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逻辑流的计算机论文摘要写法及分析.docx
5页具有逻辑流的计算机论文摘要写法及分析摘 要:针对目前国内存在的许多论文在编辑看完中文或者英文摘要后直接被退稿的现象,提出以逻辑流为纽带构建研究过程与论文结构之间的关系,按照逻辑流编写摘要并结合计算机领域的论文剖析计算机学科论文摘要的写作步骤和技巧,帮助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写好论文摘要,提高论文录用率,让更多潜在的读者能够检索、浏览或引用论文关键词:逻辑流;科技论文;科技写作;摘要;写作技巧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论文作为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环节,其要求在不断提高目前很多高校都要求研究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毕业,博士生更要求发表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理工科研究生在完成相应实验,拥有一些原创性成果后,却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妨碍了论文发表,进而影响毕业因此,怎样写出高质量的科技论文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一直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影响论文录用的因素主要有:①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意义;②科研成果的原创性;③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的重点在于论文是否按照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组织语言,形成规范的文本,能够清晰、有效地描述科学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计算机专业属于理工科,其论文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科技论文格式科技论文总体上分为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Methods)、结果(Results)和讨论(Discussion)4 部分(简称 IMRAD 结构)使用 IMRAD 结构组织论文,使论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同行理解其中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观点,也就容易得到同行的认可除了以 IMRAD 结构组织论文外,论文中的题目、摘要、图、表等都有相应的规范1、摘要写法1.1、摘要的定义、类型与作用1)摘要定义摘要(Abstract)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扼要、正确叙述论文主要内容的短文,摘要主要说明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与意义[1]2)摘要类型针对不同的读者目标,摘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信息性/报道性/资料性摘要面向读者,是主要的摘要类型,通过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总结和高度浓缩,形成论文的摘要,放置在正文前面,目的在于对论文正文做出高度概括其中,报道性摘要需要指明问题,陈述研究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给出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笔者主要分析报道性摘要(下文中的摘要均指此类)。
(2)指示性 / 说明性 / 描述性摘要面向文献管理人员,类似论文的目录,是对论文结构、领域等的总结,缺少结论的总结,有利于文献管理人员对论文进行整理分类,一般不放置在论文开头此类摘要可以用于发表其他类型的文章,如评论性论文等3)报道—指示性摘要这类摘要是前两种类型的组合,较少涉及论文的细节,重点突出作者的主要贡献,是既具有报道性质,传递科技信息,又具有文献检索功能3)摘要作用(1)便于编辑和审稿人审稿编辑在拿到论文后,通过浏览题目与摘要,初步判断论文是否符合期刊方向,同时决定是否将论文送专家评审以及要求哪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可以看出,如果论文摘要没有写好,可能连送审的机会都没有,更无从谈及发表专家评审最先读的同样是摘要,根据摘要内容决定是否有兴趣或者值得花时间审稿,在看完摘要后一般会对论文给出初步评定2)便于读者浏览摘要对论文内容高度浓缩,涵盖论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不阅读论文也能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有利于读者迅速对论文有整体的了解,迅速判断是否有必要进一步阅读全文因此,好的摘要使读者既可以浏览大量信息,又节省精力3)便于电子文献检索科技论文一般会收录到相应数据库(如 SCI),便于全世界科研工作者查阅检索。
文献检索项通常有标题、关键字、主题、作者等摘要是进行电子文献检索的重要依据摘要是基本要素,包含所有的重要信息,使得潜在的读者能够通过搜索或者‘相关文献’得到该论文 ”[2]在文献检索系统中,通过共用的词语衡量文档之间的相似度,好的摘要使论文更加容易被检索和查找另外,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字可以免费获得,尤其是摘要含有足够的关键信息,这样能够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获得论文,同时可以参考并引用论文,提高论文被引用次数1.2、逻辑流研究过程的一般模式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学者提出第 2 种模式:发现问题→猜测结果→实验验证论文其实是对上述过程的描述,因此满足一定的逻辑性,会增强论文的易读性、易理解性科技论文按照 IMRAD 结构进行组织,摘要也按照 IMRAD 结构组织,即摘要内容应该包含:①论文所做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和范围,即总结论文引言(Introduction)部分;②描述研究采用的方法,即总结论文方法(Methods)部分;③叙述研究结果,即总结论文结果(Results)部分;④讨论,即总结论文讨论(Discussion)部分为使文章具有逻辑性,我们按照第 2 种模式做研究、写论文。
