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docx
12页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第一章绪论1.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 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2. 固体废物具有二重性: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暂时无法加以利用,今天的废物势必成为明天的资源如:废铁屑处理氯代有机物,废旧塑料作防水材料空间:放错地点的原料如:粉煤灰制砖,高炉渣生产水泥3. 固体废物的分类:(1) 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无机废物2) 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3) 按其污染特性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4) 根据《固体法》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石尾矿、粉煤灰)、城市生活垃圾(废纸、厨余物) 危险废物(废电池、电镀污泥)4. 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 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5.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6. 固体废物污染危害:(1)污染大气 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
2)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 并随渗滤水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3)污染土壤 当污染土壤的病原微生物与其他有害物质随天然降水或径流等进入水体后就可能进一步危 害人体健康5. 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指将固体废物转变成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1) 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 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等2) 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溶出3)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其达到无害 化或综合利用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4) 热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 综合利用的目的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5) 固化处理 固化处理是采用固化基材料将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从而能较安全地运输和处置固化处理的主要对象是危险固体废物7.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特点(1) 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3) 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8. 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三化”原则: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1) 资源化:是指从国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 术和方法资源化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范畴:① 物质回收 即从处理的废物中回收一定的二次物质② 物质转换 即利用废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③ 能量转换 即从废物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以生产热能或电能2) 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① 在固体废物产生之前,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② 在固体废物产生之后,通过分选、压缩、焚烧等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容量3) 无害化:是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损害人体 健康9•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3C ”原则:解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⑴避免产生(Clea n)⑵综合利用(Cycle)⑶妥善处理(Co ntr ol)10•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一“3R”原则:实现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及资源永续利用 的目的⑴减少产生(Reduce)⑵再利用(Reuse)⑶再循环(Recycle)11.在《固体法》中明确规定: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的未经安全性 处理的危险废物,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12•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13.我国《固体法》前后经过5次修订14•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2016年6月发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修订将危险废物由2008版的49大类400种调整为46 大类 479 种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1. 城市垃圾收运费占整个处理系统费用的60%-90%2. 垃圾收运系统: 第一阶段:搬运与贮存; 第二阶段:收集与清运; 第三阶段:转运(垃圾的远途运输)3. 生活垃圾收运的三个阶段:搬运、贮存、清运4. 生活垃圾的贮存方式:家庭贮存、公共贮存、单位贮存、转运站贮存5. 生活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6. 操作清运方式:移动容器操作方式、固定容器操作方式7. 移动容器清运方式相关计算:集装时间:Phcs = tpc + luc + tdbcphcs-每次行程集装时间,h/次;tpc-垃圾装车时间,h/次;tuc-卸空容器放回原处时间,h/次; %-容器间行驶时间,h/次一次收集清运操作行程所需时间:P + S + t丁 = hcs 1- MThcs-一次收集清运操作行程所需时间,h/次;s-卸车时间,包括卸车及等待卸车时间,(专指转运站或处理处置场)逗留时间,h/次; e-非生产性因子(%);即非收集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数; r-运输时间,h/次。
