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章绪言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7563186
  • 上传时间:2019-10-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5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篇 药理学总论 第1章 绪言,第1节: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地位 第2节:药理学发展史自学 第3节: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第1节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地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或生化过程的化学物质,药物,药物是医生送给病人的最好礼物,药物 毒物,药物与毒物 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药理学 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和规律的科学药物 机体,,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 指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学科性质 桥梁学科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药学与医学 学科任务: 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提高疗效 新药的开发研制 探索细胞生理、生化病理过程,第3节: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药理学方法 2.实验治疗学方法 3.临床药理学方法,研究对象——动物研究药效学和药动学 整体动物: 某些器官或系统 离体或试管实验,研究对象——动物病理模型。

      整体或细菌、肿瘤细胞培养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人体动物实验不能取代人体实验,第2章 药 效 学,第1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2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3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 1、药物作用 与 药理效应 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 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效应),第1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2.药物的基本作用 ①调节功能 兴奋作用 和 抑制作用 二者关系:可相互转化 、可同时出现 ②抗微生物、抗寄生虫、抗肿瘤 ③补充不足:(维、微、激、蛋),二、药物作用 的方式 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2.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吸收作用) 3.选择作用,指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产生基础: ①药物在不同组织的分布不均 ②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或敏感性不同(受体不同) ③组织的结构差异或生理生化机能不同,药物入血前后,,选择作用的临床意义: a. 药物分类依据 b.临床选药的依据 选择性↑针对性↑应用范围↓不良反应↓ 选择性↓针对性↓应用范围↑不良反应↑,三、药物作用的双重性,㈠ 防治作用 ㈡ 不良反应,,㈠ 防治作用,2.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消除病因.治本),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治标),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3. 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 缺什么补什么,1. 预防作用,(二)不良反应,1.副作用(副反应) ①.定义: ②.产生原因: ③.特点:,,定义: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可分9种),药物在治疗量时和治疗作用同时出现的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药物的选择性低或作用范围广,药物固有的,可预知,轻微的, 可恢复的,可随用药目的而改变.,阿 托 品,M受体阻断药,,,口干,唾液分泌,,,扩瞳,抑制瞳孔括约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心率,,,内脏平滑肌松弛,解痉,扑尔敏,,,治疗打喷嚏 、流鼻涕,,瞌睡,2.毒性反应(中毒反应),定义:因 时产生对机体危害性反应,,,,,,,,,机体的敏感性过高 (高敏性),用药量过大(急性毒性),用药时间过长(慢性毒性),三致反应,致突变(损伤DNA 基因突变) 致 癌(基因突变发生于一般细胞) 致 畸(基因突变发生于胚胎细胞),忠告:怀孕头3个月小心用药,二十世纪的十二大药物灾难 1、上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海豹胎 1956年,西德产生了一种新的镇静剂叫“反应停”。

      到了六十年代,因服用这种药而发生的怪胎多得吓人,竟达一万例以上,这种怪胎为四肢很短,没有上臂和前臂,手是直接长在肩膀上的,称为“海豹肢体畸形” 在应用的6年间,给西欧造成了8,000-10,000多例无臂的怪胎“海豹儿” 2、少女阴道癌之谜: 1966-1969年,美国波士顿妇科医生发现有8名十多岁的少女患阴道癌,认为十分少见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些少女的母亲都曾因先兆流产而服过乙烯酚后又发现91名少女阴道癌,原因也是其母亲曾在10-20年前服用过此药 3、使用了100年的毒药: 水银被用作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皮肤病、梅毒等已有100年,等到发现水银有毒性,人类已付出惨痛的代价 4、药厂生产的含银药物: 如硝酸银、弱蛋白银等被认为对皮肤及粘膜有抗菌作用而用于局部消毒经过研究证实,银可在皮肤上导致银质沉痛症在阳光照射下,使皮肤呈蓝色5、头癣药中毒: 本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霉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服用后可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6、氨基比林灾害: 1922年,欧美发现很多“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对各种感染失去防卫能力。

      容易发热、发炎11年后,才从尸检中发现所造成的骨髓中毒草是由于服用了氨基比林这时此药已用了40多年 7、减肥药灾害: 1935年欧美国家突然出现一大批白内障患者,尤其以肥胖的妇女居多原来是服用了一种含二硝基酚的减肥药,此药本来是炸药,后来发现能加强新陈代谢减轻体重 8、金盐中毒: 二十年代的肺结核被视为绝症那时出现一种“特效药”——金盐,费用昂贵,其实毫无效果且有毒性可令人发生皮疹、肝脏损害、粒细胞缺乏症等症状9、女阴长出阳具: 1950年,美国的许多女孩的阴部长得象男性,后发现是孕妇在治疗习惯性流产时服用了孕激素所致其实它对习惯性流产并无疗效 10、无毒变剧毒: 1954年,法国一些疖疮病人因服用二碘二乙基锡而中毒中毒者2700人,其中1100人死亡金属锡本身并无毒性,但与有机碘结合后就产生了剧烈的毒性 11、药厂隐瞒毒性: 五十年代,美国默尔药厂降低胆固醇的新药三苯醇,结果几十万人服用后不适,100多万人患白内障其实药厂在动物实验时已经发现有此副作用,但他们隐瞒了,后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2、又是减肥药: 1967年欧洲中部出现罕见的“高血压症”。

