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道缘——那些让人深省的事迹,讲述一个个震颤人心的出家故事 (2).doc
8页一代帝王 顺治皇帝——本是西方一衲子顺治皇帝,法名释行痴;“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出家,不是避世,而是勇敢面对苦难,而且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做出家人的,哪个不是因为过去生中好几世修得的福报呢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王家!”这句话,道出了顺治皇帝缘何有坚定不移的出家信念本是西方的一个修行之人,为什么生在了这个帝王之家呢!林黛玉扮演者 陈晓旭——坐拥亿万家产,最后却遁入空门,缘何? 程晓旭,法名释秒真;陈晓旭(1965.10.29—2007.5.13)是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中林黛玉一角的扮演者,其对黛玉这个人物的诠释,深受众多中国观众的喜爱结束《红楼梦》的拍摄之后,她开始走上经商之路,多年的奋斗换来了过亿资产自1999年皈依佛法后,曾经学佛7年,其间对佛教事业献出了几千万元的捐赠2007年初正式出家2007年5月13日晚, 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1980年进入鞍山市话剧团; 1984-198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红楼梦》剧组,饰演林黛玉 1988年 进入上海电视台《家春秋》剧组,饰演梅表姐; 1989-1991年成为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员 1991-1993年加盟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创建制作总部并任制作总部经理; 1993-1996年任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副总经理兼制作总部经理; 1996年至今创建北京世邦广告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1998年至今创建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1999年 皈依佛法,成为了一个在家修行的居士; 2001年以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名义与达式常合作,拍摄四集电视剧《了凡四训》,以弘扬道德经典; 2004年在“中国广告风云榜”评比中,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 2005年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荣誉称号。
2006年央视开年大戏《红衣坊》制片人2007年初正式出家2007年5月13日晚, 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陈晓旭落发几天后,陈晓旭的丈夫郝彤也将在深圳一家寺庙完成剃度出家的仪式周岭说:“晓旭这个决定其实酝酿已久,1999年她已跟随净空法师皈依佛门,潜心研习佛经陈晓旭的全家人,包括父母和丈夫都是佛教徒,因此她这次剃发出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仪式前我反复询问她想清楚了没有,她告诉我这次出家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多元文化的教育工作,成为佛家经典多元文化的义务教育工作者媒体评价: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皈依佛门净地,不为世俗玷污,这是得天意而顺其自然;一朝出家入道,四大皆空,对于她缘何要一心向佛,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是大智慧,其中玄之又玄,不是人用语言能表达清楚的,所以不必再去旁求博考;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的陈晓旭已经不再是今日的妙真,既然已岂悟修行,超凡出世成为佛的弟子,那么我们这些浊骨凡胎就不可说,也不能说了广州日报) 学佛最深刻的心得和感悟: 2007年1月 陈晓旭居士与云南沾益大觉寺演志法师有一次精彩对话其中有一段最能体现学佛最深刻的心得和感悟 演志法师:能分享你学佛最深刻的心得和感悟吗? 陈晓旭:初学时认为,学佛是要让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后来发现一沙一滴,一草一木,原本皆不平凡。
阳光、空气、宇宙万物之所以长久广大,在于它们始终的给予,而不索取人类需要重新学习:爱自然、爱众生、爱一切互相关爱、共存共荣是自然的法则,是无上的正道《青藏高原》原唱者 李娜——一个唱得大红大紫、事业如日中天的一代歌星,为何遁迹空门? 李娜,法名释昌圣;个人简历1963年7月25日生于河南郑州 1976年入河南省戏曲学校攻读表演 1981年毕业留校实验团演出多部传统豫剧 1982年以《百岁挂帅》中佘太君一角获“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 1984年入河南省豫剧院一团 1986年转入河南省歌舞团 1988年获全国“如意杯”歌手大赛通俗组第一名 1990年获全国“第二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1992年获全国“第三届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 1993年获“中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并成功地举办了 “李娜个人交响演唱会 1995年获罗马尼亚世界流行歌手大赛“金鹿杯MTV”大奖 1996年获“歌坛辉煌二十年”成就奖及获“歌坛流行十年”成就奖 1997年皈依佛门 法号“昌圣”她有句名言:“艺术的高峰须从寂寞处攀登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寂寞了当年李娜从河南戏校走向社会,走向北京,没有靠山,没有背景。
几乎没人相信这个长相并不出众,又不善打扮的女孩能在北京立足但是,历经十个春秋的寂寞攀登,李娜的名字终于走向千家万户,红透神州大地从《好人一生平安》到《青藏高原》,形象地描写出她一步步走向艺术之巅的艰苦历程而荣获1995年罗马尼亚MTV国际大奖的《嫂子颂》,则是她向世界级歌星冲刺的最初尝试近十年来,她为160多部影视剧配唱200多首歌,中国影视剧几乎一半叫响的歌曲是她唱出来的,难怪她拥有那么多疯狂的崇拜者!就在她离京南下之时,正值中国原创歌曲季选榜在沪揭晓,李娜被选为十佳上榜歌手之一,人们盼望她上台领奖,以一赌这位不爱抛头露面,固执地把掌声、鲜花拒之门外的大歌唱家的风采然而,她悄悄地走了,离开了可以赚大把钞票的VCD录音棚,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歌坛,登上了于她十分陌生的天门山李娜曾与友人谈过人的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难道这是李娜出家的早期思想萌芽?李娜喜欢和朋友逛寺院,开始是好奇,后来,她在听僧尼唱佛歌时,心灵忽地一阵颤抖她想象不到佛经通过僧尼用音乐唱出来,竟变得那么空旷、悠远、神秘、肃穆、莫测、震撼人心。
