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doc
27页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1写作前的准备1.1应该发表什么样的论文论文写作的目的:学术论文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的 重要形式Publish or perish (发表或者灭亡):对于科研成果说,如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 曾存在;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如果长期没有论著发表,其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1 )科技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或者一些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因此,一定要有“一点之见";(2 )不要发表毫无独创性的论文,即便是综述性论文,其独创性也应体现在作者对所综述材料的有眼光的选择,以及对相关主题研究现状的评述与展望;任胜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自然科学进展》编辑部编辑(3 )不要把属于同一研究成果的素材支解为多篇、•香肠”论文;(4 )避免无意或有意的剽窃行为(即引述他人思想、数据或论述而不注明出处);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概念:—稿多投(repetitive publication):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在期刊 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 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不属于一稿多投的情况:(1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或 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2)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 50%以上数据的论 文(3 )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只限于简单的内容描述,不涉及原始 数据)二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使用同一种语言或另外一种语言再次发表,尤 其是使用另外一种语言在另外一个国家再次发表二次发表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 )已经征得首次和二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 意,并向二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的文章;(2)二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 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3)二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4 )二 次发表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采用脚注形式说明首次发表的信息读拟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时需要关注的内容:(1 )刊物的宗旨和范围;(2 ) 各栏目论文的长度、章节的顺序安排,等;(3)投稿要求:投稿的份数、形式(可否 以电子版形式投稿)、图表如何准备,等;(4)履行何种形式的同行评议?(5)多 长时间后能决定可否录用;(6)采取何种体例格式?如:页边距、纸张大小、参考 文献的体例,等。
如果稿件中涉及对人或动物所作的实验,则需弄清楚拟投稿期刊 在伦理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1.3作者资格的界定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有关作者资格的界定:(1)课题的构思与设 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文稿的写作或对其中重要学术内容作重大修改;(3)参 与最后定稿,并同意投稿和出版以上3项条件应全部具备方可成为作者;作者的 排列顺序应由所有作者共同决定;每位作者都应该能够就论文的全部内容向公众负O论文的执笔人或主要撰写者应该是第一作者对于贡献相同的作者,可采用“共 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等表达形式要避免随意“搭车”署名、不能遗漏应该署名的作者、不可擅自将知名人士署为 作者之一以提高论文声誉和影响对于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可以“致谢“的形式列出,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1 )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2)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3 )为研究提供方便(仪器、测试等)的机构或人员;(4)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 不宜列出得到经费的数量);(5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岀建议、给予审阅和提供其他 帮助的人员(但不宜发表对审稿人和编辑的过分热情的感谢)。
2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撰写2.1 引書(Introduction )引言的写作内容: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础,给 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一定要列举重要的相关文献;指出存在问题:说明为什 么要做这项工作;阐述研究目的: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引言写作时注意事项:应引用“最相关“的文献以指引读者,力戒刻意回避引用 最重要的相关文献(甚至是对作者研究具有某种•启示“性意义的文献);避免不恰当地 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以帮助编辑、审稿人和 读者阅读与理解;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应慎重且留有余 地2.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材料与方法的内容:应清楚、准确描述是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的;对方法的描述 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以便他人能够重复实验;不能遗漏 重要文献;描述要准确b材料与方法的写作要点:明确描述实验对象的选择,医学论文中还应说明实验 过程是否符合伦理学要求;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实验试剂的规格、批号、 型号、制造厂家名称、厂址(城市名)等;准确地记载所采用药物和化学试剂的名 称、剂量、给药途径;列举建立方法的参考文献,并做简要描述(但不需全部重复 描述);如果对已有方法进行了新的或实质性的改进,就要清楚地说明改进的理由。
