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及其他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分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242044
  • 上传时间:2017-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 CT 及其他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分析作者:戴金武 王陈坤 欧阳国栋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 CT 及其他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我中心自 2008 年 1 月—2010年 12 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 20 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做出分析结果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主要为咳嗽、胸痛、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热 “晕轮征” 、 “新月征”或空洞形成是诊断 IPA 的重要 CT 征象,胸部 CT 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不规则空洞形成 1 例、一侧肺实变影伴空洞形成 1 例、两肺多发实变阴影 1 例经临床抗菌治疗后,痊愈 12 例(60.0% ) 、好转6 例(30.0%) ,治疗无效后死亡 1 例(5.0%) ,经治疗 4-8d 后无效而放弃治疗 1 例(5.0%) ,治疗总有效率 90.0%结论 侵袭性肺曲霉病起病比较不易发现,病发速度比较快,病死率高,临床诊断无特异性,高分辨率 CT 检查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及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CT  影像学特点 诊断价值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 )是由曲霉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深部2真菌感染性疾病,一种严重的肺机遇性感染性病变[1]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实体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系统肿瘤、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慢性肉芽肿性疾病(CGD)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等危险因素主要见于免疫受损患者,如不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干预,会导致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形成多发性肺脓肿或肉芽肿,病灶边缘有小动脉栓塞等疾病,其病情发展速度快,严重者会触及生命危险,具有极高的死亡率现今随着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的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本文就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 CT 及其他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分析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自 2008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 20 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均符合 2006 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标准[3]主要对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做出分析其中,男 18 例,女 2 例;年龄 39-70 岁,平均 62.8 岁;大于 60 岁患者 11 例。

      基础疾病:本组 20 例患者中,14 例有基础疾病,其中恶性肿瘤 6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服用泼尼松(4-10 个月)4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长期服用泼尼松( 服用时间 4-36 个月)2 例,自身免疫性疾病 1 例,肺结核伴糖尿病 1 例,患者均有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多种抗菌药物史 1.1.1 临床表现:干咳、伴有咳白色黏痰 13 例,黄色黏痰 7 例,3胸闷气短 10 例,咯血或痰中带血 6 例,呼吸衰竭 15 例,低氧血症12 例20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最高可达 40℃ 1.2 治疗方法 1.2.120 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及微生物检查结果均接受抗菌治疗,疗程 4-100d,平均治疗时间(13.2±7.9)d其中应用酮康唑治疗 7 例,特比奈芬 3 例,氟康唑治疗 3 例,伊曲康唑治疗 3 例,酮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 4 例 1.2.2 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胸部 X 线及 CT 检查,X 线胸片多表现为以两下肺叶为主的单肺叶或多肺叶浸润,其中单发肿块 2例,全肺弥漫性片状或团片状阴影 5 例,多发肿块 2 例 1.2.3 胸部高分辨 CT 检测:20 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单肺或双肺多发不均匀密度的片状或斑片状影,两肺多发不规则空洞形成1 例、一侧肺实变影伴空洞形成 1 例、两肺多发实变阴影 1 例。

      结节影变边缘部分见空腔阴影或“新月征”2 例,呈肿块或结节影 7例,肿块直径 2.4-5.8cm,周围见“晕轮征”1 例 1.2.4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阴影未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肺部阴影未吸收或增多痊愈和有效为总有效率[4] 1.2.5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表 120 例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治疗效果[n(%)]4由表 1 可以看出,痊愈 12 例(60.0% ) 、好转 6 例(30.0% ) ,治疗无效后死亡 1 例( 5.0%) ,经治疗 4-8d 后无效而放弃治疗 1例(5.0%) ,治疗总有效率 90.0% 3 讨论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 )是由曲霉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一种严重的肺机遇性感染性病变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实体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系统肿瘤、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慢性肉芽肿性疾病(CGD)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等危险因素主要见于免疫受损患者,如不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干预,会导致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形成多发性肺脓肿或肉芽肿,病灶边缘有小动脉栓塞等疾病,其病情发展速度快。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由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在室温及 37~42℃ 条件下能生长的真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5] 曲霉菌侵入免疫防御功能正常的人群而导致疾病,其侵入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慢性疾病的患者后会引起疾病临床研究发现,65%-9l%的肺曲霉菌病为继发性,一般继发于肺结核、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疾病及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患者本组自然界的曲霉已经被人们发现 600 多种,其中几十种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曲霉菌等,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曲霉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临床表现无显著的特异性,很容易被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而忽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CT 检查中对“晕轮征”的认识非常重要,是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之一,有助于对5IPA 作为早期诊断;“新月征”或空洞形成也是诊断 IPA 的显著特征 感染 IPA 的患者,临床症状会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和咯血等,应及时采用胸部 CT,同时多次送检痰培养,以尽早诊断和治疗IPA的传统治疗药物有伊曲康唑,酮康唑,特比奈芬,氟康唑等伊曲康唑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预防真菌感染有效必要时可联合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侵袭性肺曲霉病起病比较不易发现,病发速度比较快,病死急高,临床诊断无特异性,高分辨率CT 检查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纠正患者的免疫缺陷是最好的预防措施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及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97-700. [2]何礼贤,邵长周.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分级诊断与治疗[J].中华结合和呼吸杂志,2006(29):297-298. [3]钱红玉,刘昌起.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8):607-609. [4]楼慧玲,张溪林, 陈于荤等.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25 例的 CT 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495-497. [5]邵长周,瞿介明, 何礼贤.侵袭性肺曲霉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288-29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