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相关思考-亳州公交109.docx
5页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相关思考亳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李田玉城乡公交是群众公共交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公共服务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规范客运 市场、提升道路客运的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 的出行需求,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城乡公交一体化代表性的模式有:政府主导 模式、政府引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以下简要进行一下介 绍:一、政府主导模式所谓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在城乡道路客运发展中发挥 主导作用,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国有企业,为城乡居民出行提 供服务案例:安徽六安市舒城县近年来,舒城县秉承政府主导、民生普惠、财政保障” 的服务理念,坚持国有公益属性,将城乡公交一体化纳入县 级自主实施的民生工程,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 车辆运营补贴2012年,舒城县率先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一次 性拿出9000多万元,淘汰286辆老旧客车,投入232辆全 新公交车,逐渐开通从县城到21个乡镇的公交为进一步方便百姓出行,舒城公交⑴积极完善镇村公交 客运网络建设镇村公交按照“县乡合办、乡镇为主”的模 式,由县公交公司和乡镇共同出资成立镇村公交公司负责具 体运营镇村公交同步执行1元票价,运营亏损由县财政按 照每年7万元/车标准补贴,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兜底补贴。
目前,全县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7条、镇村公交11条, 是安徽省第一个全境域内开通乡镇公交的城市城乡公交实 行全程1元票价,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享受免费乘车的福 利政策安徽舒城这种坚持城乡公交的公益属性、委托国有企业 运营管理的模式長政府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二、政府引导模式所谓政府引导模式,即政府以政策影响企业行为特点: 由民营企业提供城乡道路客运服务,借助票价管制、财政补 贴、服务监督等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引导行业发展案例:浙江嘉兴市海宁县2003年6月,海宁县利用境内所有客运经营期限到期这 一契机,制定了《2003年市境内到期客运班线配置意见》和 《海宁市短途客运便捷化(城乡公交)改造实施意见》,并 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由中标企业大元公司收购原属个人产 权的车辆,在规定的期限内逐步完成线路改造2018年7月1日起,海宁县正式实行城乡公交“两元一⑴舒城公交,即舒城通运公交冇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为国冇独资企业,隶属于县交通运输 局管理票制”(刷卡1元、60-70岁0.5元、70岁以上免费)包 括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在内的43条公交线路,约220辆公 交车都实行单次2元浙江海宁县这种通过服务招标委托民营企业运营管理, 同时通过足额的财政补贴确保其公益属性的模式是政府引 导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市场主导模式所谓市场主导模式,即政府倾向于与市场划分更为清晰 的界限,以政策来引导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案例:浙江衢州市龙游县2012年,龙游县15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开通城乡公交, 通三级以上公路的中心村也全部开通了城乡公交龙游县城 区公交和城乡客运由一家民营企业负责经营管理2016年8月,经县物价局核准,城区公交线路实行一票 制,全程每人次从1元调整为2元;城郊线路实行多票制, 起步8000米内每人次2元,以后每增加4000米内每人次加 价1.00元龙游县在城乡道路客运中虽然有物价局核准的经营性 定价,但由于客运成本上涨较快,以及农村客源的流失,导 致偏远线路经营举步维艰,出现减少班次甚至停运的现象, 群众投诉日益增多,县政府和交通局均正在考虑采取与城区 公交一体化的模式浙江衢州市龙游县这种通过服务招标委托民营企业运营管理,企业采取自主定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市场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以下分别进行下对比分析:模式优点缺点完善途径政府 主导① 政府对于城乡道路客 运企业冇强的控制能 力,政府指令的执行力 较强,市场见效快;② 实行较低的票价,不 仅百姓得到了更多实 惠,而且还吸引城乡居民 公交出行,对缓解交通拥 堵和促进城乡沟通等具 冇较好的引导作用;③ 国有经营、城乡一 体,冇利于城乡客运线路 网络规划,也冇利于减少 市场矛盾。
① 国冇改造付出的成本 较高,低票价政策也给 财政带来较重负担;② 政府与企业的边界较 为模糊,"政企不分〃, 政府可能越位,并过分干 涉企业行为;③ 国冇企业对于市场的 信号敏感度相对较差,容 易带来营运低效率,决策 失误等,可能过度提供公 共服务,导致资源浪费;④ 国有独家经营,企业 缺乏活力①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耍 求建立健全国冇企业的激 励约束机制,使其成为真 正的市场主体;② 建立科学的补贴方法, 健全相关补助制度,为企 业提供确定的、可预期的 政策环境;③ 建立服务质量考核制 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补贴 政策挂钩;④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鼓 励民间组织参与行业管理 和考评,加强民众对行业 发展决策的影响力政府 引导① 建立了较为清晰的政 府与市场的边界,企业主 体健全,对市场信号反应 灵敏,企业的服务效率较 高;② 建立的适当低票价政 策,财政负担相对较轻;③ 区域经营,城乡一 体,有利于线网规划;④ 完善的服务监秤评价 机制,评价结果与财政补 贴向挂钩,财政补贴资金 的使用效率较高①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在服务的过程中,容 易产生偷懒等低质服务 倾向② 政府指令的执行力相 对较弱① 建立科学的补贴办法, 健全相关补助制度,为企 业提供确定的、可预期的 政策环境;② 完善服务质量考核制 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补贴 政策挂钩;③ 完善信息公开,鼓励民 间组织参与行业管理和考 评;④ 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 机制。
① 多家企业区域经营,引入了竞争机制,较 好地解决了城乡道路客 运的进出和市场恶性竞 争问题;② 企业主动性较强,能 按市场信号调整和提供 运输服务;③ 政府财政压力较小① 企业按市场信号经 营,在开行冷线、提高 服务水平方面的动力不 高,容易产生市场失灵② 票价相对较高,对吸 引城乡居民公交出行,对缓解交通拥熔和 促进城乡沟通不利;③ 市场竞争激烈,容易 产生市场矛盾① 根据地方财政能力,建 立适当补贴制度,对企业 开辟冷线及特殊人群服务 提供适当的补助;② 建立服务质量考核制 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补贴 和市场准入与退岀机制政 策挂钩;③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鼓 励民间组织参与行业管理 和考评城乡道路客运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取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行业的定位和财政能力模式成功与否, 取决于模式选择是否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透视公交的发展历程,也可以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 提供合理的参考纵观全国尤其是全省,民营模式的公交曾 经风靡一时,像上海公交(原由民企汇华巴士经营)、湖北 十堰公交(原由民企温州市五马汽车出租公司收购后经营)、 淮北公交(原由民企南京中北巴士经营)、淮南公交(原由 民企南京中北巴士经营)、宿州公交(原由民企宿州星辰巴 士经营)、池州公交(原由民企池州公交集团经营)、亳州 公交(原由阜汽集团经营)。
如今,安徽省内地市级由民营 企业经营的公交仅剩宣城、安庆两家可见,民营企业模式 已经难以与公交的发展相适应结合国内和省内城市公交的发展情况及城乡公交一体 化的推进情况,在国有企业为主流的公交运营模式下,城乡 公交一体化的推进要充分考虑到其公益属性这个特点,政府 主导模式仍是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首选,在政府主导模式下, 一方面可以进行市区公交与城乡公交的统筹规划,做好两者 间的无缝衔接;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如共享市区公 交的智能调度平台,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总之,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势在必行,选择合适的模 式、快速推进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的融合,不仅能够为人民 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促 进了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