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修辞教学与诗词的理解、背诵.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3308680
  • 上传时间:2017-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7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修辞教学与诗词的理解、背诵漳浦县绥安中学 林国武修辞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诗词的理解背诵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块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指出, “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对于古诗文背诵要求,则在《附录》中明确标明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若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必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好好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加深理解,必能提高背诵的效率,促进诗句准确运用下面试就常见的几种修辞格在诗词中的运用做点梳理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运用醒目的设问、形象的比喻和极度的夸张,写出了愁思之绵长不断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也运用比喻,将愁搬到船上,写出了愁绪之浓重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愁之无处不在诗人们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明确这些诗句运用修辞的特点,弄清喻体、本体及其相似点,体会表达技巧的妙处,定能更轻松更持久的记诵这些诗句这种修辞方法把物当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品格特征,能够托物言志,寓情于物,使语言形象生动。

      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整首诗以喻见妙,而后四句诗以拟人的方法形象深切地抒发了对曹丕骨肉相残行为的悲愤之情;末句的反问更加强了斥责的力量,震人心腑又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可以理解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运用拟人,含蕴丰富这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某种特征或品格,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格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匪夷所思而尤为新奇,似乎可以感觉得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以夸张和比喻的方法极写瀑布的动态,那瀑布喷涌的景象,山的高峻陡峭,湍急的水流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而毛泽东的《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则以缩小夸张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若等闲”的大无畏气概它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语句,成串地表达相关内容。

      如《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以排比句铺写木兰久征归家时的欣喜欢快的心情,语势连贯,情感在一系列的动作中抒发得淋漓尽致这个例子明显可见排比修辞的特点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诗歌中又叫对仗,是把字数相等或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以整齐的对偶句概括了木兰艰苦的征战生活,言简意丰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则描述她梳妆打扮的生动镜头,如一速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属“地名对” ,极壮阔,极精整,首句气势雄伟,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点明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 、 “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对偶在诗词中运用频率是很高的,它使诗句朗朗上口,整齐好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亦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使同一词语组成句子,甚至是段落反复出现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开篇以反复的方法,强调突出“鹅”字,见2形又闻声,何其形象生动!又如《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就反复咏唱,抒发了男子对理想中的好配偶的想念和追求,至真至切。

      设问自问自答, 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先一问,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后一答, 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写出诗人自己的体验,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陶渊明的《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以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表明诗人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一问一答,不仅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卖炭翁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 ,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些诗句,运用设问,表意醒目突出问而不答 ,答案蕴涵在问句之中,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以反问的句式,表现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感情强烈,情绪奔放、狂热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同是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王安石却有不同的看法,其《叠题乌江亭》云:“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牧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江东”两句反驳杜牧诗的后两句,运用反问含蓄有力,道出了项羽兵败自杀“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通过比较阅读,既熟知两首名诗,又懂得了反问修辞使表达更强有力的特点此外,如双关、互文在诗中也常见它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使某一词语获得双重意义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是谐音的双关语,这里晴雨的“晴” ,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 , “道是无晴还有晴” ,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 ,表达效果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相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 ,等于说“秦时汉时的明月,秦时汉时的关”又如《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意思是说:将士们(“将军” “壮士” )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百战死” ) ,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十年归”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