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种黑猩猩(读书笔记).pdf
4页第三种黑猩猩杰拉德 -戴蒙德Jared Diamond 1992,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枪炮、病菌与钢铁》 (获 1998 美国普利策奖)一书的作者,两次获英国科普书奖王道还译,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生物人类学实验室参考书:《出非洲记:人类祖先的迁徙史诗》(美)斯宾塞 -韦尔斯绪论人类自然史第一部不过是另一种大型哺乳动物罢了第一章三种黑猩猩2000 万年 -3000 万年前,灵长类中的猿与猴子分家,两者DNA 差异达 7.3%;1200 万年 -1000 万年前,猿类中的红毛猩猩与其他大猿分家,DNA 差异达 3.6%;600 万年 -800 万年前,人与黑猩猩和波诺波猿分化,DNA 差异为 1.6%;黑猩猩与波诺波猿间DNA 差异为 0.7%第二章大跃进(我们的祖先朝人类方向演化的三个大的变化)1、 400 万年前,人类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以直立的姿态行走, 解放出双手, 开始制作工具; 2、300 万年前, 人类家族分化成两个支系:粗壮南猿和巧手人;3、使用石器的习惯170 万年前,巧手人体型增大,脑容量增加,开始被称为直立人粗壮南猿120 万年前左右灭绝。
50 万年前,直立人发展为智人早期智人的体质比文化演进得快智人的体质演进之后,相应的文化演进要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4 万年前, 体型稍大——脑容量也大——的尼安德培人被克罗马侬人消灭了可能的原因是后者由于 喉部肌肉的优势发展出了语言,使经验能在同代人和世代人间传播和传递,而有了创新的能力几万年间,各个地区间的尼安德培人留下的工具毫无变化,文化毫无发展,没有展现一点创新能力;相对比,克罗马侬人在不同地区间发展处不同的文化直到大跃进前夕,人类文化以蜗牛的速度发展了几百万年那个速率受制于遗传变化的缓慢步伐大跃进之后,文化发展不再依赖遗传变化在过去4 万年中,我们的体制发生的变化微不足道,可是文化的演化幅度比过去几百万年大得太多了第二部奇异的生命循环第七章死亡与老化的奥秘我们老化得非常缓慢,这个特征可能最近才演化到目前的水准,大约在“大跃进”前夕,因为不少克罗马侬人可以活到60 岁,但是尼安德培人几乎没有活到40 岁的人类的生命循环,老化缓慢是个结构因素发明文字之前,老年人是资讯与经验的资料库,在今日的部落社会中,他们仍然扮演那种角色因此,长寿是我们越过兽界、进入人境的本钱长寿是人类体质演化的结果。
针对生物个体的基本设计,天择对每一个特质都会仔细推敲,使个体的寿命与生殖率达到最高水准至于各个特质,不会向最佳状态演化——它们会向最佳的中庸状态汇聚,既不大,也不小生物个体因此更为成功,要是某个特质更大或更小,就不会那么成功天择必须做的是:调配维修身体与生殖的相对花费,求得最大生殖率(终身生殖成就除以寿命)第一次生殖的年龄越晚,花费在修理身体上的能量越大即使一个人每天躺着不动,男性一天也要消耗1640 卡路里(女性1430 卡路里)维持基本的新陈代谢——大部分能量花在肉眼看不见的定期更新(细胞与分子层次)要是一个动物因无法恢复原状的意外而死亡的几率很低,那么就值得在昂贵的修理机制上投资,以延缓老化所以鸟类比同等的哺乳类动物要长寿,乌龟也是两性的寿命差异:两性中横死几率较低的那一性,投资修理机制的收益较大(寿命因而延长)女性的寿命期望值大多比男性多6 年演化为两性写下了方程式,让女性花比较多的能量修补身体,男性花比较多能量斗争换个方式说,就是:修理男性划不来,不如修理女性人类的特色:人类过了生殖期之后,仍然能活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女性停经后)由于演化的动力是传递基因,其他动物很少在过了生殖期之后还能存活。
原因有三:1、老人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2、女性生产必须承受的风险;3、母亲死亡对婴幼儿的生存造成的危险现代人类的寿命比猿类长,不只是因为文化适应,我们的生物适应亦功不可没,例如停经,以及对身体修理机制的大量投资老化涉及无数同时发生的变化身体各器官的损耗速率基本一致第三部人为万物之灵我们成为万物之灵,凭的是文化特质,那些特质建立在我们的遗传基础上,赋予我们巨大地力量我们的文化特质包括说话/语言、艺术,基于工具的技术以及农业吸毒、残杀同类和大规模消灭其他物种是人类的特性第八章语言的演化绿猴语言研究:发现天敌鹰、蛇和豹之后的叫声不同,还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达遇到不同的绿猴,比如亲人,敌人,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和绿猴有亲密的群居生活不同,黑猩猩间距离很远,相关语言研究很少洋泾浜”发展为“克里奥”的过程,是语言演化的自然实验,在现代世界中开展过几十次,各不相干实验场所分布在南美大陆,经非洲到太平洋诸岛克里奥”出奇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控制语言发展的遗传蓝图是相同的毕克顿20 世纪在夏威夷的研究: )夏威夷的外籍工人子女,只有“洋泾浜”这种贫乏的、不一致的语言模型可凭借,却能在一代之内,从1900-1920 年,将其自然地扩张成一个严整、复杂的“克里奥” 。
