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经济合作一10-11.ppt

106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4595340
  • 上传时间:2019-01-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03.50KB
  • / 10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概念(本教材) 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是指二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遵照平等互利原则,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竞争与协作活动;还包括以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为重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协作活动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和方式,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 (一)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划分 北北合作(发达国家之间)、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 (二)根据所含经济内容的不同划分 􀁺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除国际贸易以外的国际经济协作活动) 􀁺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仅指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和对外经济援助三)根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分类 􀁺宏观国际经济合作、􀁺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宏观经济合作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以及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

      微观经济合作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公司或企业间开展的各种经济合作活动四)根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个数分类 􀁺1.多边国际经济合作 􀁺2.双边国际经济合作,,(五)根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平接近的厂商、或商品生产处于同一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 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则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技术和生产水平差异较大的厂商、或者商品生产处于前后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二、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国际直接投资合作 (二)国际间接投资合作 (三)国际科技合作 (四)国际劳务合作 (五)国际土地合作 (六)国际经济信息与国际经济管理合作 (七)国际发展援助 (八)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九)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三节 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特征:,(1)国际经济合作反映了一种新型的国家间关系(相互尊重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 (2)国际经济合作已形成了全球性、广泛性和多层次的格局 (3)国际经济合作常常是多种生产要素的复合转移,,(4)国际经济合作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矛盾与协调的运动规律 ——国际经济关系的“4C规律”,即:竞争(Competition)---矛盾(Contradiction)---协调(Coordination)---合作(Cooperation),第四节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一、吸收外资 中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形式多样,大致分为三类: 对外借款,包括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以及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对外发行债券等; 外商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合作开发项目等; 外商其他投资,包括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加工装配以及对外发行股票等。

      二、 “走出去”——对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对外直接投资---- 境外投资领域在不断拓宽 境外投资方式也在增多 境外投资水平逐步提高 境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基本理论,第一节 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 (一)绝对利益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1)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提出者: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 经济学之父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理论观点,• 2×2模型:即2个国家、2种商品 • 两个国家分别在一种产品上有优势,另 一种产品上有劣势 • 各国分别生产各自有优势的商品 • 取得通过交换取得绝对利益 • 生产要素的绝对低成本,(2)比较利益理论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提出者: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1817年出版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理论观点,• 2×2模型:即2个国家、2种商品 • 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均有优势, 另一国在两种产品上均有劣势 • 两国分别生产各自相对有优势的商品 • 取得通过交换取得比较利益 • 生产要素的相对低成本 • 特别强调自然资源要素成本的差异,,(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提出者: 赫克歇尔(1879-1952)在1919年发表的重要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以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各项假定为依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来解释李嘉图学说中两国之间比较成本差异。

      通过分析,他提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两个国家的要素赋予不一样;另一个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 俄林(1899--1979)接受了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重要的资源赋予理论 1977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由于俄林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与赫克歇尔的理论密切相关,因此两者合起来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lin Theorem)理论观点,• 生产要素的禀赋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 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 • 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了生产要素成本的不同 • 进口的是使用高昂的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 采用的是静态分析法,,(三)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1941年,P. A. 萨谬尔森(P. A. Samuelson)和斯托尔帕(W. F. Stolper)合著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 该理论认为,由于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能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

      因此,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间生产要素流动的代替物 按照该理论,国际贸易会导致低工资国家的工资提高和高工资国家的工资降低,导致不同国家的资本获取相同的利润,土地获取相同的地租二、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什么是国际相互依赖?,国际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的,一般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类型,1.双向的相互依赖和单向的相互依赖; 2. 正向的(积极的)相互依赖和反向的(消极的)相互依赖; 3. 对称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称的相互依赖三、需求相似理论,又称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或重叠需求理论(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是 瑞典经济学家 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 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第二节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一、生产要素的含义 我们所探讨的生产要素是指:使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资投入和非物资投入。

      它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要素形式二、生产要素流动分析,(1)劳动力 在上述传统的理论分析中,一般假定劳动力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流动的,而在各国间是完全不流动的 但在现实中,劳动力在国内并非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也并非完全不流动劳动力国际流动是客观存在的2)资本 资本的国际流动在许多国家没有障碍,甚至许多国家鼓励对外投资和大力吸引外资但是我们在对资本国际流动性进行分析时,也必须看到资本国际流动的阻碍 阻碍资本国际流动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大的是投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局的变化导致投资环境的变化,从而给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政治风险包括:政府干预、政策改变、征用、 内乱和战争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导致投资者在国外所投入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 投资风险的高和低直接影响到资本国际流动的方向和规模3)土地 毫无疑问,土地这种要素是绝对不流动的 但事实证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是流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往往会直接流向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进行组合与配置 这样,土地要素的不流动性反过来成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引力”,我们将此称为土地要素的相对国际移动。

      4)技术 技术的国际流动性是不同的,作为专利形式,可以看做像商品一样在国际间完全流动 如果把技术看做是劳动者的一种附属能力,则它的流动受到很大限制;如果技术包含在资本中,则它又基本上是流动的5)经济管理和信息 经济管理和信息要素是非物质的生产要素,由于它具有一种知识方面的性质,它是可以传播的 而且,经济管理和信息要素常常与其他要素结合起来,因此它在国际间是基本流动的三、生产要素移动的原因 (一) 生产要素禀赋在各国间的差异性 (二)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 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四) 在国际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移动 (五) 科学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发展 (六)追求高利润的结果 (七)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八)社会发展要求,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主要指投资主体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将货币、实物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或要素投入国际经营的一种经济活动 根据投资主体是否拥有对海外区域的实际经营管理权,将国际投资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指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也称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跨国直接投资(Trans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TDI)、海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3)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一)国际合资企业 (二)国际合作企业 (三)国际独资企业 (四) 国际企业收购,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一)市场导向型动机 1.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2.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巩固市场 3.接近目标市场 4.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二)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 1.出于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 2.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 3.出于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考虑 4.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 5.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专利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三)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 (四)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 (五)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 (六)全球战略导向型动机 (七) 进口替代导向型动机,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与环境评估方法,一、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概述 (一)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概念 投资环境,顾名思义,是指投资者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其英文是“Investment Climates”,直译应为“投资气候”。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