让我们试着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一些诗句2、学生答题3、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就是有意义的知识教师出示诗句,让学生解释意义,并说出在什么场合适合用这首诗汇报表演1、给古诗谱上好听的曲,通过吟唱表演的方式积累古诗,既展现了古诗的魅力,又弘扬了中华的传统文化老师也找了一些这样的古诗新曲,愿意一起来唱唱吗?2、歌曲联唱:《村居》《江南》《出塞》《春晓》1.学生将之前排练好的诗歌朗诵进行表演,师生进行适当评价2.小组内部评价可采用举手表决的方法交流总结1、在“与古诗同行”的学习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请你们为这次活动写一个总结!2、学生写总结3、交流“总结”4、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走得更远,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1.各小组的总结可从正反两面,可总结道理,或例举具体事例2.对某一方面的总结交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补充课时六、七、八支持资源:配乐朗诵技巧朗诵不一定要配乐,但配乐朗诵却是一种常见的朗诵形式。
由于有了音乐的配合,朗诵者的情感更容易被调动起来,作品蕴含的氛围更容易被营造出来,同时也更容易使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进入朗诵者和作品所努力营造的情境中去好的配乐当然可以起到上述的作用,但乐曲的选择和编配工作却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好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诗歌有自己的情绪,乐曲也有自己的情绪,这两种情绪要彼此相近,才能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可以想象一首柔美的诗歌编配上一曲摇滚乐曲会是何等得令人难以接受所以说,理解乐曲的情绪是选配音乐的重要一步2、在对诗歌朗诵进行配乐时,最令人头痛的就是乐曲与诗歌内容配合不起来,那种高低起伏和快慢节奏变化能够与诗歌严丝合缝地配合起来的现成的音乐几乎没有,因此在一些大型的诗歌朗诵会上,许多乐曲都是为诗歌朗诵量身定做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朗诵者来说,为诗歌朗诵来专门作曲几乎不可能;因此就须要朗诵者自己编排乐曲来为诗歌朗诵配乐有时,我们可以找两首或两首以上的乐曲有机地组合起来,以配合变化多样的诗歌内容,这样,每首乐曲都是根据诗歌内容进行选择和编配的,其风格特点当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统一,这也就解决了一首乐曲不能适应一首诗歌变化丰富的内容的问题了乐曲组合时要注意相临乐曲的组合方式,一般来说,可以采取淡出和淡入的方式,即一首乐曲完了时不是简单地采取戛然而止的方式,而是使乐曲的音量渐渐减小,而另一首乐曲开始时多采取声音渐渐增大的办法,这样,人们不会明显地觉察到两首乐曲的组接痕迹,过渡比较自然。
3、若干首乐曲组接起来为朗诵配乐,往往在相临的两首乐曲间会有几秒钟的空白,朗诵者不应为此而感到束手无策,应该善用这段空白,或转换情绪,或配合语言表达,以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