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湿性医疗技术在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红色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5997995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湿性医疗技术在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红色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刘小加 谭军 李高峰 喻亿玲 雷颖 欧阳华伟[摘要]目的:探究湿性医疗技术在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红色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红色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湿润烧伤膏进行创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创面愈合时间、NRS评分以及VSS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红色瘢痕术后创面修复,采用湿性医疗技术效果明显,可促进创面愈合速度,减轻创面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关键词]瘢痕;PDL;CO2点阵激光治疗;创面修复;湿性治疗[]R619+.6    [文献标志码]A    []1008-6455(2020)09-0018-04Application of Wet Medical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Red Scar Wound Repair by PDL Combined with CO2 Dot Array LaserLIU Xiao-jia, TAN Jun, LI Gao-feng, YU Yi-ling, LEI Ying,OUYANG Hua-wei(Deparment of Plastic and Laser Cosmetic Surgery,Hunan Provincil People's Hospital,Changsha 410005,Hu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et medical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red scar wound repair after PDL combined with CO2 dot array laser.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early red sca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random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DL combined with CO2 lattice las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ebo for wound care on this basis. The healing effect, wound healing time, digital pain grading (NRS) score, vancouver scar scale (VSS) score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igher than 8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scar;PDL;CO2 lattice laser therapy; wound repair; wet treatment瘢痕多因創伤所致,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观及组织病理学上发生转变的总称,是创伤后修复治疗的必然产物[1]。

      瘢痕的存在不一定会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但是若生长过长则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外形破坏和功能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外貌[2]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是早期治疗瘢痕的重要手段,临床实践效果较为理想,对瘢痕的治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瘢痕治疗后,创面修复是最为关键的康复环节,若创面修复不理想,则会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3]经由外部治疗及护理干预对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加以控制,能够促使创面得以尽早修复[4]盐酸金霉素软膏是创面修复的常见药物,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应用效果仍存在不足,创面愈合的时间、质量等依旧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并发症或副作用较大[5]因此,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外部治疗及干预方法,对创面修复至关重要湿性治疗技术在皮肤疾病治疗中较为常用,而其应用在治疗后创面愈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提升愈合效果的作用是现代临床中较为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将湿性治疗基础作为方向,探究其对改善红色瘢痕治疗后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的120例早期红色瘢痕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0例患者对照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2.56±4.12)岁,瘢痕长度2~6cm,平均长度(3.58±0.45)cm;观察组:男24例,女3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3.21±4.30)岁,瘢痕长度2~6cm,平均长度(3.41±0.40)cm本次研究获取患者或其家属同意,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均为早期红色瘢痕患者;②均接受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③均停用治疗本病相关药物或方法大于2个月排除标准:①伴随系统性或全身性疾病者;②存在药物过敏史者;③治疗局部伴随或怀疑恶性病变者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595nm PDL+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红色增生性瘢痕:①595nmPDL治疗:595nm PDL治疗(美国马萨诸塞州Candela公司)参数设置,能量7~15J/cm2,脉宽1.5~3ms,光斑7mm,动态冷却设备30ms喷射,20ms延迟,以瘢痕出现紫癜反应为临床治疗终点,治疗间隔1个月;②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前照相,签署激光治疗同意书。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美国科医人医疗激光公司),治疗参数为Active FX模式:能量150~200mJ,频率40~60Hz,CPG光斑图形3,大小3~5mm:UP模式:150mJ,40~60Hz每次治疗间隔3个月,治疗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国药准字Z20000004,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创面护理:外用,涂于烧、烫、灼伤等创面(厚度薄于1mm),每3~4h更换新药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暴露创面用药1.3 观察指标:①创面愈合时间:对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记录,以治疗区痂皮脱落干净的时间为度,创面基底完全上皮化即为痊愈;②疼痛指数:疼痛指数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用数字0~10表示由轻到重患者自觉疼痛的轻重程度,观测创面外涂药物后30min、24h、3d、7d,根据患者自己的感觉画出的数字,即为疼痛指数;③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用0~5分由轻到重来描述瘢痕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和柔软度的严重程度,并计算总和观测患者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评分变化;④疗效:参照VSS量表进行疗效判定,治疗指数=(治疗前瘢痕评分-治疗后瘢痕评分)/治疗前瘢痕评分×100%。

      痊愈:瘢痕评分下降≥90%;显效:瘢痕评分下降60%~89%;有效:瘢痕评分下降20%~59%;无效:瘢痕评分下降≤19%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⑤并发症:记录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情况,主要有水肿、红斑及色素沉着等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7.52±2.03)d,少于对照组的(9.81±3.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3,P<0.05)典型病例见图1~22.3 两组NRS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0min、24h、3d、7d后,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4 两组VSS评分比较:术前,两组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3  讨论瘢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皮肤系统病症的一种以往临床上认为,由于瘢痕早期组织的稳定性不足,为此多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瘢痕进一步加重,但大量临床案例显示:瘢痕早期并非传统临床中所理解的非常脆弱,若能够采取合理的、恰当治疗及术后护理,疗效显著并大大缩短治疗周期[6]联合治疗RHS二次的疗效与传统单用PDL 4~6次的疗效较为相近,且没有瘢痕加重风险,安全性很高采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后,激光的剥脱作用使病损区域即产生类似浅Ⅱ度的烧伤创面,可出现延迟性红斑、水肿、脱屑及色素沉着等并发症,若未及时进行有效处理,极易出现感染,从而影响治疗效果[7]因此,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瘢痕,是一种理想的手段研究发现,早期瘢痕治疗后的创面修复护理工作应作为关键点存在,是否给予恰当护理干预对于创面愈合质量具有重要影响[8]关于早期瘢痕治疗后创面修复问题,郭君等[9-11]在其研究中指出,激光治疗后,治疗区因激光的光热作用,会出现类似Ⅰ度或浅Ⅱ度的烧伤创面,需要在治疗后加强护理干预辅助创面修复,而创面修复护理中比较常用的包括药物干预、皮肤清洁护理等。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创面干预措施近年来,湿性治疗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瘢痕治疗后创面修复护理中,临床实践效果较为理想所谓湿性治疗技术所指向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12]与干性治疗技术进行对比,湿性愈合理论优势较为明显,其具体表现为避免结痂与瘢痕的形成,为创面提供良好环境[13]为此,湿性治疗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湿性治疗技术应用中,可选择多种外用药物,中成药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相较于盐酸金霉素软膏,湿润烧伤膏应用在PD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早期红色瘢痕干预中效果更佳,能够更快速地促进创面愈合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外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