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删减后的资料.doc
15页马化腾:腾讯公司的创业史马化腾:腾讯公司的创业史腾讯创始人、 之父马化腾如今已是中国互联网的领袖人物,到今年才 40 岁,他也是中国年轻创业者目前的偶像马化腾 1993 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上学时就已经表现出了对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方面的天赋,毕业后马化腾像很多大学生一样求职工作,1998 年创建了腾讯公司在创业的道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也许给马化腾帮助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父母通过马化腾的父母马陈术和黄惠卿,我们来看一看马化腾的过人之处!相比同时代的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马化腾有着不一样的家庭背景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马陈术生于 1940 年,党员,中专学历,经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 年马陈术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马陈术是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所服务的盐田港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业务形态之一,加上第一次给腾讯做风险投资者中出现过香港盈科的身影,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马化腾的父亲与李嘉诚之间是不是有很多交往,而这种交往给马化腾以很多帮助。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马陈术对儿子最直接的帮助主要是在腾讯公司早期开着奔驰前来给儿子做账,而间接的帮助可能是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传承马化腾的家庭给马化腾的另一个帮助是,马化腾的母亲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腾讯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据腾讯上市的相关公开文件显示,腾讯的发起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马化腾的母亲黄丽卿对于为什么母亲很长时间是公司的法人代表,马化腾的解释是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身份,所以只好让退休的母亲来担任法人代表虽然马化腾家庭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是来自自己的积累有传言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 10 万元炒成 70 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众所周知,马化腾的父亲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马化腾还是有人可以请教的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论马化腾还是张志东,光靠做工程师的收入是很难积累下他们最早的创业资金的在润讯的马化腾和在黎明网络的张志东当时的收入水平大致为每月1000~2000 元,即便加上年底的分红也没有多少积累。
而在深圳电信的曾李青、许晨晔以及在出入境检疫局的陈一丹,由于是在事业单位,收入就更少了按照当时的《公司法》规定,要成立一家公司,必须具备最少 50 万元的注册资本,因此摆在马化腾和他的创业伙伴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筹集 50 万元的注册资本最开始的 50 万元,大部分是由在二级资本市场有所斩获的马化腾出的不过,马化腾并没有因此占据绝大部分的股份,他聪明地将自己名下的股份定义为 47.5%,而其他 4个人的股份加起来为 52.5%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不会给其他创业合作伙伴造成一股独大的感觉,在极端的情况下其他 4 个创始人可以一起说服他改变决定,而他要通过任何决议必须至少有两个创始股东同意才能实施这样腾讯自创始之初就明晰了集体领导的策略,同时马化腾自己也没有失去对整个公司的控制权创业的第一桶金马陈术夫妇说,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总是在前五名,马化腾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很爱“玩”的他既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同时又经常干一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的管理员哭笑不得马陈术告诉记者,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大学的毕业设计1993 年毕业前夕,马化腾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不久有个公司看中了这个软件,就问他多少钱才肯卖,但当时马化腾和家人都不知道这软件值多少钱,就让对方出价。
后来,对方给了马化腾 5万元,这一下可把马化腾乐坏了,马陈术还专门找了个朋友帮忙将钱提回家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与同学合作开发了“股票接收系统”,他负责设计软件,另外一人负责硬件由于使用这个装置,用户利用电视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市场销路十分好,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 2000 多元,这又让马化腾赚了几万元,直到后来与马化腾合作的同学出国,他们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机”,说到这里马陈术夫妇都显得十分自豪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马陈术高兴地补充道1994 年,马化腾将开发软件赚的 10 万元投入到股市中,并在深发展每股只有 6 元多的时候买进随着股价的大涨,马化腾的 10 万变成了 70 万,这使他很快拥有百万资金,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用 4 根线当起了“站长”马陈术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直到马化腾大学毕业在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后家里虽然连音响都还没有,不过却有 5 部和 8 台电脑那时,真正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但儿子马化腾却已经迷上网络,初上慧多网就让马化腾体验到网络的乐趣半年后马化腾投资 5 万元在家里搞了 4 条线和 8 台电脑、承担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
