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省东川区地灾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84685664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4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文发衷专家一 中国学木期刊网 www.qikanwang.nel云南省东川区地灾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摘要:云南省东川区拖布卡镇大石篷沟主要有泥石流、不稳定 斜坡、崩塌等根据2008年东川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了地质 灾害的主要种类、发育特征以及在行政区划、地层构造上的分布特 征,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机制;为有效预防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 措施关键词: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拖布卡镇拖布卡镇位于昆明市东川区最北部,全镇辖18个行政村,148个 村名小组最低海拔695m (播卡格勒小河口),是昆明市最低点, 最咼海拔2600m,咼差悬殊1905m,具有立体气候、季风气候两大 特点,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含着大量的 金矿、铁矿、铜矿、煤矿等矿产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大 石篷沟,行政隶属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委会用地区地理 坐标:东经103° 03,35〃,北纬26° 28,58〃受小江大断裂带 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破碎,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 割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 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特殊的地 质条件和地理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 境,是云南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依据2008年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笔者对东川区拖布卡镇大石篷 沟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总结,以—论文发衷专家一 中国学木期刊网 www.qikanwang.nel期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减灾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东川区拖布卡镇大石篷沟主要有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崩塌等, 共8个灾害点,其中现状地质灾害类型有泥石流沟2条,崩塌体3 个,不稳定斜坡3处,以泥石流危害最大,崩塌次之一) 泥石流大石篷沟为小江左岸一级冲沟,是一条具有强烈活动特征的沟谷 型泥石流,泥石流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受小江河谷深切割和小江 断裂的影响,岩石破碎、风化强烈、谷坡两岸崩塌、活动性冲沟等 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坡面和沟床中有大量松散堆积物,是一条活动 性强烈的泥石流沟大石篷沟曾在1985年6月发生大型泥石流地 质灾害,泥石流从物源区(形成区)沿东西向沟谷奔流而下,漫过 沟前高3m、sn走向的次级分水岭,冲毁农田和沿江公路对居民 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二) 崩塌大石篷沟有崩塌灾害点3个,主要分布在大石篷沟2狈0,成因与 地层岩性及构造活动密切相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崩塌斜坡为昆 阳群美党组(pt2m)灰色绢云板岩岩质斜坡,节理裂隙发育,岩石 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物源三) 不稳定斜坡3个不稳定斜坡灾害点主要分布在大石蓬沟左侧,是乡村公路路基开挖和为沿江公路修建倒土形成的人工斜坡,主要发育为昆阳群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趣I中国学木斛网.qikanwang.nel美党组(pt2m)灰色绢云板岩全风化层滑坡,结构松散,稳定性差二、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一) 地层构造上的分布特征从地质岩性上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为中元古界昆阳群(pt 2m) 灰色绢云板岩夹砂岩以仅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的砂、砾石、粘 土及残坡积含碎石粘土基岩为昆阳群美党组(pt2m)灰色、杂色 绢云板岩夹粉砂岩二) 时空上的分布特征据统计,东川区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雨季(5-9 月),季节性降雨尤其是暴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由降雨控制的地 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强降雨的分布区域与地质灾害的 群发区域基本一致;降雨周期与地质灾害发生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较 为吻合;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多与降雨同步或略滞后三、 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地形地貌因素东川属于蒙姑-东川高山峡谷区,以侵蚀构造,侵蚀溶蚀地貌为 主。

      全境以小江河谷为中心,高山对峙东西,岭谷呈南北向相间展 布、山高谷深,地形陡峻,南高北低小江河谷将东川区分为东西 两部,东以海拔4017.3m的牯牛寨山为中心,向南延伸进入寻甸境 内,向北经会泽县的大海梁子至海拔700m的金沙江河谷西部则 以海拔4344.0m的全区最高点一拱王山为中心,南延轿子山进入寻 甸县,北经石将军至金沙江河谷从拱王山至金沙江河谷平距21km,崖鼻一论文发表专家一 趣I中国学木斛网.qikanwang.nel咼差3644.1m,这足以说明东川的地形陡峻,咼差悬殊的地形特征二) 地质构造因素区域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i级)康滇地轴(ii级)中段东 缘的东川块状隆起(iii级)区,处于小江断裂带上,西部为普渡河 断裂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为复杂1. 褶皱构造播卡复式向斜:总体近sn向展布,是区域上的拖布卡复式向斜 的北段,核部由因民组(pt2y)、落雪组(pt21)、鹅头厂组(pt2e) 组成,两翼为黑山头组(pt2h)、大龙口组(pt2d)、美党组(pt2m), 轴线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大致同向的次级背斜、向斜2. 小江断裂区域性断裂,断层线呈340°方向断层的东盘多为古生界,西 盘中北部为昆阳群,南部为古生界。

      地层界线与断层线大多呈平行 关系,部分地区呈斜交至直交关系在多数地段,两盘地层缺失较 多或不同地层沿走向相抵小江断裂以压性为主兼具扭性三) 水文气候因素受小江河谷深切割的影响,拖布卡大石篷沟为典型亚热带干热河 谷型气候,降水时空分配不平衡,湿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3%, 以5-9月为最多降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有:(四) 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使地质环境恶化,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 及强度常诱发地质灾害的人类活动主要有:①工程削坡拖布卡朋—一论文发表专家一邂(中国学木斛网.qikanwang.nel山地多、平地少,在修路或建房过程中经常削坡,坡后边坡陡立且 坡面防护简陋,遇暴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②农业活动中不合理的 开垦及种植活动作为农业大县,拖布卡长期不合理的垦荒活动导 致植被破坏,同时坡体蠕变也是堆积体滑坡的原因之一③采矿活 动采空区面积扩大及采矿爆破造成山体变形开裂、岩体破碎,破 坏了坡体原有的平衡,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四、防治措施质灾害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根据地质灾害的发 育规律和危害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避让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确保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借 鉴叫内外常用的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和监测预警等,针对拖布卡 地质灾害的形 成、发育、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一) 搬迁避让地质灾害治理难度和投入较大,一般应尽量采用避让的方式:一 是工程建设应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二是居住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灾 害点的居民,遇汛期或暴雨,应撤离危险区暂时躲避;三是居住在 治理难度较大的不稳定灾害点上的居民和单位,一般应搬迁避止二) 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拖布卡绝大多数的地质灾害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日益增多 的工程削坡、盲目垦荒、无序砍伐、露天采矿等成为地质灾害频发 的重要外因对于有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科学 规划工程立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灾害易发地段禁止大面积削—论文发衷专家一 中国学木期刊网 www.qikanwang.nel坡,设计时先进行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估,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防患于未然对于采矿等资源开发项日,要合理规划矿区生产活动, 在矿山开发前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严禁乱采滥挖,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五、结语(1) 东川区拖布卡镇大石蓬沟地质灾害以泥石流和滑坡为主, 其中:泥石流活动较活跃,但灾害规模不大;不稳定斜坡发育较少。

      崩塌斜坡为昆阳群美党组(pt2m)灰色绢云板岩岩质斜坡为主按 灾害威胁程度排序,结果为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2) 分布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i级)康滇地轴(ii级)中段 东缘的东川块状隆起(iii级)区,处于小江断裂带上,西部为普渡 河断裂等构造带上由持续性的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 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可采取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生物治理 和监测预警等措施,同时要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规范人类工 程建设活动,尽可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参考文献][1]张玉成,杨光华,张玉兴.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j]. 灾害学,2007, 22(1): 82—85.[5]徐卫亚,孙光忠,许兵,等.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及防治对策 [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2,3(2): 48—55.L 一论文发表专家一)中国学木期刊网www.qikanwang.nel。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