t = a + bx运输时间:a-经验常数,h/次; 经验常数,h/km ; 尤-往返运输距离,km/次H厂或叫hcshcs每天每辆收集车的行程次数(或清运垃圾容器数量): 叫-每天行程次数,次/d ; H-每天工作时间,h/d ;Tg-一次收集清运操作行程所需时间,h/次; e-非生产性因子(%);即非收集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数;q-垃圾收集车从车库到第一个容器放置点的时间,h ; 上2-垃圾收集车从最后一个容器放置点到车库的时间,h(若题中给出5和t2・则需要按照后者进行计算每周所需收集的行程次数:VN =——^― w y • f 化-一周的行程次数,次/周;匕-每周清运垃圾产量,m3/周;-容器平均容量,m3/次; f-容器平均填充系数每周所需作业时间:D =N •八w w hcsDw -每周所需作业时间,h/周;儿-每周所需收集的行程次数;Thcs-一次收集清运操作行程所需时间,h/次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1. 预处理的目的:方便废物后续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操作2. 预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和脱水等3. 压实:压实是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小固体废物表观面积, 提高运输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4. 压实的目的:(1) 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2) 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5•城市生活垃圾压实前容重通常在0.1-0.6t/m3,经过一般机械压实后,容重可提高到1 "m3左右6•通过高压压缩,垃圾容重可达1.125-1.38 t/m3o7•未经破碎的原状城市垃圾,压实容重极限值约为1.1 t/m3比较经济的方法是先破碎再 压实,可提高压实效率8. 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9. 固体废物破碎和磨碎的目的:(1) 使固体废物的容积减少,便于运输和贮存;(2) 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入选粒度,以便有效地回收固体废物中某种成分;(3) 使固体废物的比表面积增加,提高焚烧、热分解,熔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热效率;(4) 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做准备;(5) 用破碎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置时,压实密度高而均匀可以加快复土还原;(6) 防止粗大、锋利的固体废物损坏分选,焚烧和热解等设备和炉膛10. 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1) 硬度 物料抵抗外界机械力侵入的性质。
硬度愈高、抵抗外界机械力侵入的能力愈大,破 碎时愈困难;(2) 韧性 物料受压轧、切割、锤击、拉伸、弯曲等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抵抗性能;(3) 解理 物料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4) 结构缺陷11. 破碎方法:干式破碎、湿式破碎(纸类、纤维类)、半湿式破碎12.低温破碎: 原理:利用一些固体废物中所具有的各种材质在低温的脆性温差,控制适宜温度以使不同 材质变脆,进行破碎,再进一步进行分选适用:塑料、汽车轮胎、包覆电线、塑料薄膜、家用电器、废电子产品等13. 分选:分选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固体废物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或分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粒度级别的过程进料 ■二级分选机 X. +厶0 0 甫 lLi x+t离出来,r'14•分选的目的:通过分 选可以亠+岭%+匕2将有用的成分选 出来加以利用, 将有害的成分分 防止损害处理、利用及处置设施或设备15. 评价分选效果的好坏,常用的指标有:回收率、纯度和综合效率16. 物料回收率、纯度及综合分选效率的计算:在第一排出口 X及Y的回收率为X1 + %X 100%Y1 + Y2X 100%在第一排出口 X及Y的纯度为:X1 + %X 100%◎1Y1 + Y2X 100%X 100% =X 100%X的综合分选效率:E(x,y)「. 「.0 0 0 017. 筛分:筛分是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 留在筛面上,完成粗、细粒物料分离的过程。
18. 细粒物料的分类:易筛粒:粒度小于筛子孔径3/4的细粒物料颗粒难筛粒:粒度大于筛子孔径3/4的细粒物料颗粒19. 筛分效果的好坏利用筛分效率来评价20. 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1) 废物的粒度和形状a. 废物中“易筛粒”含量越多,筛分效率越高;而废物中“难筛粒”越多,筛分效率则越低b. 多面和球面的颗粒容易筛分,而片状和针状颗粒最难筛分2) 废物的含水率a.颗粒之间的表面水分对筛分效率影响很大颗粒间的水分分为吸附水分、薄膜水分、楔形水分和空隙水分b•废水中含水率低时,属于干法筛分,筛分效率较高;当含水率增加到5-8%时,筛分效率 大大降低;当含水率增加到 10-14%以上时,出现空隙水分,变为湿法筛分,筛分效率又将(3)筛孔形状采用方形筛孔,筛面的有效面积增大,筛分效率较高;当筛分粒度较小且水分较高时,宜 采用圆孔;长方形筛孔适于筛分粒度较小且物料中片状颗粒较小的情况,可以提高筛分效 率4) 筛面及筛子的参数 筛面的参数对筛分效率影响很大,通常筛面宽度与长度之比为 1:2.5-3,筛子的倾角为 15- 25°,倾角过大,废物排出速度过快,筛分时间短,筛分效率降低;倾角过小,筛下产品量 较少。
5) 筛子的操作 给料必须稳定,沿筛面宽度的给料要均匀,给料方向最好顺着物料沿筛面的运动方向21. 在不同的筛分设备中,筛分效率最高的是共振筛21.重力分选(重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的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受到 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