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边富民十年总结(肃北县)9900字.docx
16页兴边富民十年总结(肃北县)9900字 兴边富民政策好 戈壁草原换新颜——肃北县兴边富民行动10年经验总结20xx年4月25日国家民委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成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乘势而上、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十年来,我县在国家、省、市民委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充分利用“兴边富民行动”这个平台,以团结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兴县为目标,以做大电矿工业、做优现代牧农业、做强民族旅游业、做特城市建设、做实基础建设、做好民生改善为重点,努力打造实力肃北、活力肃北、魅力肃北、生态肃北、和谐肃北、幸福肃北凝聚全县的智慧和力量,抢抓机遇,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使自治县进入了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产业层次迅速提升、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发展步伐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兴边富民行动”实施的十年,是肃北建县以来建设项目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环境改善最明显、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一、肃北县边境地区基本情况肃北蒙古族自治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南北两侧,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甘肃唯一的边境县全县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4.8%,周边与一个国家(蒙古国)、3个省区(内蒙古、新疆、青海)、10个县市接壤,辖地分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处祁连山北麓西北沿,平均海拔3200 1米以上,北部地处河西走廊北缘,属戈壁、荒漠山区,肃北县马鬃山镇所在地距县城470公里,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地区,国境线长65.017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
全县辖3个乡镇26个行政村;总人口13109人,其中:蒙古族5007人,占全县人口的38.4%;汉族7747人,占全县人口的59.1%,藏、满、回、裕固等其他少数民族占2.7%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种有30多个主要有黄金、铁、铜、铬、钨、菱镁、煤等境内野生动物有17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盘羊、棕熊、北山羊、野马、野骆驼、白唇鹿、雪豹、猞猁、雪鸡等32种20xx年建立了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xx年开辟了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境内党河、疏勒河、石油河、榆林河等四条河流年经流量14.27亿立方米,其水电蕴藏量达100万千瓦左右,中长期规划可开发利用65万千瓦二、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总体成效和主要做法肃北县20xx年被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县,20xx年被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20xx年又被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行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十年来,我们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围绕打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强县”为目标,加快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 2战略,使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xx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39亿元,比20xx年(1.49亿元)增长1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比20xx年(0.64亿元),增长26倍;财政收入完成2.85亿元,比20xx年(0.21亿元)增长1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88万元,比20xx年(3204万元)增长2.1倍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牧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等指标在全市位居前列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自治县始终坚持把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自20xx年以来,兴边富民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600万元,建设项目40多个全县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边境一线乡村道路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2万亩,草原生态明显缓解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党河干流水质保持国家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55%。
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14.5:49.1:36.4调整到20xx年的1.95:80.77:17.28,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牧业、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种植、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畜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培育顺利推进,牲畜饲养量达到39.2万头(只),油料、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播种面积达到5000亩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以铁、铬、黄金、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资源利用步伐加快,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兴起,形成了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 3新能源、建材、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多元化发展、多支点突破的县域工业发展态势四)民生保障不断强化,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以来,自治县注重在改善民生上做文章,把创造城乡群众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条件,做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使城乡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教育事业在巩固提高“两基”的同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免一补”,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全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88%;计划生育工作一直保持先进小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年控制在7‰以下;牧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邮电通讯事业蓬勃发展,牧农村三级医疗网络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城乡合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住房、特困户救助、高龄和残疾人救助、五保供养等为配套,以社会捐助、慈善救助、结队帮扶等社会救助手段为补充,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形成。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城乡合作医疗居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7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可按月领取生活补助,全县有451名弱势群众受益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以内三条保障线”政策得到了认真落实,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初步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目标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每年的“敖包”集会,草原“那达慕” “博克”摔跤大赛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参与人数多,活动范围大,社会影响广,极大的丰富了牧区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 4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五)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治县以“改善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总体目标,坚持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南环路、东环路、成吉思汗园林广场、水上公园、文化体育广场、肃北大酒店、紫亭湖等一批重大的标志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县城集中供热改造,建成紫亭花园、金地花园等住宅小区等重大工程;完成了城镇污水管网、道路建设、垃圾填埋场建设等工程,实施了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镇面貌明显改观;改变重建轻管的错误认识,切实加强了集中居住区公共管理。
新型社区管理、主要道路、牧农村垃圾、扬尘治理、污染源整治等初建成效,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xx年的5595元增加到20xx年的17980 元,年均增长1376元;牧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4211元增加到20xx年的8408元,年均增长466元;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由16平方米增加到23平方米通过禁牧休牧、生态移民、牧民定居点建设等,牧民定居率达到75%以上六)边境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牢不可破自治县积极探索边防管理和建设的特点规律,坚持发挥以边防部队,公安边防部门为主,地方基层组织,广大牧民群众参与的军、警、民联防网络机制采取边防警区警官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等形式,组织开展“爱民固边”活动和“双拥”活动加大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为边防办实事、送温暖;驻地边防营、雷达连、边防分局军队官兵和公安干警,经常奔赴在 5雨雪、风沙灾害一线,帮助驻地群众抢险救灾,密切了军地、军民关系,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宁和稳定,也促进了兴边富民工作的有效开展长期以来,按照和睦相处、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了周边省区县市之间的边界矛盾、纠纷,建立起了友好往来,共谋发展的省内外地区之间,蒙、汉、藏、维民族之间的友好协作关系,为自治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巩固和发展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好形势兴边富民行动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民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以及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了确保“兴边富民行动”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我县20xx年初就成立了“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分别成立领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协调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个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兴边富民行动”在全县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了使“行动”的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情况,部署工作,推广典型为了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我们还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县级领导包乡挂项,部门包村落实项目,干部包户到人等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管理及激励制度,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形成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了“兴边富民行动”工作的有序、正常、顺利开展2、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中,我 6县结合县情,把兴边富民行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布局调整和建设相结合,集中力量抓好带动作用大,示范能力强,规模效益好的重点项目。
建设工业园区,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引资建设一批工业项目;加大城镇建设力度,扩大就业渠道,吸引牧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下力量办好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形成了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基本思路,突出了我县边境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为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加大投资力度,合理使用资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部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专项资金的带动下,采取地方匹配、群众自筹、招商引资等办法,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捆绑使用扶贫开发、边境转移支付、禁牧休牧等各类资金,集中起来搞建设,聚集力量办大事,使兴边富民专项资金发挥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效益自20xx年以来,先后争取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共计3100万元,设施项目59个先后建成了马鬃山镇饮用水净化工程、肃北县芦草湾党河大桥、蒙古族学校学生宿舍楼、国门小学、马鬃山镇红柳河水库工程、马鬃山镇防风林带及育草基地、马鬃山镇驼马滩人畜饮水管道工程、石墙子人畜饮水管道工程、马鬃山镇镇区污水管网工程、马鬃山镇城区道路建设工程、马鬃山镇垃圾填埋场、马鬃山镇广播电视服务数字接受器站、马鬃山镇音凹峡村村级道路、马鬃山绒山羊改良工程和党城湾镇青山道干渠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
一大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自治县基础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有力推动了自治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7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甘肃省率先实施户籍改革,全面取消了城乡二元户口政策,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按照全县“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资金向建设集中”的要求,结合禁牧休牧、产业基地建设、生态移民、小康住宅建设等措施,启动实施了牧民新村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化定居示范点,引导牧农民在县城住宅小区安家落户整合兴边富民、退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