于是,她闭目凝思,轻轻地把自己的歌声融于佛音之中,她忽然感觉到被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所羽化,这力量,不就是佛音吗?于是,她便萌发了学佛的念头在当今这个甚嚣尘上的浮华世界中,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敢放下已经到手或即将到手的一切物质享受,独自一人跑到山顶去与日月星辰、山风朝露为伍呢?北大“数学天才” 柳智宇——千年古刹藏龙卧虎龙泉寺外界留下了很多疑惑:为何有着美好前程的众多高才生会选择出家呢?早在2005年,还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念高二的柳智宇就成了数学方面的新闻人物,当年他在第31届国奥林匹克循环赛上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2006年,他又入选数学奥林匹克赛的国家队,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随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在同学眼里,柳智宇是一个数学天才柳智宇的一位同学在谈到柳智宇时说:“他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提交到我们科学院评审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在一片沉默之中,这篇论文拿了一等奖其他一等奖得主都被各种提问淹没,轮到他的时候,又是一片可怕的死寂最后有一个人问:‘你是如何想到去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柳智宇回答:‘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 据说,《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所研究的问题,是17世纪瑞士数学家雅各·伯努利提出来的一个数学难题。
柳智宇的老师在柳智宇的论文面前,选择了沉默柳智宇是北大“耕读社”前社长,龙泉寺与这个社团素有渊源曾一手创办该柳智宇是北大“耕读社”前社长,龙泉寺与这个社团素有渊源曾一手创办该 社的北大2002级哲学系研究生邓文庆,毕业后就在这里剃度出家,其父母也住在寺院研习佛学 “北大未名站”讨论区里,一名学弟发帖回忆与柳智宇交往的点滴,称柳智宇曾找他商量开办讨论班帮同学脱离“苦海”帖中感叹:“世间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多了一个圣宇大师提到佛教,或许很多人和心理学、文化、迷信或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混为一谈,可有可无,事不关己似乎那是落魄者或认为人生本苦思想的人的专利是否确实如此?要知道,佛所说的世 界和绝大多数人认为的唯物世界并不相同,略有了解便知事关生死柳智宇、宁铂(曾誉为神童中的神童)所信奉的和世人认为的哪种才是正确的,或许不必太急于下结论这里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可以在百度视频里搜索:《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Discovery节目)、《生命不息》(濒死体验纪录片,自杀者所说的内容和佛说的自杀果报如出一辙)、《我们懂个x》(量子物理科学家汇聚一堂)、《破除迷信过大年》(迷茫地信奉叫不叫迷信?信解盘师的结论算不算是迷信?)《灵修少年》(Discovery节目)。
《cctv版 灵魂存在吗?》(cctv1的节目,节奏略慢)、《众生附体》(建议直接搜众生附体网)以上相关信息可在“百度视频”里搜到感兴趣的建议再看看《略论唯识学的世界观》、《 yangxinyu——佛学与科学》、《风平水静——求真斋过客》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们——北大清华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们,缘何出家? 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哲学对这个(宇宙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而佛教却是亲证 ——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发明家王季同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爱因斯坦 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 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 最早接触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和尚是河北的释明海法师,哲学学士后来又认识了他的师弟,毕业于北大地质系的明影法师一次偶然的交谈中,得知“文革”之后,前前后后约有5位以上的北大校友出家为僧 上周末与家人去北京西北的凤凰岭爬山,在刚刚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龙泉寺,验证了一个新的情况:最近两年,大约有七八位清华大学的博士或博士后出家,龙泉寺是他们的重要道场用一位法师的话说,清华后来居上,出家人数一举超过了北大 为什么有这么多高知出家?不是说科学知识越多,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就越强,人们的宗教性就越弱吗?北大清华的学子们出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类似的疑问在90多年前的美国就出现过,并有过非常专业的研究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刘巴(James Leuba)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为据,随机抽样,询问科学家是否同意:“我相信一个对他祈祷可以期待得到回答的上帝刘巴想证明科学家是非宗教的,但令他吃惊的是,有41.8%的人选择了“是”。
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比例 1996年,埃德华"拉森(Edward J. Larson)和拉瑞"威赞(Larry Witham)复制了刘巴的研究,发现39.3%的科学家选择了“是”他们的结论是:82年以后,科学家对上帝的信仰并没有衰落四个知识分子出家人的故事——我们为什么出家摘要:明海法师本刊记者彭淑马维博实习记者王蔚然发自石家庄赵县暝色中的中关村尽收眼底冯先生,你多大接触佛教?明影法师把问题抛给了前座的美国学者冯克强在俄勒冈大学读书时,我学习到了禅宗…明海法师: 本刊记者 彭淑 马维博 实习记者 王蔚然 发自石家庄赵县 暝色中的中关村尽收眼底 “冯先生,你多大接触佛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