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下1-2教案解析.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4656623
  • 上传时间:2019-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8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学生分组交流)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13℃ -3℃。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师归纳总结:像+13℃、+38℃、+49℃ ……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全班交流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再次讨论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1.自主练习第一题: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生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3.自主练习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学生谈收获教后记: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写出—3℃ 、—10℃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 —3 ℃与—10℃ 哪个温度更低?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 表示的温度低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① 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② 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③ 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2.自主练习第5、7题① 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② 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自主练习第8题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① 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 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② 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③ 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① 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② 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③ 通过讨论,明白意思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 到(1500+25)毫升;“500±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1.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1) 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讨论对于得分栏的填写,不要提要求,只要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即可)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教后记: 我学会了吗?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页。

      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1. 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引入课堂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谈话:同学们见过存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一页存折图谈话:在这一页存折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共同解决,复习本单元知识三、强化练习, 拓展提高1.下表记录了某星期内股市的升跌情况,请完成下表:见课本2.在4个不同的时刻,对同一水池中的水位进行测量,记录如下:上升3厘米,下降6厘米,下降1厘米,不升不降如果上升3厘米记为+3厘米,那么其余3个记录怎样表示?3.举出3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4、明天中学五年级(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

      试完成下表:姓名小明小宾小丽小亮小颖小山身高144140165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值-1+20+3(1)谁最高?谁最矮?(2)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四、丰收园里谈收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师谈话: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1: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9页教学目标: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一)初步感知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习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二) 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谈话: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观察比较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 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质疑: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四)拓展应用谈话: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五)总结概括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六)看书质疑学生阅读67—69页,质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