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柳州及19座桥桥城概述桥魂拾遗.doc
28页12014 年 5 月,柳州建成通车的大桥共有 19 座题外话:那天朋友突然问可可,柳州一共有多少座跨江桥,我当时只数出了 15座,心中也知道肯定是漏了几座,但又怎么也想不起来于是我将同样的问题也转问了其他几位友人,发现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很少有人能回答齐全,于是萌生来一发关于柳州桥梁的专题文章的想法说干咱就干,将近一周查阅大量文字和视频资料,驾车将柳州的跨江大桥都逛了一遍(除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螺丝岭大桥),消耗掉了满满一箱汽油,最终码出你接下来看到的这篇文章如果你和可可一样,没有马上正确回答出柳州有多少座跨江大桥这个问题,那么就看看可可耗时一周完成的这篇文吧,希望能对大家有用,如果大家觉得还不错的话,就转发给你身边的其他朋友一起涨涨姿势吧柳州是桥梁极多的城市,并且这些桥的年代跨度很大,每一座桥都代表了中国当时的建桥技术,有着“桥梁博物馆”的美誉,柳州,是龙城也是桥城曲似九回肠,八龙现于江,柳州人爱桥,究根结底是因为柳州人爱柳江,即便她发过几次滔天洪水,但绝大多数时候依然像个温文尔婉的美人,而一座座桥梁,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位倾城美人,让人欲罢不能截止 2014 年 5 月,柳州建成通车的大桥共有 19 座,接下来可可就系统地按建成年份先后顺序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些横跨在柳江上的桥们。
1:柳江铁桥,又名湘桂线柳江特大桥(1940 年,桥长 600 米)2柳江铁桥是当年抗日战争的产物,由当时国民党政府修建,为抗日战争中南铁路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 年时日军准备打到柳州,湘桂铁路局奉命将铁桥炸毁,1950 年重建成功并沿用至今, 1953 年之前铁桥上还有汽车道和人行道,1953 年之后拆除柳江铁桥还是柳州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江大桥,之前的柳州人都是通过浮桥在柳江南北穿行,在建铁桥的时候,为了运送钢材等物资,当时还修了一座可以通火车的木便桥,末篇可可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浮桥和木便桥32:柳江大桥,又名一桥(1968 年,桥长 608 米)柳江大桥原名应该是叫柳州大桥,但是大家都喜欢叫它柳江大桥或者一桥,一桥估计是柳州人感情最深且最为喜爱的一座桥,虽然外形略显平庸,不过由于它飞架南北,连接了城中区和鱼峰区,人流车量极大,并且一桥的历史以及背负着的各种荣誉,让柳江大桥成为柳州名副其实的柳州第一桥柳江大桥当初由林元培主持设计,林元培是谁?大名鼎鼎的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都是出自他手,创造了非常多桥梁史上的世界记录,总之就是造桥设计师中世界级的大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柳江大桥是采用的悬臂浇筑法建成的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T 型刚构城市桥,当时是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三。
3:柳州河东大桥,又名二桥(1984 年,桥长 776 米)4二桥也是一座载誉满满的大桥,由两组箱梁构成,主桥为 9 孔 60m 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引桥为 12x15m 预应力空心简支板梁河东大桥重9655 吨,是当时全国最重的大桥,这座大桥曾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优秀设计一等奖、广西优质工程一等奖及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4:壶东大桥,又名三桥(1989 年,桥长 694 米)壶东大桥是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梁桥,大桥东、西引道的花池上分别设有柳州新老八景浮雕 16 座5提起壶东大桥,这是柳州人永远的心之痛,桥之殇2000 年 7 月 7 日 22 时30 分,柳州壶东大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并且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城市交通事故:“7.7 公车坠桥特大交通事故”当晚柳州突降暴雨并伴有雷电,风速达到八级,壶东大桥路灯因中控开关遭雷击损坏,桥上路灯全部熄灭,21 时 37 分,柳州市公交公司驾驶员周某(女)驾驶 6 路公交车,由西向东行驶至壶东大桥中段时,碰上横倒在车行道上的水泥隔离墩,冲上旁边高 0.3 米的人行道上,撞断大桥北面护栏 7.8 米,公交车垂直翻入距桥面 30 米的柳江,车内司乘人员 79 人(其中男 34 人、女 45 人)全部死亡。
