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文言文练习(二).pdf
2页五年级文言文练习(二)班级姓名一、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字义①蜀之鄙.有二僧 ___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 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 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 关键在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1.解释字义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2)如入鲍鱼之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1.翻译下列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2.这则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四、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字义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臣安敢戏.其君()③孰与昧.行乎()④何不炳.烛乎()2.翻译下列句子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字义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因释.其耒而守株()(3)冀.复得兔()(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翻译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 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