2.3 结果(Results )结果部分的总体要求: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数据表达 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为帮助读者的理解,可适当评论原始数据(对结果 的说明、解释、与理论模型或他人结果的比较等)结果写作的注意事项:按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凡用文字已能 说明的问题,就尽量不用图表再复述;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尽可能列 出”结果”的原始数据,而不能只报道统计处理后的数据;照片、图必须具备高清晰 度,显微照片的放大倍数应使用图示法(标尺刻度)表示,照片中的符号、字母、数字 等,必须在图注中详细说明;如果使用人像,要使其不能为他人所辨认,否则,必 须征得研究对象本人的书面同意表格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图形的优点是可以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尤其是不同组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等表格和图形应 具有“自明性",即:图表中各项资料应清楚、完整,以便读者在不读正文情况下也 能够理解图表所表达的内容表格的编排:列举数据时应尽量确保同组数据纵向排列(由上向下),以方便读者 对比阅读;只保留数字中小数点后面有效位数;数值的个位数和小数点应分别对齐。
表注:解释说明获得数据的实验和统计方法、缩写或简写等;如果相关的缩写 在多个表格中出现,可在第一个有缩写的表注中注明全部或大部分缩写的含义,其 后表注中简单注释为••缩写同表1”插图的制作:图形是表格的直观化,对于可以用较短的文字清楚表述的数据,就 不要以图形的方式来表达;不要因追求美术效果而将图形做得过于花哨(如增加不必 要的阴影或立体效果等);坐标图的标值应尽量取0.1-1000之间的数值;坐标轴的说 明应清楚,量和单位缺一不可2.4 it 论(Discussion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 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因此,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 做到直接、明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讨论”的基本内容:(1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 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 2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并指出其是 否与先前的假设或其他学者的结果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为什么?( 3)对结果 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根据这些结果,能得出何种结论或推论?(4)指出研究 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5 )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 应用。
讨论”撰写的注意事项: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楚:着重讨论本 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或资 料;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观点或结论的表述 要清楚、明确;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 讨论的最后最好是论文的最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通常情况下,有关结论的内容都包括在“讨 论,或••结果与讨论”中)o “结论”中的基本内容通常包括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 论点(包括最重要的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认识等);以及总结性地阐述 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结论中 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也不能在结论中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 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2.5论文的题名(Title )与眉[(Running Title)nil论文题名: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题名的作用:(1 )吸引读者: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label),题名如果表达 不当,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使真正需要它的读者错过阅读论文的机会;(2) 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
文献检索系统多以题名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因而这些词必 须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漏检题名撰写的基本要求:(1 )准确(Accuracy):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2)简洁 (Brevity):中文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最好不超过10・12个单词;(3 )清楚 (Clarity):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尽可能将 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慎重使用缩略语;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 标、特殊符号、公式、不常用的专业术语和非英语词汇等L眉题(用于论文的页眉)是论文题名的缩写,应包含论文中最核心的内容,一 般不超过40个字符2.6作者姓名和地址的表达国家标准(GBfT 16159-1996)规定: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 大写,如:Wang Jianguo (王建国),Dongfang Shuo (东方朔),Zhuge Kongming (诸 葛孔明),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中国作者姓名的 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 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如:ZHANG Ying (张 颖),WANG Xi-lian (王锡联),ZHUGE Hua (诸葛华)国外期刊一般会尊重作者对自己姓名的表达方式(但大多倾向于大写字母只限 于姓和名的首字母)作者本人应尽量采用相对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达形式,以减少 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引用中被他人误解的可能性作者地址的标署:(1 )尽可能地给出详细的通讯地址,对于大多数研究机构来 说,在不影响邮局投寄信件的前提下,可以不列岀详细的街道名,但邮政编码必须 要给出;(2)如果论文出版时作者调到一个新的地址(不同于投稿时作者完成该研究 工作的地址),新地址应以"Present acklwss“(现地址)的形式在脚注中给出;(3 )如果 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多 以星号(*)、脚注或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或联系人2.7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叙 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的类型:(1)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称作信息型摘要或资料性摘要,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2)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 或论点摘要(topic abstract),只简要概括论文的主题3)报道-指示性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