67.7 后的一个星期,柳州全城哀悼,祭奠那些逝去的灵魂十几年后的 7 月 7日晚上依然可以看见那些江边的小烛光,似乎总在提醒着我们,有些伤,一辈子也痊愈不了,有些痛,一辈子也忘记不掉5.静兰大桥(1992 年,桥长 551 米)7工程于 1990 年 10 月 16 日正式动工,总投资 2800 万元,1992 年 5 月建成通车 大桥全长 551.32 米,桥面宽 16.5 米其中,主车道净宽 9 米,两边人 行道(含自行车道)净宽各 2.75 米 主桥为五孔 90 米跨钢筋混凝土箱 肋拱,引桥为三孔 16 米跨,钢筋混 凝土空心板梁该桥是广西第一座 上承式箱形拱的换代产品,在拱圈 的受拉部位以及桥面. 采用钢纤维 混凝土以增强抗拉、抗剪强度和耐 磨性,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该桥的建成,解决了 322 国道、三门江渡口的交通堵塞问题.进一 步改善了柳州市的交通环境静兰大桥改造项目:于 2007 年元月正式动工,该工程除了保留原有五座桥墩之外,大桥其余部分全部拆除,因此该工程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桥梁改建工程改建后的静兰大桥彻底改头换面,大桥桥长 608 米,宽 31 米,双向 6 车道通行。
桥墩也增高 8 米,改建为矮塔单面索斜拉桥,成为柳州一个造型独特的桥梁该 桥的改造通车,提升了柳州对外形象,加快了城市东扩步伐6:壶西大桥,又名四桥(1994 年,桥长 700 米)壶西大桥是一座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长 120m,门形索塔,梁中板的开口截面,全宽 26m根据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信息,设计中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分索防护、分索张拉和具有六边形的新型斜拉索8可可对壶西大桥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它有太多质量问题和关于维修的新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 1998 年大桥人行道连同护栏突然整体坍塌而坠入江中,造成 4 人死亡, 3 人受伤,两艘运沙船被砸沉之后关于壶西大桥维修与安全隐患的新闻就没有停断过壶西大桥是柳州用数字命名的最后一座桥,也就是说一桥、二桥、三桥、四桥这样的命名规则到壶西大桥为止这里可以稍微说下,大桥建设立项时,建设单位就按建设时间分别给它们取了“乳名” 二桥、三桥、四桥因为好记,很快就在市民之间传开了,并约定俗成尽管后来地名专家为三座桥分别起了“学名” ,但是至今都没有当初的“乳名” 叫得响新老桥名同时存在,同时使用,不仅让外地人难以分辨,柳州本地人也常常混淆为了避免类似的尴尬,于是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在项目开始规划时,就对大桥命名,避免先有“乳名”再取“ 学名”。
7:文惠桥(1994 年,桥长 587 米)9文惠桥北端接文惠路,南端接荣军北路,是广西第一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文惠桥桥拱宛如三道彩虹,一度被誉为柳州最美的桥2010 年文惠桥改造工程启动,2013 年 8 月 21 日文惠姊妹桥正式通车,新桥以文惠桥一摸一样的外形并立与文惠桥侧方,形成非常抢眼独特的姊妹桥,进一步丰富了柳州作为“桥梁博物馆”的内涵,姊妹桥双向通车之后也大大降低了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压力文惠桥的名字也有讲究,文惠是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谥号,柳宗元病死在柳州后,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所以柳州的文惠路和文惠桥取名都有纪念柳宗元的意义文惠桥还值得说说的就是那两次险些给它造成灭顶之灾的洪水,第一次是文惠桥还在建桥阶段时遇上的 1994 年 6.17 特大洪灾,第二次是 1996 年 7.19 柳州史上最大洪灾由于文惠桥是轻便桥,相比柳江大桥而言面对洪水显得比较脆弱,当时洪水之中那些脱缰的船只对文惠桥而言是非常大的威胁,武警官兵两次将柳江河上的水泥船炸沉,为的就是保全文惠桥安全,最后文惠桥也不负众望,安全度过了这两次特大洪灾108:洛维大桥(1998 年,桥长 698 米)柳州目前有两座位于高速公路上并且跨柳江的大桥,分别为洛维大桥和螺丝岭大桥,而洛维大桥则是第一座跨越柳江的高速公路大桥,是柳南高速公路柳州市区内的一条重要桥梁。
