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大家的“朋友” 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docx
3页8大家的“朋友” 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8大家的“朋友”及其特点2. 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3. 了解朋友间交往中的礼仪与习惯4. 发扬友爱精神,团结同学,尊重、帮助和关心他人二、教学内容1. 8大家的“朋友”及其特点介绍2. 朋友交往中该遵守的礼仪和习惯3. 如何培养友爱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 8大家的“朋友”及其特点的介绍2. 朋友交往中的礼仪和习惯的重点整理与学习3. 培养友爱精神的方法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法2. 观摩法3. 问题导入法4. 情境模拟法5. 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课前互动,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朋友和友谊进行探讨,了解朋友和友情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2. 学习(30分钟)首先,在多媒体展示的辅助下,介绍8大家的“朋友”及其特点,学生通过观摩和倾听了解到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接着,学生学习和分析朋友交往中的礼仪和习惯,老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一个好朋友,并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问题3. 情景演练(3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境,了解如何友好交往。
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深入理解了朋友交往中的礼仪和习惯,培养自己的友爱精神4. 总结(10分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培养出什么样的品德和精神总结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理解习惯六、教学效果的评估1.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活动情况,评估学生对8大家的“朋友”及其特点的了解程度2. 教师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在朋友交往中的礼仪和习惯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教师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友爱精神的理解程度,评估班级的友爱氛围和学生发扬友爱精神的意愿和实际行动七、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教学工具2. 角色扮演手段3. 课件资料八、板书设计1. 8大家的“朋友”及其特点2. 朋友交往中的礼仪和习惯3. 如何培养友爱精神九、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有效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地雷点”的控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朋友和友情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