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预防措施.doc
6页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预防措施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经久耐用、养护费用低等 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城乡道路上但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不高和 建设者们对路基、路面修筑技术的认识不足,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 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不少路段竣工交付时养护前就出现断裂、掉角、 表面干裂等病害,并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病害逐年增多本文通过对常 见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以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 的施工质量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要比 事后补救有效的多也就是说采取以防为主的方法,归纳起来,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关键词:水泥混凝土;病害;措施【分类号】U418.6一、设计方面我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理论中,尽管考虑了温度疲劳应力 等因素但设计的板厚依然较薄,难于承受巨大的冲击破坏动能另外, 在实际应用中,过于相信应力计算,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物的 研究和实际观测的较少为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应该由静力学向 动力学发展在充分考虑冲击动荷载对路面的作用后,适当提高技术标准 和设计厚度,以适应我国公路不断增长的交通量的需要;在软基路段,桥 头下挖路段和填挖路段交换频繁的路基上必须深挖进行补强设计并增加 相应的预算;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要达到支撑稳固的要求,必须解 决基层耐冲刷和弯沉均匀性问题,即要选用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和交通量 要求的基层材料类型,合理地设计性能优良且适宜摊铺的集料级配;对高 填方软基和台背填土进行认真处置的基础上,如果可预见沉降变形过大, 可采用薄层沥青混凝土或砌块的过度路面形式;待沉降稳定后,再施工永 久混凝土路面板;在路基基层下,地下水位高和多雨地区,应考虑设计一 定厚度的渗透排水砂砾垫层。
严寒地区应综合考虑设计排水和防冻垫层二、施工材料方面合理地选择原材料,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是实现优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 计和使用要求的前提,科学、准确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稳定、 均匀的混凝土是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推广使用滑模机械施工 方式是解决好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质量的有利措施传力杆、拉杆的规格、 位置、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接缝侧壁垂直与路面板和路面中心线平 行,嵌缝处的混凝土因嵌缝板和传力杆的影响一般很难一次浇注成型,不 易振捣密实致使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偏低,为此应加强接缝和板角处的 振捣;板件成型后,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及时切割和严格养生,避免因切割 不及时出现整体断裂或养生不及时水泥混凝土在水化作用下出现空隙,造 成强度不足;应尽量断交施工,如有困难不能断交施工,现场便道一定要 平整,避免有大的坑槽和石块,以免造成混凝土板在初凝期因行车振动造 成板体断裂;当路线纵坡超过2%时应及时调整摊铺,一定要顺着上坡方向 进行摊铺以免因坍落度问题造成板体细小的横缝和板体断裂,拆除模板 一定要注意避免碰掉板角以免造成对称的啃边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进行厂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为减 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 是要加强路堤边部碾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也不要将两种材 料性质差异甚大的路堤相接,而需要设置一个不太长的过渡段,在桥头或 其他构造物与一般路堤相接处,应进行加载,甚至超载预压加快地基沉降, 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采用透水性砂砾填筑台背后的路堤,减少开放交通后 的填土沉降。
三、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 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 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应提高施工人 员的质量意识与预控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树立质量第一、预控 为主的观念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 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道路工程施 工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承包 商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各司其责,共同把好质量关特别是监理工程师要 按照项目法人所委托的权限来监督质量,指导施工,检查承包商是否履行 合同的职责,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技术、质量、进度的要求组织施工,同类 工程的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要根据水 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 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四、养护方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根据 路面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气候、交通和公路等级情 况,采取预防性和经常性的保养和相应修补,确保路面处于良好状况,保 障行业安全、舒适、畅通。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是在养护良好的条件下 使用年限比其他路面长,但一旦开始破损,将会迅速发展,因此,必须做 好预防性、经常性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局部损坏,如不及时、有效地加以修复,往往会引 起损坏迅速发展,其中最经常也是最不能忽视的工作就是随时清扫和接缝 的养护,对混凝土面路必须经常清扫,不让路面上有碎石及其他硬物,免 受车轮反复碾压而破坏路表而造成麻面的产生,为防止接缝的失效必须及 时更换已老化或损坏的填缝料,使接缝填料保持良好的状况,以防止泥土、 砂子、石子、水等进入接缝内,从而导致路面的破坏,对路面裂缝及早期 病害,应及时进行修复处理,防止形成进一步的破坏,还必须重视路面排 水系统的养护,经常疏通路面排水设施,防止水通过接缝或裂缝对路面造 成破坏养护接养单位应按《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对道路进行精心养护与维修 按照“未损先防,小损即修、养好路面”为原则,定时组织有资质的检测 或科研机构进行路面状护调查,确定养护内容,在做好日常巡视检查记录 的基础上,编写道路小修保养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提高养护队伍素 质和机械化的水平,确保公路养护的质量此外,道路的交通管理部门与 路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超载车辆的管理力度,因为超载车辆对路面的损坏 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把水泥混凝土道路管好、养好,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 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等联系紧密最佳的防治 时机在建设阶段,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防范于未然在建设工程中科学管 理,质量层层把关,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路面病害的发生率为了充分提高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我个人认为还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1、 对道路的建设与使用应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施工单位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的材料,并严格按照质 量标准施工;监理单位应恪守其责,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养护单位应 加强养护作业,以保持其使用功能2、 加强道路建设的科技攻关力度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减少害病的产生,科研机构要进 一步加强在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方面的科学研究, 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施工管理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适应现代化交 通和道路工程的发展需要在道路施工技术方面,研究开发水泥混凝土摊 铺机、自动平地机等各种筑路机构,为了适应现代化交通和道路工程发展 的需要,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总之要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 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科技成果才能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 驶条件,减少病害,保证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