洛维大桥位于泉南高速公路柳南段 K1267+740 处,是连接南宁、柳州、桂林的主要通道,主桥为单箱单室连续刚构桥梁,引桥为先简支后连续 T 型梁桥9:双冲大桥(2004 年,桥长 4088 米)双冲桥东起北雀路与胜利路交叉路口,西至潭中西路与西环路交叉路口,全长四公里,车行道均为双向 6 车道,是柳州车道数最多、最长的一座桥梁,浇筑的桩柱多达460根,创下了柳州所有大桥之最,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110:红光大桥(2004 年,桥长 1040 米)红光大桥位于柳州市中心西南部,横跨柳江,南接飞鹅路立交,北接莲塘路桥址上游距柳州铁路桥 925 米,下游距柳江大桥 950 米是柳州市内又一座重要的市政桥梁在广西内像红光大桥这样规模的悬索大桥可以说是第一座,因此,红光大桥堪称“广西第一悬索桥” 大桥的主桥一跨过江,单孔跨度达 380 米,这也使该桥成为当时柳州市单孔跨度最大的桥梁顺带给大家讲个关于红光大桥的一段轶事,2004 年红光桥即将竣工前夕,当时鼎鼎大名的柳州本土企业广西佳用商贸股份公司以 150 万元竞买到红光桥30 年的冠名权,“佳用大桥 ”的牌匾都已经挂上了 25 米高的桥塔上,最后因为争议太大,不得不将牌匾撤掉,最终挂上红光大桥四个大金字。
另外红光大桥还是柳州自杀率最高的地方,无数在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人来这里轻生寻死,有些是虚惊一场,有些则是魂断红光,红光桥自杀事件在新闻媒体上就没有间断过,每年都要发生几起,令人唏嘘11:文昌桥(2005 年, 1713 米)12文昌桥全长 1713 米,其中主桥长 583 米,宽 29.5 米,机动车双向4车道该桥为“变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与双冲大桥相同,打破了柳州建 桥史上追求“一桥一式”的传统文昌桥还有不少亮点:通体涂为浅蓝色,外观更抢眼,人行道铺装柳州新老“八景”地雕,增加了走桥的趣味,栏杆装 有 1900 多盏栏杆灯,既起到美化作用,也方便夜间行桥在文昌桥上看柳州风景也是极棒的,江面上能看到萝卜洲和人工瀑布,河东方向高楼耸立,霓虹璀璨,回头更是人潮涌动商贸林立的城区12:螺丝岭大桥(2005 年,桥长 650 米)13螺丝岭大桥是柳州绕城高速北环路上 42 座各类桥梁中唯一的一座特大桥,所谓特大桥,就是指多孔跨径总长大于 500m,单孔跨径大于 100m 的桥梁螺丝岭大桥东起沙塘镇的螺丝岭,西至柳江县洛满镇的露南村,全长 651.5 米,宽 29.6 米,其中机动车道宽 26 米,为双向 4 车道,两边各有 1.5 米的人行道。
该大桥为连续钢梁结构,与柳江下游的洛维高速公路大桥相同,也与刚通车的双冲大桥类似,整体性和受力性较好,接缝少,外形美观13:阳和大桥(2006 年,桥长 1157 米)14阳和大桥主桥为变截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与建成的双冲大桥、文昌大桥相同阳和大桥东接阳和南路,西接南环路东段,西端附近即为市民熟悉的鸡喇码头,连接的阳和工业园区,是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重点建设区14:三门江大桥(2006 年,桥长 4320 米)三门江大桥选址于老三门江渡口下游约 400 米处,跨江主桥长 360 米,宽 41米,为双塔双索面部分斜拉桥,外观有点像壶西大桥,但塔、索多了一组,共同将大桥的中间部分“吊”起工程还包括东西引桥、东西立交桥的建设以及改造桂柳路,全长 4.32 公里15该桥建成后将把市区和官塘新区连为一体,以前柳州人对官塘新区还是感到比较陌生的,主要是因为老城区与官塘之间两次被柳江隔断,来往不便直到三门江大桥横江而卧,才解决了新老城区江河阻隔的难题15:鹧鸪江大桥,又名双拥大桥(2012 年,桥长 1938 米)鹧鸪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单主缆斜吊杆地锚式 A 型塔悬索桥,大桥全长1938.1 米,其中主桥长 510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