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传动装置结构设计.ppt
26页§1 1 轴类零件结构设计轴类零件结构设计当d与轴径ds相差很小时——一体:齿轮轴一、齿轮结构设计第12章 传动装置结构设计2、da≤200:实心轮对于圆柱齿轮,齿根圆到键槽底部的距离(端面模数);对于锥齿轮,按齿轮小端尺寸计算而得的3、da≤500:锻造——圆盘式(腹板式) da>500:铸造——轮辐式4、尺寸很大:齿圈套装于轮心上2、蜗轮整体式齿冠:用贵重耐磨金属(青铜)轮心:铸铁或铸钢铸造(浇铸)过盈螺栓(铰制孔)1、蜗杆:与轴一体车制、铣制组合式二、蜗轮蜗杆结构设计三三 V带轮结构带轮结构带轮组成带轮组成: 轮缘轮缘轮毂轮毂轮辐或腹轮辐或腹板板整体式链轮整体式链轮 孔板式链轮孔板式链轮组合式链轮组合式链轮链轮主要尺寸链轮主要尺寸四、链结构设计§2 滚动轴承轴系结构设计滚动轴承轴系结构设计 p293轴承部件:在机器中轴承部件:在机器中,传动件、轴、滚动轴承、机体、润滑及传动件、轴、滚动轴承、机体、润滑及密封等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密封等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在进行轴承部件结构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轴承部件结构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轴向固定:轴向固定:轴向力的承受方式轴向力的承受方式a.两端固定支承两端固定支承分析轴向力如何承受,分析轴向力如何承受,即力如何传到支承上即力如何传到支承上游隙游隙C=0.25~0.35支点跨距较小,支点跨距较小,如如l< 300~500b.一端固定、一端游动支承一端固定、一端游动支承间隙:间隙:2~3mm固定端如何固定固定端如何固定游动端如何游动游动端如何游动c.两端游动支承两端游动支承由于人字齿轮存在误差由于人字齿轮存在误差齿向载荷不均齿向载荷不均小齿轮轴做成两端游动小齿轮轴做成两端游动2. 支承刚度支承刚度跨距大,受力情况不好跨距大,受力情况不好轴的刚度小轴的刚度小跨距小,受力情况好跨距小,受力情况好轴的刚度大轴的刚度大3、轴承部件的调整、轴承部件的调整a.轴承间隙的调整轴承间隙的调整b.轴上传动件位置的调整轴上传动件位置的调整(a)加减加减垫片垫片(b)调整螺钉调整螺钉垫片垫片1调整锥齿轮位置调整锥齿轮位置垫片垫片2调整轴承间隙调整轴承间隙4、滚动轴承的配合、滚动轴承的配合配合标注:配合标注:内圈与轴:只标注轴内圈与轴:只标注轴外圈与孔:只标注孔外圈与孔:只标注孔配合种类:配合种类:紧配合:转速高、载荷大、温度高、有振动、紧配合:转速高、载荷大、温度高、有振动、 内圈与轴一起转动内圈与轴一起转动松配合:经常拆卸、松配合:经常拆卸、 外圈静止、半圈受载外圈静止、半圈受载5、轴承的装拆、轴承的装拆1.1.加热加热 ( (80~900C) )2.2.利用拆装工具利用拆装工具注意:内、外环用不同工具注意:内、外环用不同工具注意:注意:h≥1/4h≥1/4外环厚度外环厚度§3 润滑装置设计润滑装置设计 p299一、常用润滑方式和装置油杯油杯•集中供油装置集中供油装置 a) 简单的少数点位集中供油简单的少数点位集中供油 b) 设备中心、车间及工厂级集中供油设备中心、车间及工厂级集中供油 泵站泵站+(稳压稳压+冷却冷却)+过滤过滤+分配器分配器+工位润滑工位润滑手动润滑泵手动润滑泵电动润滑泵电动润滑泵二、典型零件的润滑1、滑动轴承2、滚动轴承脂润滑:可承受较大载荷,脂润滑:可承受较大载荷, 便于密封及维护,便于密封及维护, 不宜填充过多不宜填充过多 dn< ((1.5~2))╳ ╳ 105 mm r/min 油润滑:喷油或浸油、浸油高度不超过滚动体中心油润滑:喷油或浸油、浸油高度不超过滚动体中心 dn> ((1.5~2))╳ ╳ 105 mm r/min v↑——搅油损失↑?:浸油:喷油搅起油池底部杂质—加速磨损3、齿轮润滑1.浸油深度不能太高,一般一个齿高~r/3,否则搅油损失大。
2.油面距箱体底面距离:>30~50mm润滑方法::蜗杆下置浸油润滑:蜗杆上置浸油(搅油阻力大):压力喷油润滑,油嘴对着蜗杆啮入端蜗杆布置蜗杆布置蜗杆下置:浸入油中深度至少一个牙高,但油面不应超过轴承最低滚动体的中心蜗杆上置:浸入油池的蜗轮深度为(1/6~1/3)r2蜗杆下置式冷却效果更好4、蜗轮蜗杆润滑油润滑:喷油或浸油、浸油高度不超过滚动体中心油润滑:喷油或浸油、浸油高度不超过滚动体中心 dn> ((1.5~2))╳ ╳ 105 mm r/min 浸油润滑浸油润滑滚动轴承的密封滚动轴承的密封§4 密封装置设计密封装置设计 p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