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含答案解析)(1).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27368391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8.6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8 cmB10 cmC12 cmD15 cm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筷子在水中“折断”是光的色散现象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凸透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将蜡烛和光屏都适当远离透镜B将蜡烛和光屏都适当靠近透镜C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D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4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B照相机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成像原理制成的C该实验用的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蜡烛靠近凸透镜,在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小6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果用黑纸将透镜表面上半部分遮住,那么光屏上A像全部消失B像只剩上半部分C像只剩下半部分D仍有完整的像,但比原来的暗7某班同学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 处移动到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8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10如图,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图象的形状是ABCD11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小于2 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2 倍焦距12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

      若用此透镜来做为照相机的镜头,则拍摄的景物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大于 10cmB小于 10cmC大于 20cmD在 10cm 和 20cm 之间二、填空题13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图,应配戴 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4如图所示,小伟同学参观展览会时,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购员在介绍商品,小伟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购,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购员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倒立的像而已这个玻璃屏风是_镜,这个虚拟导购是通过屏风所成的_(填 “ 虚” 或“ 实” )像,电视机屏幕到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15 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间是利用_波进行远程信息传递的如果长时间看、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_透镜的眼镜 16小华同学做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时,根据记录的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请你认真读图后回答: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cm.17 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透镜成倒立、 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选填 “ 变大 ”“变小 ” 或“ 不变 ”)18 如图所示, P为一物体,虚线框内有一透镜,隔着该透镜看到了放大的、正立的像,在方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_19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使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_。

      选填 “ 减小 ” 或“ 增大 ” )20 新华社消息: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的第二位,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如图, _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选填“甲”或“乙”),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透镜制成的眼镜片(选填“凸”或“凹”)三、解答题21 如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 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的焦点用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 时:(1)AB经物镜成一个_(选填“倒立”、“正立”)、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_(选填“实”、“虚”)像AB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2)AB离物镜的距离u 与物镜焦距f 的大小满足的关系是_(选填“ uf”、“ fu2f”、“ u2f”)物体AB 远离物镜时,经物镜所成的像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3)画出光线a、b 经目镜折射后的光线_22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如图,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图中已出细小物体AB 在物镜中所成像AB的光路图,以及A B 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

      1)该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2)请你画出光线a、b 经目镜 L2折射后的光线;_(3)与 A B 对比,目镜L2所成的像是一个_(选填“正立”或“倒立”)、_(选填“实像”或“虚像”)23基础问答、作图和计算:(1)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有时看黑板某反光导致看不清字,这是由于黑板发生了_的缘故,在剧院不同角落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影像,这是由于屏幕发生了_(2)如图,请画出AB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_)(3)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_若镜面逆时针旋转3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_24 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 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 _(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25阅读所给材料并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请回答下列问题:(1)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人眼看到的像是_的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2)正常眼睛的观察距离为_,最佳观察距离为_(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把细线穿入绣花针的针眼时,应把线和针放在_ cm 处穿线最合适(4)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 cm 处最为合适26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A0 到 10 厘米 B10 到 25 厘米 C25 厘米到极远处 D10 厘米到极远处(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_(填“ 前” 或“ 后”)面;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_(填“ 甲” 或 “ 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 解析: C此时物距为50cm-20cm=30cm此时u2f即15cm f像距70cm-50cm=20cm此时2fvf即2f20cm f20cmf10cm综上得10cmf15cm故选 C。

      2C 解析: CA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 错误;B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筷子变弯折,故B 错误;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C 正确;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 错误故选 C3D 解析: D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要使成像大些,应该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像变大,所以应当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故选 D4A 解析: AA图为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A 正确符合题意;B图为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B 错误不符合题意;C图为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 C 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为凹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发散,将更远离主光轴,故D 错误不符合题意5B 解析: BA.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蜡烛放在2 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 正确,符合题意;C.矫正近视眼用的是凹透镜,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在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大,故D 错误,不符合题意6D 解析: D【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源成像时,所有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到一点,即像点,凸透镜一半挡住后,成像的光线减少了,所以成的像比较暗,但像是完整的当用黑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烛焰上所有的点射出的光线会经凸透镜的下半部,折射会聚成像,所以烛焰的像是完整的,但比原来的暗,故D 正确故选 D7D 解析: D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与像距相等时,物体放在了二倍焦距的地方,由图像可知,当物距为16cm 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故可得焦距应为8cm,故 A 错;B当 u=12cm 时,物体是放在了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 错;C当 u=20cm 时,物体是放在了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方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 C错;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增大而会减小,故D 正确8C 解析: C【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4)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 错误;B、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小明向平面镜靠近时,人的大小不变,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也不变,故B 错误;C、光由水斜射如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正确;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反射、折射和小孔成像的应用,要求熟练掌握9A 解析: A分析: A、用光的色散的知识解释;B、用光的折射的知识解释;C、用光的直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