      病人气促、胸痛、突然昏迷经过调查是病人服用了降低食欲的减肥药氨苄唑啉直接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引起的为二重感染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3.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有效血药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4. 继发反应(治疗矛盾):,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敏感菌被抑制或杀灭,不敏感菌趁机大量繁殖而引起新的感染.(如鹅口疮、假膜性肠炎等),5.撤药反应: 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出现的症状.(经常叫停药反应) 可分为 ①停药反应: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出现新症状. (如肌肉痛、关节痛、疲乏无力、情绪消沉、发热等) ②反跳现象: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原有症状复发或加重的现象. (旧病复发),6.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特点 ①不易预知 ②发生与剂量无关 过敏症状与剂量有关 ③首次发生少 ④致敏后终生不消退 ⑤过敏体质者易发生,主要表现 ①发热(药热) ②皮疹(药疹) ③哮喘 ④肝肾损害等 ⑤过敏性休克,,麻疹样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7.特异质反应,8.耐受性: 耐药性:,,患者对某药产生遗传性异常反应. (如蚕豆病、假性胆碱酯酶缺乏症),(往往须加大药量),连续用某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长期用药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往往须更换药物),请问: ? 出现早 ? 难治疗,,机体由长期用药导致的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9.依赖性,⑴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习惯性),停药可有‘觅药行为’.,⑵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成隐性),停药可有‘戒断症状’,一失足成千古恨!!! 吸毒危害个人、家庭、社会、国家 吸食毒品就是慢性自杀!!一定要远离毒品!!,中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约有近二十万人,中国不合理用药者约占用药者的百分之十一至二十六;每年五千多万住院人次中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二百五十多万人,其中中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约有近二十万人,中国一百八十多万聋哑儿童中,有超过百万是因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而且目前仍以每年二万的速度增长美国估计每年约有十四万人死亡于药物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 这是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博士今天披露的数据 2005.08.02 中新社,中成药和化学药都有毒,刘耕陶教授告诉记者,其实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标明了中药大、中、小毒性,但由于当时的手段不够还不能进一步研究所以必须首先改变人们长期错误地认为“中药无毒”的观念,并同时解决中药安全性评价的问题。

      中成药和化学药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但传统中成药如果不能正确或合理的使用,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 据悉,目前中药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以及中药的毒性等安全性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药走向世界去年,美国又限制了含有麻黄类中药进口,因为美国一名消费者死亡怀疑和服用麻黄类中药有关 中国医药网-医药快讯信息网 2003.09,第2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一般说,在一定范围之内,药物剂量和药物作用呈正比. 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一.药物的剂量和效应 剂量:用药(一次)的份量 1.无效量 2.最小有效量(阈剂量) 3.有效量(治疗量): 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4.常用量: 比最小有效量大一些比极量小一些的量 5.极量(最大治疗量):药典规定的用药最大剂量 6.最小中毒量 7.最小致死量,2019/10/20,33,二.量效曲线 1.量反应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可用数或量来表示的(如血压、心率等) 2.质反应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不能用数或量来表示 , 而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来表示的. (如活与死.醒与睡) 其他自学,三.量效曲线的意义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或最小有效浓度(阈浓度) 2.个体差异: 高敏性和低敏性 3.效能: 药物(不限量)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①特点:效应达到极限,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高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永远大于低效能药物 ②意义:反映药物内在活性(效应力)的大小 4.效价强度:同等剂量的药物产生效应的大小. 意义: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大小,效能最大的是____效价最大的是____,6.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最大效应或50%阳性反应时的药量。

      半数致死量(LD50):如果效应指标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 7.治疗指数(TI) = LD50/ ED50 意义 : 值越大越安全 8.安全范围: ED95和LD5之间的距离. ( 95%有效量和5%致死量之间的距离) 意义: 距离越远越安全 警告:动物实验 ≠ 人体实验,,,,阈剂量,,中毒浓度,,最小中毒量,,致死浓度,,最小致死量,,极量,常用量,治疗量(有效量),无效量,,安全范围,第3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一)受体(R) 1.受体概念:在C膜或C内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并传递信息、产生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2.受体特性: ①特异性 ②敏感性 ③饱和性 ④竞争性 ⑤可逆性 ⑥多样性,(二) 药物与受体,1.结合方式: 化学键 2.药物通过受体产生效应的条件: ①亲和力:药物结合受体的能力 ②效应力(内在活性):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 3.与受体结合药物的分类:,,拮抗药(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