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比较.docx
5页摘要】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剂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以左氧 氟沙星注射剂为对照,共治疗细菌性感染50例其中加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各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感染25例给 药方案是两组药物治疗剂量均为200mg,每日2次,疗程7〜14天结果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临床痊愈率分别 为64.0%和76.0%;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6.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9%和 95.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7%和7.4%,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替沙星注射剂是治疗临床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加替沙星(Gatifloxacin)为8-甲氧基氟喹诺酮的G 7位用3-甲基哌嗪基取代的衍生物,系一个新的广谱抗菌药, 对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等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尤其对革兰阳性述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的 抗菌作用优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由于加替沙星主环上的第8位甲氧基的结构,增加了对光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光 敏反应,并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对国产盐酸加替沙星(江苏恒瑞医药股份 有限公司研制)与对照药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临床疗效的观察,评价其药效学和细菌学效果及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设计选择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具有明显的感染症状、体征和实 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住院或门诊或随访病人共54例,都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 分两组,每组各27例,对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照观察1.2给药方法与剂量疗程国产盐酸加替沙星注射液规格100mg-100ml -1 •瓶-1 ,批号为20010220-1,由江苏恒 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1年6个月对照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规格100mg・100ml -1 •瓶-1 ,批号为000 602,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1年6个月给药方法:两组均为每日2次,每次200mg;疗程7〜14 天1.3病种及菌种选择 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致病菌引起的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扁周脓肿、肺炎、急性支气管 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泌尿道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急 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复杂性尿路感染等对试验药或对照药敏感的肺炎座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氏菌、葡萄球菌。
克雷伯氏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氏菌属等1.4疗效观察指标治疗期间逐日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及处 理情况等治疗结束后随访7天,必要时随访14天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第一天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Hb,RBC,WBC+DC,PLT),尿常规(蛋白、糖、 酮体、WBC、RBC),血生化(ALT、AST、BUN、Cr)及心虫图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痰涂片检查,胸部X 线检查女性患者于治疗前作尿妊娠试验如上述检查项目中有异常者,继续随访至正常1.5病原学检查及细菌药敏测定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细菌学检查,采用API系统鉴定临床分离的致病菌,对 临床分离的致病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药敏试验,试验结束时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加替沙 星等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敏纸片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惠赠1.6疗效判定标准及安全性评价依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评定据此计算痊 愈率,有效率细菌学疗效评价按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和再感染五级评定据此判定细菌清除率。
安全性 评价则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值,判断其与试验药或对照药之间的关系,按与药物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 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计为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1.7资料统计处理与统计分析所有临床病例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程度、用药量、疗程等参数经统计分析证 实有可比性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抗菌药物敏感率进行统计比较定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测出 P值,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精确概率法(Fisher exact test)求出P值所有统计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处理完成2结果2.1 一般资料 本项试验共入选病人54例,其中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3例不符合要求淘汰,1例失随访被淘 汰,试验组、对照组各2例,实际完成例数50例,安全性评价例数54例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 体'重、用药天数、用药量、病情轻重、治疗前后体温及白细胞或分类变化等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 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符合统计分析要求2.2临床疗效分析本项50例试验完成病人中,呼吸道感染35例,试验组18例,对照组17例,两组病种分布相 似(见表1)。
应用加替沙星治疗后,试验组12例病人平均3天体温均恢复正常,白细胞升高17例,治疗后16例恢 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完成的50例中、重度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经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 效,二组总痊愈率分别为64.0%和76.0%,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6.0%,上述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2表1 一般资料比较略表2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略2.3细菌学疗效分析临床分离致病菌共43株,试验组22株,细菌学阳性率为88.0%;对照组21株,细菌学阳性 率为84.0%经过治疗,试验组、对照组清除的致病菌均为20株,试验组、对照组未清除菌株分别为2株和1株,试 验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9%与95.2%,统计学比较两组细菌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离菌种包括 表皮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菌2.4体外抗菌活性测定2.4.1药敏纸片试验结果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临床分离的43株致病菌加替沙星敏感率97.7%,与左 氧氟沙星相当,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2.4.2 MIC测定结果测定加替沙星等抗菌药物对存活的43株临床分离菌的MIC,结果显示,加替沙星对溶血性链球 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较强。
对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液化沙雷氏菌、不动杆菌、 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加替沙星也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与同类其他受试验药物比较,加替沙星对革兰 阴性杆菌抗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相近,而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则优于环丙沙星见表3、表4表3加替沙星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略)表4加替沙星与其他非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略)2.5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本试验共入选病例54例,均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试验组、对照组各为27例共出现 不良反应3例,实验室检查异常5例,其中试验组1例出现GPT升高,很可能与试验药物有关1例恶心,1例TBIL 升高,可能与试验药物无关;对照组1例出现GPT升高+AST升高,与试验药物有关,1例出现注射部位红肿,与试验 药可能有关1例GPT升高,1例TBIL升高,1例耳鸣,与对照药可能无关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7% 和7.4%,统计学比较二组未见显著差别3讨论加替沙星是在喹啉羧酸的1位有环丙基、6位有氟、7位有3-甲基哌嗪、8位有甲氧基的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与现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加替沙星扩大了抗菌谱,除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外,还增强了对肺炎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比环丙沙星强2〜4倍[1, 2]。
另外加替沙星化学结构式在7位 哌嗪甲基化,8位引入甲氧基使得喹诺酮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减少,无潜在的光敏毒性,副作用明显降低,增 加了本药的安全性加替沙星在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且组织浓度高,半衰期为7〜8h主要由尿中以原药形式排 泄[3, 4]因此,加替沙星对呼吸道、泌尿道以及皮肤等组织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文献报道[5〜7],加替 沙星在临床各领域的有效率为82.9%〜97.5%其细菌学疗效也很优越,对各种革兰阳性菌的总清除率高达92.0%,对 各种革兰阴性菌的总清除率为87.8%本研究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评价了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 应用治疗呼吸道感染35例和泌尿道感染15例,加替沙星临床痊愈率为64.0%,有效率为92.0%,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 效各种致病菌清除率为90.9%,取得了满意的细菌学疗效与左氧氟沙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纸片药敏和MIC的测 定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对临床常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8]相近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7%和7.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耳鸣、局部注射部位红肿及血清转氨酶增高等,符合哇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其 中加替沙星组显示谷丙转氨酶异常1例,与药物有关,无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及光敏反应,与文献报道一致总之, 加替沙星抗菌活性突出,抗菌谱广,效果明显,对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临床疗效优越,且人体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 少,为安全、有效的新型抗菌剂,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Perry CM,Ormrod D,Hurst M,et al.Gatifloxacin: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bacterial inf ections.Drugs,2002,62:169-207.2周伟澄,张秀平.氟喹诺酮药物研究新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0,9 (10) :667-670.3 Nakashima M,Uematsu T,Kosuge K,et al.Single-and multipie-dose pharmacokinetics of AM-1155,a n ew6-fluoro-8-methoxy quinolone,in human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5,39:2635-2640.4 Honeybourne D,Banerjee D,Andrews J,et al.Concentrations of gat「floxacin in plasma and pulmonary compartments following a single400mg oral do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iber-optic bronchoscopy.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1,48:63-66.5 Perry CM,Barman Balfour JA,Lamb HM.Gatifloxacin, 1999,58:683-696.6副岛林造.Gatifloxacin (GFLX)®概要.日本化学疗法学会杂志,1999, 47 (S-2) :1.7杜煜,郭惠元.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 22 (1) :34-39.8李家森,刘健,王彤,等.盐酸加替沙星(Gatifloxacin)体外抗菌作用.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6:403.作者单位:116000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