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声名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 20 出头的年轻人马陈术半开玩笑地说,那时候装一部要 4000 多元初装费,幸好当时女儿和几个亲戚在公司工作,可以半价申请安装,后来他就叫女儿和亲戚为他们申请了 4 部半价,供马化腾上网用这时,马陈术指着黄惠卿说:“其实,‘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那时马化腾一出差就要母亲帮他管理网站,每次临出门前都要写一张字条给母亲,告诉母亲一旦有网友打来说网络不通,就按照字条上的步骤排除故障,确保网络通畅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支持,马化腾还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 BBS 站长大会我才是腾讯的第一任董事长”马陈术说,马化腾 1993 年从深大毕业后,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对互联网情有独钟的马化腾向公司提出利用互联网做无线寻呼业务,并开发出了一个系统,但可惜的是没有得到公司的支持,这更加坚定了马化腾自主创业的决心1998 年 11 月 11 日,一个后来改变了国人沟通方式的公司——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了说到这里,黄惠卿笑着插了一句:“其实,我才是腾讯的第一任董事长,化腾是接我班的!”“她说的没错,公司是我跑前跑后帮他们注册,不过当时注册公司要求要有退休证或待业证,他母亲刚好退休了,我们商量后就用他母亲和我妹夫的名义注册了腾讯公司,他母亲名义上拥有 60%的股份,自然也就成了董事长,一直到 1999 年风险投资进入时,才将股份完全转让给马化腾。
马陈术笑着给记者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马陈术还告诉记者,“腾讯”这个名字也是他起的,寓意“万马奔腾的信息时代”,当时一共起了 4 个名字,都有“腾”字,不过当时马化腾并不太同意用“腾讯”这个名字,认为太个性化,但在注册时其他三个名字都已经被别人注了于是,马陈术最终就以 50 万元的注册资本注册了“腾讯公司”马陈术给马化腾的公司起名为腾讯,饱含着深长的意味一方面,儿子马化腾的名字里有个“腾”字,公司和马化腾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后缀为“讯”,更多是因为老东家润讯对马化腾的影响至于英文名 Tencent,更多是参考著名的通讯公司朗讯(lucent)而起的后来腾讯在香港上市,Tencent 的英文名被香港人称为“十分钱”(tencent),正好那时的腾讯至多是家 SP(短信内容提供商)公司,用户所发的短信腾讯收费一毛钱一条,正好十分钱,很是贴切和形象腾讯:腾讯:““企鹅帝国企鹅帝国””创业史创业史2011-11-18 新华网1996 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上决定开发一种软件,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流的特点,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直接的交流,由此产生了 ICQ 的设计思想。
当时是为了他们彼此之间能及时在网上联系以交流用的,可以说近乎一种个人的“玩具“,并且成立了一家名为 Mirabilis 的小公司,向所有注册用户提供 ICQ 服务后来,美国以 2.87 亿美元收购了 ICQ,在今年 5 月它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 亿大关,每天平均有 1000 万用户,每个用户平均时间为三个小时在 1999 年,国内冒出一大批模仿 ICQ 的即时通讯软件,如最早的Picq、Oicq、OMMO 等,新浪、网易、搜狐等也开发了类似的软件,如新浪的 UC,网易的泡泡 的前身 OICQ 也是在 1999 年 2 月第一次推出的 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众多的即时通讯软件中脱颖而出,最终把其它竞争对手全埋没掉而占领了中国即时通讯软件市场 74%以上的市场,一半靠的是实力,另一半靠的是运气偶然造就了腾讯偶然造就了腾讯1998 年 11 月 11 曰,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在公司成立当初要业务是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可以说是几乎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1997 年,马化腾接触到了 ICQ 并成为它的用户,他亲身感受到了 ICQ 的魅力,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一是英文界面,二是在使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这使得ICQ 在国内使用的虽然也比较广,但始终不是特别普及,大多限于“网虫“级的高手里。
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想的是开发一个中文 ICQ 的软件,然后把它卖给有实力的企业,腾讯当时并没有想过自己经营需要投入巨大资金而又挣不了钱的中文ICQ当时是因为一家大企业有意投入较大资金到中文 ICQ 领域,腾讯也写了项目建设书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设计 OICQ,到投标的时候,腾讯公司没有中标,结果腾讯决定自己做 OICQ要知道,当时腾讯给 OICQ 标的价格才仅仅为三十多万而已到后来腾讯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马化腾十分合时宜的说,“我们需要自己的中文网络软件,我们需要自己的 ICQ!“,但事实上,腾讯推出 OICQ 纯属是一个偶然,如果那家大企业没打算投入资金到中文 ICQ 领域,也就不会有 OICQ,如果腾讯公司中了标,也就不会有腾讯的 OICQ,腾讯的成功某种程度上说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实力决胜于诸侯之中决胜于诸侯之中很多人一直在质疑,为什么功能并不特别好的 能够力压群芳,最终几乎接近垄断中国即时通讯软件市场?是的,从功能上说,一直以来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相比之下,其它即时通讯软件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都是模仿ICQ但 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原因不在于它的功能如何强大,而在于它的界面设计的十分合理,用户操作简单,相比较和 同时代的其它即时通讯软件,如Sina pager、OMMO 等,它们一开始的功能并不弱于 ,特别是 OMMO,其在一面世就推出了比 强大得多的功能,如电子邮件、网络硬盘,过多的功能反而让使用者觉得操作十分烦琐,这是它之所以失败的重要原因所在。
1999 年 2 月,腾讯在互联网上推出 OICQ 的第一个测试版本包含的功能十分简单,仅仅只包括简单的即时通讯功能,但其界面设计令人称赞不已,事实上,尽管到现在为止,腾讯已经先推出十来个版本以上的 软件,但其界面仍然没有任何改变,这表明,从一开始,腾讯 OICQ 软件的界面设计是十分合理的这使腾讯的 OICQ 注册用户数在短短两个月内达到 20 多万,虽然这只是现在腾讯新增注册用户一天不到数量,但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其后几个月,腾讯推出 OICQ 99a,先后新增了公共聊天室、传送文件、无线寻呼、短讯、语音聊天等,OICQ 99a 的推出奠定了腾讯在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到 1999 年底,OICQ 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空前的 130 多万,平均用户 15000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