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pptx
21页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一、作者简介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走过西藏等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二、词语解释气势磅礴:形容气势宏伟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形容非常劳累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眩晕: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多由内耳、小脑等功能障碍引起光彩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目风云变幻: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三、整体感知1.1.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本文按照作者行踪地点的变化依次描写了各拉丹冬本文按照作者行踪地点的变化依次描写了各拉丹冬山峰的壮美景色先来到各拉丹冬,欣赏到了外观景象山峰的壮美景色先来到各拉丹冬,欣赏到了外观景象;然后写了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四面观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然后写了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四面观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景;接着来到冰塔林,描写了冰山和冰塔林整体结构和冰接着来到冰塔林,描写了冰山和冰塔林整体结构和冰塔林内部的奇美景象。
塔林内部的奇美景象游踪!2.理游踪(所至)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游览踪迹所至行踪第一天第二天(第1-2段)接近各拉丹冬峰(第3段)在草坝子安营扎寨接近冰塔林、冰山(第4-9段)置身于冰窟(第10-11段)再次进入冰塔林(第12段)过冰河(第13-15段)3.寻景物(所见)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根据刚刚找到的游览地点寻找相应景物接近各拉丹冬峰(第1-2段)在草坝子安营扎寨(第3段)接近冰塔林、冰山(第4-9段)置身于冰窟(第10-11段)再次进入冰塔林(第12段)过冰河(第13-15段)3.寻景物(所见)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根据刚刚找到的游览地点寻找相应景物接近各拉丹冬峰(第1-2段)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在草坝子安营扎寨(第3段)无3.寻景物(所见)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根据刚刚找到的游览地点寻找相应景物坚冰丛莽的砾石堆晶莹连绵的冰峰接近冰塔林、冰山(第4-9段)威严却阴晴不定的雪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宛若屏风的冰山3.寻景物(所见)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根据刚刚找到的游览地点寻找相应景物扫荡雪粒的风琼瑶仙境置身于冰窟(第10-11段)漂亮多姿的冰体坚冰之下的流水再次进入冰塔林、过冰河(第12-15段)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根据刚刚找到的游览地点寻找相应景物。
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坚冰丛莽的砾石堆晶莹连绵的冰峰威严却阴晴不定的雪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宛若屏风的冰山扫荡雪粒的风漂亮多姿的冰体坚冰之下的流水特点:变化多端、极具威严、气势雄伟的琼瑶仙境四、写法赏析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作者运用比喻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被白雪覆盖的各拉丹冬峰比作身披白色的巨人,生动形象地写出各拉丹冬峰的高大巍峨与被雪覆盖的特点四、写法赏析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作者运用拟人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统领”一词来形容各拉丹冬峰,写出其像国王般统领冰雪的浩荡气势同时从“远方”一词可以看出,这句话是作者在远观远观各拉丹冬峰时写就,从远处着眼,浏览全貌四、写法赏析3.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作者将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想象融合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想象融合,删去横线部分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实实在在的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与联想改为:改为: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把冰河上的雪粒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好不好好不好?风声运动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四、写法赏析4.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多个形容词连用,充分展现冰体的多姿多态多个形容词连用,充分展现冰体的多姿多态比喻,将垂挂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形象写出冰塔林的奇美景比喻,将垂挂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形象写出冰塔林的奇美景色四、写法赏析5.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大自然之景大自然的历史作者并没有直接对冰山上的裂纹进行描写,而是通过联想与想象,赋予眼前之景以历史的厚重感,并让我们意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漫长历史的一部分,丰富文章意蕴四、写法赏析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东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3.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4.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5.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比喻拟人、远观主客观融合比喻、多个形容词连用想象与联想还有一些句子与景完全无关,却在文中反复出现,比如:第3段: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第6段: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请同学们找找,还有类似的句子吗?勾画下来是否多余?第3段: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第6段: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第12段: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第7段: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第9段:“我要死了还有一些句子与景完全无关,却在文中反复出现,比如:不多余,通过描写“我”的身体状况,侧面说明各拉丹冬峰的艰难险阻,以及展现“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的乐观性格第3段: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第6段: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
第12段: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第7段: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第9段:“我要死了小结写景方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2.远近结合3.想象与联想4.主客观融合(在客观景物描写中融入主观感受与想象)5.结合“我”的亲身体验进行侧面描写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2.以_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片段作文要求:明确交代游览的时间和地点运用今日上课所学多种写景角度,写作之前按游览顺序拟写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