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二章复习课件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三.ppt
36页算 法 初 步 复 习,2,终端框,处理框,判断框,流程线,连接点,输入输出框,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的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程序框图(流程图)主要由程序框和流程线组成知识小结,4,图框内的文字和符号要简练清楚. 特别注意起止框和终止框只有一条出进线; 输入、输出和处理框有一条流入线和一条流出线;判断框有一条流入线和两条流出线;,框图的补充说明:,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知识小结,顺序结构: 是指在一个算法中运算是按照步骤依次执行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算法结构,也是任何一个算法必不可少的逻辑结构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IF 条件THEN 语句 END IF,条件结构,循环结构:,(1)循环结构的概念,(2)循环结构体的三要素,(3)循环结构的设计步骤:,循环结构是指在算法中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结构在有些计算中,会遇到有规律的重复计算,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就可引入循环结构体的描述框图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3)选择表示循环结构体的形式,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2)确定循环结构的循环变量的初始值,1)确定算法中需要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直到型,当型,循环结构,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9,2、在一个算法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流向( ) A1 B2 C3 D多于3个,3、下列各式中的S值不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1、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 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 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D,B,C,热身训练,、,S=o i=2 DO S=S+i i=i+3 LOOP Until i13 PRINT “ S=”;s END,你来练一练(2)、,m=1 i=1 WHILE i6 m=m*i i=i+1 WEND PRINT m END,S=26,m = 120,例1.写出下面程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1)问左边的程序是解决什么问题? 2)若把其中“s=s+i”和“i=i+2”的位置对调,输出的s值仍要一样,右边的程序应该怎么修改?,开始,i=2, s=0,s=s+i,i=i+2,i100?,否,是,输出s,结束,开始,i=2, s=0,i=i+2,s=s+i,i100?,否,是,输出s,结束,例2、,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算。
若输入x=8,则输出k= ; 若输出k=2,则输入x的取值范围 是 57x 28,4,例3、,编写一个程序,对于函数 输入x的值,输出相应的函数值,INPUT x IF x1 THEN y=x ELSE IF x10 THEN y=2*x-1 ELSE y=3*X-11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例4、,14,统计复习,15,收集数据 (随机抽样),整理、 分析数据、 估计、推断,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线性回归分析,样本估计 总体,样本特征数 估计总体 数字特征,样本频率分布 估计总体分布,分层抽样,(1)平均数()方差 (3)众数 (4)中位数,(1)频率分布表 (2)直方图 (3)折线图 (4)茎叶图,16,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 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17,抽取样本,要求: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1)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18,1、抽签法步骤,(1)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共有N 个)编号(号码可从1到N) (2)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可用小球、卡片、纸条等 制作号签 (3)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 (4)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 (5)抽出样本,19,2、随机数表法步骤,(1)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编号时位数要一样); (2)选定开始的数字; (3)按照一定的规则读取号码; (4)取出样本,20,系统抽样步骤:,1.编号 随机剔除多余个体,再编号。
2.分组 (组数等于样本容量) 间隔长度 k=N/n 3.抽取第一个个体编号为i (i=k) 4.依预定的规则抽取余下的 个体编号为i+k, i+2k, (加等间隔),21,例: 某校高中三年级的295名学生已经编号为1,2,295,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按1:5的比例抽取一个样本,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并写出过程22,分析按1:5分段,每段5人,共分59段,每段 抽取一人,关键是确定第1段的编号 解:按照1:5的比例,应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2955=59,我们把259名同学分成59组,每组5人,第一组是编号为15的5名学生,第2组是编号为610的5名学生,依次下去,59组是编号为291295的5名学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第一组5名学生中抽出一名学生,不妨设编号为k(1k5),那么抽取的学生编号为k+5L(L=0,1,2,,58),得到59个个体作为样本,如当k=3时的样本编号为3,8,13,288,29323,分层抽样步骤:,1.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层; 2.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按比例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数目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 (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24,作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 (组数极差/组距),(3)将数据分组;,(4)列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5,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线段对应一个组的组距,然后以此线段为底作一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频率/组距,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这些矩形就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26,(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 (2)一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身高小于134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例:下表给出了某校500名12岁男孩中用随机抽样得出的120人的身高(单位),分析:根据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解题27,解:()样本频率分布表如下:,28,()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29,(3)由样本频率分布表可知身高小于134cm 的男孩 出现的频率为0.04+0.07+0.08=0.19, 所以我们估计身高小于134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30,茎叶图,作法: 第一步,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 位)和“叶”(低位)两部分; 第二步,将最小的茎和最大的茎之间的数按大小次序排成一列,写在中间 第三步,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茎右(左)侧.,31,1.在一次有奖明信片的100 000个有机会中奖的号码(编号0000099999)中,邮政部门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后两位是23的作为中奖号码,这是运用了_抽样方法.,课 堂 热 身,系统,32,2.某单位有500名职工,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岁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与身体状况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应该用_抽样法.,分层,33,3.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5户,中等收入家庭280户,低收入家庭95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1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记做;某学校高一年级有12名女排运动员,要从中选出3个调查学习负担情况,记做.那么完成上述2项调查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 (A)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用系统抽样法 (B)用分层抽样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C)用系统抽样法,用分层抽样法 (D)用分层抽样法,用系统抽样法,B,34,4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人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3.5 B-3 C3 D-0.5,B,35,5如果一组数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 零常数,则这一组数的( ) A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D,36,6为了解某地初三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其中的一个学校选取容量为60的样本(60名男生的身高),分组情况如下:,(1)求出表中a,m的值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折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