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味书屋 教案教学设计_3.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1810****630
  • 文档编号:210933013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味书屋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2.指导学生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练习给课文第3自然段分层,归纳层意和段意 4.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来历”、“料理”、“信念”、“毫不松弛”等词语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早”字的来历,学习鲁迅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给第3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抽象句子的涵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训练用题板、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学习观察方法 (一)板书课题,出示挂图 谈话引入:这幅挂图画的是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的地方我们认真观察图画,看看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二)指导观察图画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说说三味书屋里是什么样子的。

      1.三味书屋里都有哪些陈设? 2.按顺序观察: 看墙的正中挂了什么?(扁额、画) 画上画了什么?(古松、梅花鹿) 画的前面是什么?(正中是八仙桌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和戒尺,还有先生的座位 屋子四周是什么?(学生的桌椅分列在四面,东北角是鲁迅的桌椅 3.看了三味书屋的陈设,给你的感觉怎样? (整洁、有序) (三)在分部看图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按观察的顺序说一说三味书屋是什么样儿的? 二、介绍背景,了解鲁迅 (一)教师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毛主席对鲁迅的高度评价同时讲清鲁迅小时候的家境,弄清楚他小时候为什么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二)学生汇报课外阅读情况讲鲁迅小时候及成人之后刻苦学习、勤奋读书、顽强斗争等方面的故事 三、学会本课生字词 (一)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笔顺笔画 3.用生字组成词语 (二)在检查学生预习、自学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指导。

      1.读准字音:“塾”、“绍”、“寿”、“弛”是翘舌音,指导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区别字形:塾与熟、砚与硕、毫与豪、弛与驰比较,字形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然后进行组词练习 3.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 (三)练习辨别多音字: (四)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书塾 鲁迅 绍兴 戒尺 当铺 来历 料理 严厉 信念 奋斗 笔墨纸砚 毫不松弛 第二课时 一、读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 (本段文字浅显简短,可处理为一般段,只让学生朗读,概括段意带过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一)读文,理出记叙顺序 1.自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笔划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教师出示训练题板,让学生完成如下填空作业(括号内的词要求学生填写) (书屋)正中(墙)上(画)上(古松)底下(画)前面 (这样的练习作业,对重点词起了“强化”作用,为学生口述课文内容提供了方便 3.按顺序说说本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总结出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

      4.根据第2自然段的记叙顺序和对三味书屋内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引导学生按课文记叙的顺序,即上面两组词所提示的观察顺序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认识变为具体的认识 5.拿自己画的草图与课文插图比较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和本段的内容 (二)图文对照,理解词语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图上找出鲁迅的书桌,读一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三)读、想、说一起练 1.低声朗读本段课文 2.在上列两组中心词的提示下,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味书屋是什么样的”?(要求按方位,有条理地说 (1)学生个人练习说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指名叫不同程度的几位同学进行口述 (四)讨论、理解回答: 通过图画和文字的表述,你对三味书屋有什么印象?(古朴、整洁) (五)从学文到仿写 (学生学完本段后,布置他们按本段的观察顺序,即:由高到低,由中间到四周仔细观察自己教室内的设置,进行仿写练习这个练习可在课下完成 三、抓重点词语,理解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朗读全文。

      1.提问:第2自然段重点讲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前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段意 2.提问:第3自然段重点讲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本段重点讲了一个鲁迅发奋苦学的故事第二问可让学生认真读课文,讨论后得出结果 (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按照①“早”字的样子、②“早”字的来历、③“早”字的作用,把全段分成三个层次 (2)讨论记叙顺序: 课文先写了“早”字的形状; 再写“早”字的来历; 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3.练习归纳层意和段意 (归纳层意和段意的训练要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层意可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来概括归纳段意可以运用归并层意的方法来进行 (二)认真读第3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1.出示训练题板,读句子,讨论理解问题: “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奔走”是什么意思?鲁迅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什么? 通过讨论理解,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和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从而理解了“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 练习用“一面……一面”、“料理”等词说话。

      (练习说话时,可引导学生先运用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如: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这样既练习了说话,又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造出内容丰富的句子 2.理解,讨论,回答: (1)当寿老先生批评鲁迅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这个问题,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当寿老先生批评鲁迅后,他是怎么想的他没作任何解释,没有强调客观原因,他在自责,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表现了鲁迅严格要求自己和虚心接受老师批评的态度在学生深入理解了前一问之后,后一问也好理解了 (2)鲁迅刻“早”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理解“默默”一词 通过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3)读句子:“鲁迅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讨论:两个“刻”字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刻”字表示把“早”字刻在桌子上;第二个“刻”字表示把“早”字刻在心里可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刻”的意思为“记”,“牢牢地记住” 在上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鲁迅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 (表明他下定决心,今后不再迟到。

      (4)“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这个早字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这个坚定的信念可以理解为寿镜吾老先生批评的话:“以后要早到”,也可以理解为鲁迅自己刻下的“早”字坚定”说明鲁迅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痛下决心,绝不再迟到 (5)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弛”时时”指每时每刻事事”指每一件事,所有的事毫不松弛”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不需要再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再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6)启发引导同学们结合课外阅读中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们所知道的鲁迅刻苦学习,写文章精益求精,坚持对敌斗争等方面的故事 (7)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毫不松弛”练习说话 (三)练习朗读课文。

      总结全文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体会 资料提供者: 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