印尼语就是从“克里奥”发展而来的,现在是当地会话与官方语言,这个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早就指出:人类语言的结构非常复杂,小孩子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就学会,因此在儿童大脑里,必然有一内建的语言学习线路第九章艺术的自然史狐狸与黑猩猩进行灭族斗争,鸭子与红毛猩猩的强奸罪行,蚂蚁有组织地从事战争与奴役俘虏人类艺术的特征:1、人类的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没有实用价值;2、人类的的艺术创作冲动,受美感的支配,而美感是愉悦的源泉;3、人类的创作天赋,须受艺术传统的熏染浸润,而不失镂刻在基因中的机械操作动物作画,特别是黑猩猩作画,和人类有什么差别?花亭鸟制作的花亭, (圆形,直径2.4 米,高 1.2 米,有门)世界上构造最复杂、装饰最华丽的动物作品雄花亭鸟选择性伴侣,以花亭的品质为准——花亭装饰的数量以及契合当地风格的程度正因为艺术品象征优质基因与大量资源,所以艺术品可以换得更多优质基因与资源族群的凝聚力,有赖于族群生存的文化特质,尤其是语言、宗教与艺术因此艺术是支持族群生存的重要力量艺术是闲暇的孩子人类饲养的黑猩猩会作画,野生的就很难了,就因为没有闲暇而人类因为有闲暇才有了艺术第十章农业:福兮祸之依作者认为(在人类史上,“狩猎 -采集”是最成功、最持久的生活形态。
农业使人类身体变差、疾病增多、生活变得压抑所以,人类的历史并不是进步的历史论证代有偏见,证据纯粹有点扯淡)第十二章深邃的寂寞反驳“演化趋同论” ,认为人类可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物种第四部世界征服者第十三章人类史的新面貌:世界材第十四章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没有可以驯服的大型哺乳动物,例如:牛、猪,山羊和绵羊,特别是有多种用途的马这让当地人既没有良好的动力来源,也缺少优质的动物蛋白这或者是两地文明落后的重要原因植物方面,澳大利亚没有合适的粮食来源美洲大陆的主要粮食作物玉蜀黍有几个特色,使它不易在野生植物中吸引人的注意,不易驯化,驯化后不易处理、调制大部分美洲文明与欧亚文明之间的落差,追根究底的话也许只是一种植物的特异性格造成的为啥不说土豆和红薯呢?)而且,美洲大陆南北向的主轴,使粮食作物的传播格外不易;亚欧大陆东西向的主轴,传播起来就容易文明兴起的速率,各大洲不同,是生物地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造成的我们在哪里居住,深刻地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人第十五章印欧语族扩张的故事印欧语系的问题(即彼此同源、彼此相似)是历史语言学最著名的问题那汉语呢?)第十六章“原住民”问题:族群冲突我们重写历史以化解“灭族屠杀”与“普遍伦理”之间的冲突。
解决方案是:以自卫为借口,推翻伦理原则,并将受难者视为野兽第五部日中则仄第十七章天人合一的迷思与理念新西兰的恐鸟,毛利人在来到岛上几百年后就被灭绝了而马达加斯加岛上,巨龟、象鸟等动物被人类灭绝复活节岛与巨大石像,是波西尼亚人破坏完森林后,留下的文明遗址北美洲的查柯峡谷分布有巨大的多层集合住宅,矗立在沙漠之中,原来是当地印第安人破坏周围树木植被后,造成沙漠化,当地人迁移后留下的遗址通过当地负鼠的巢穴,分析巢穴中的植物成分,并加以碳 14 分析,可以知道古代当地的植被分布世界帝国由中东-亚历山大 -罗马的顺序逐渐转移,而不是中东一直强盛至今?(这一强权的地理位移,是影响深远又持久的历史模式,不可能是“意外”的产物有一个假说:每个古文明中心都破坏了自己的资源基础, 所以霸权才会转移比如: 中东和地中海现在的干燥贫瘠,在古代曾经是疏林丘陵与肥沃山谷中东约旦境内的佩特拉古城遗址研究:岩狸巢穴中的植物标本,研究其中的花粉比例,发现当地植被由疏林逐渐变为荒漠总体来说,砍伐森林与土壤冲蚀也许是更重要的塑造人类历史的力量第十八章哺乳类大灭绝:新世界的故事印第安人发现并征服美洲大陆,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不可比拟的人类壮举。
印第安人进入美洲大陆之前,当地有长毛象和乳齿象,重3 吨的地树獭,体型似熊的河狸,体型似虎的剑齿巨猫、狮子、猎豹、骆驼、马等大型动物在与人类相逢之后,这些动物很快灭绝了12000 年前,印第安人进入美洲,形成所谓的“叶形矛头文化”,即“克拉维斯”人的文明1000 之内, 美洲大陆就布满了印第安人100 个猎人————1000 万人, 340 年就可以; 13000 公里,每年推进13 公里; )考古学家发现,不论任何时候,只要人类猎人遇上天真烂漫的动物,就会发生这样的“闪电战”结果第十九章更大的危机:生态现代物种灭绝主要因为四种机制:过度猎杀、引入新种、破坏栖境,涟漪效应人类头顶两朵乌云:核毁灭和环境崩溃跋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