研究过程、论文写作逻辑流和论文 IMRAD 结构关系如图 1 所示第 1 步提出问题;第 2 步猜想结果,形成的手稿内容包括概要描述、结构剖析、主要观点等;第 3 步具体研究,形成的手稿内容包括寻求理论支撑或者构建新理论,完成实验设计并实验,制作图表并分析结果由研究过程构建论文写作的逻辑流(如图1 中间框)论文是对研究过程的完整而系统的展现,论文的逻辑流过程就是研究过程的呈现,也就形成了论文的组织结构,即 IMRAD 结构(如图 1 右边框),分别对应论文写作的逻辑流 完成论文整体组织(即 IMRAD 结构),重新整理论文所有部分后,才能进行摘要和标题的提炼摘要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我们要按照逻辑流的 IMRAD 结构规范,花较多时间写摘要,才能写出好的摘要1.3、摘要写作步骤下面结合文献 [3],描述论文摘要书写的主要步骤第 1 步:在论文写作逻辑流中的整理稿件步骤,提炼出各章节的关键词和句子并参考文献[3] 的关键字或句子,如表 1 所示第 2 步:参考论文的 IMRAD 结构,再一次应用逻辑流写摘要,用每一节的关键字或者句子生成每节的关键句子,内容要有创造性[2],突出论文的特色因素,可以写 2~3 个版本的摘要,把句子放在一起,调整、修改和组合。
文献 [3] 的摘要如下:依据第 1 节的关键字,组成句子① Wepresent a new descriptor for local representation ofhuman actions. 这是摘要的 I 部分依据第 2 节的关键字,组成句子② Incontrast to state-of-the-art descriptors, which usespatio-temporal features to describe cuboids detectedfrom video sequences, we propose to employ a2D descriptor based on the Laplacian pyramidfor efficiently encoding spatiotemporal regions ofinterest.依据第 3 节的关键字,组成句子③ Imagetemplates including structural planes and motiontemplates, are firstly extracted from a cuboid toencode the structural and motion features.依据第 3、4 节的关键字,组成句子。
④ A2D Laplacian pyramid is then performed todecompose each of those images into a series ofsub-band feature maps, which is followed by a two-stage feature extraction, i.e., gabor filtering andmax pooling. ⑤ Explicitly encode the motion andstructure information in the video sequences andthe proposed Laplacian pyramid coding descriptorprovides an inform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m dueto the multi-scale analysis. ⑥ The employment oflocalized soft-assignment coding and max poolinggives a robust representation of actions. 这句是摘要的 M 部分。
依据第5节的关键字,组成句子⑦Motion-related edge and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is enhancedafter the filtering. ⑧ To capture more discriminativeand invariant features, max pooling is applied to theoutputs of Gabor filtering, between scales withinfilter banks and over spatial neighbors. ⑨ Theobtained local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cuboids arefed to the localized soft-assignment coding withmax pooling on the Bag-of-Words (BoWs) modelto represent an action这几句是对方法的优势说明,是摘要的 R 部分⑩ Experimental results onthe benchmark KTH dataset and the newly releasedand challenging HMDB dataset demonstrate the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humanaction recognition. 这句是摘要的 D 部分[3]。
可以看出,摘要的书写也是使用逻辑流,按照 IMRAD 结构组织第 3 步:综合不同部分摘要,进行精简,尽量简化措辞和重复的词语,减少字数I 部分 1句,M 部分 2~3 句,R 部分 2~3 句,D 部分 1 句此外,需要多次修改与完善,检查摘要是否清晰并突出论文的成果及意义,修订后的摘要是否与论文一致第 4 步:筛选并组合关键词及主动动词,拟定标题2、摘要写法分析与注意事项2.1、摘要写法分析使用逻辑流的方法,写出具有 IMRAD 结构的论文摘要,还具有相应规范,见表 22.2、摘要写作技巧摘要能够给编辑、读者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①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目的是什么?②什么时间、地点,研究怎么进行?③包括的材料或者研究小组成员,研究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假设验证是否成立?④与研究关联的对比,与其他研究的区别,未来研究的方向?这 4个问题分别对应摘要 IMRAD 结构中 1 个部分写出好摘要的技巧有以下几个:①论文完成后再写摘要,写 2~3 个版本,多人(合作者或周围熟悉该领域同行)分别修改,再综合;②从论文的 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s、results anddiscussion 章节中选择整个句子或者关键短语,然后修改和添加文字,要做到准确、简洁、清楚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注意按照逻辑顺序排列[1];③按照逻辑流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