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761687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简析中国现当代文学 与传统人文精神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 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 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 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孔子为代表人物,以儒家 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 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简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 传统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 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欢迎阅读】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 思想渊源二、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 集整理,也就是三个十年,在这三十年里现代文学史中,中 国传统人文精神一直在延续和发展,并随着西方人文主义的 进入,中西方人文精神互相交融,使中国人文精神得以丰富, 并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阶段:1917年到1927年,也就是五四时期,通常又叫 “五四”时期的文学,因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 重要内容在这十年里现代文学开拓和奠基阶段,受西方启 蒙运动影响,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人文精神开始呈现从文 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 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WwW. 11665. Com鲁迅、郭沫若等一批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的奠基作,文学研究会和创 造社等最初一批重要的社团流派,都出现在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1928年到1937年,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 因为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涨,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这个十年是现代文学发展成熟阶段,除了继承和弘 扬五四以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以梁实秋为代表的理论界广泛 译介西方理论思潮,人文精神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阶段除 了出现一批左翼作家作品之外,还出现了巴金、老舍、沈从 文、曹禺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并出现了众 多的社团流派,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1938年到1949年,通常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 争时期的文学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 对文学发展和人文精神显示出了明显的作用和影响。

      这一时 期典型的代表性文学家与代表作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T 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 《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等优秀作家 和作品三、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1949年7月2日19日,中华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 京召开,标志着国统区和解放区作家的大会师,标志着全国 文艺界分隔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五四新文学传统与解放区文 学传统合流,当代文学正式拉开了帷幕会议确立了毛泽东 文艺思想的绝对领导地位,确定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总方向为工农兵方向,把解放区文艺树为全国 文艺发展的典范,实现了文艺工作的体制化第一次文代会 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界线当代文学的特征是:重功利轻审美一文学的社会功利性非常突出,文学本身所 应当具有的审美愉悦功能却极大地萎缩扬理念抑性情文 学一旦突出功利性,必然会使文学的理性色彩鲜明尊群体斥个性一作家作品思想:宣扬共性思维,主体性受抑制,个体性话语得不到表现;作家存在方式:不独立存在,“文化建设大军”战士,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团体性存在,“国家干部〃 O第一,一元化文学时代(1949-1978年)(1) “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解放区文学传统,文 学“一体化”;思想统一;优秀作品不多;人文精神被政治化, 成了政治的风向标,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

      2) “文革”文学(1966-1976年):经过反右,文艺界一大 批作家、评论家被打成“右派分子”,被打入生活底层,失 去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失去创作和发表作品的自由,直到20 多年后作为“重放的鲜花”重返文坛知识分子的批评力量 丧失殆尽,彻底沉寂,文学走上了末路官方文学萧条,“一 个作家,八个样板戏”,文革时期的特殊敏感时代,人文精 神受到了摧残但是,“地下文学”长足发展,饱受迫害的 人文精神在政治的压迫下艰难的得以延续与发展第二,多元化文学时代(1978年以后)(1) 后启蒙文学时期(1978-1990年):“五四”新文学传统 回归,文学的人文精神得以回归与发展作家现实战斗精神, 人文精神、精神优势充分体现2) 商业化文学时期(1990年以后):文学的人文精神扭曲, 传统人文精神沦丧简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 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中国社会意识重大 转型,知识分子、作家精神优势丧失;文学商品化、世俗化、 私人化;作家或“下海”,或坚守精神家园,或徘徊于二者 之间四、结束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人民间友好和睦相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应更好的加 以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它必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 的进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关推荐假设句的语义特征探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