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18页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归纳《孙权劝学》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二、古今异义:1、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但是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治理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过去的事耳古义:语气词,罢了;今:耳朵5、孤岂欲卿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以及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更加三、一词多义:1、以:a、以军中多务用b、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译为“认为”2、当: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应当3、见:a、见往事耳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4、事: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b、见往事耳历史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四、成语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2、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着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五、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历史)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9、即更刮目..之晚乎(认清事物)...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六、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七、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八、内容及写法理解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证明3、句子品味:(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4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2)吕蒙:吴国名将知错就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3)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5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蒙乃始就学”前划开第一层写孙权劝学,第二层写吕蒙治学并学有所成(鲁肃赞学)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对话(语言)描写7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表现了他什么特点?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与之深交,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的特点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8.本文叙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孙权劝吕蒙读书的理由是:当涂掌事,吕蒙不读书的原因是:军中多务9.你认为孙权所说的话中,哪一句最能说服吕蒙?为什么?“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以自身的例子使吕蒙的推辞无立足之地10.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从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什么特点?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11.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进步之快之大?这属于什么描写?包含了鲁肃怎样的感情?你有什么体会?“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描写,赞叹之情重任在身不可不学学习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能增长才干)12.文中吕蒙与鲁肃的对话生动、传神,请作简要分析鲁肃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吕蒙的话表露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两人风趣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就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13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②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14、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是成才的根本途径内容比较)(写法比较: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15.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成才与天资虽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学习16、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九、重点字词1、当涂:当道,当权2、 辞:推托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5、邪:通“耶”,语气词6、但:只,只是7、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8、及:到,等到9、今者:如今,现在10、才略:才干和谋略11、更:重新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13、见事:知晓事情十、问题探究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例: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这说明:“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木兰诗》文言词汇①、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②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2.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③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④古今异义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课文探究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2.问女何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