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合成dmc的方法.doc
2页国内外合成 DMC 的方法 要有如下三种方法: 1、光气甲醇法和醇钠法2 E6 }( x! Q P4 I|( Q( x/ V ~ |- P) V, C0 L5 `- |4 C( ^* D9 Y k) A7 H, T+ V+ X$ V, 9 a6 b2 ^1 @; u1 N硫酸二甲酯(DMS)与碳酸钠进行酯交换,而原料 DMS 有剧毒,产品收率低,不具市 场竞争力; 碳酸乙(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法,副产乙(丙)二醇,该法生产成本与碳酸乙(丙) 烯酯和乙(丙)二醇市场关系较为密切 但由于我国目前不能大量生产碳酸乙(丙)烯酯,且价格较高,以及该反应是一个平 衡反应且偏向反应原料一侧,从而造成单位容积的生产能力低,设备费用高,能耗高等, 因此,该法生产成本高,且副产物乙(丙)二醇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赢利能力得不到保证7 m- Y: u, b' R' O+ D3 Q“ g(3、甲醇氧化羰基化法5 S. N' N# P3 w0 D3 [0 \' 2 `. L: m9 }2 p2此法是以 CH3OH、CO、O2 为原料,直接合成 DMC此工艺原料毒性小,来源方 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质量高,是最有前途的方法2009 年海川化工 1.1 主要生产工艺+ r% j7 n“ v; ? O (1)光气法 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 DMC 的方法,由于光气的剧毒性和工艺复杂性及其对设 备的严重腐蚀性,且产品氯含量高,已经被逐步淘汰。
目前国内外基本上已没有光气法 DMC 生产装置 x u' X; D% r8 o ` 1.3 国外 DMC 工艺技术# `9 s0 V# U+ e6 |3 ]$ N 国外 DMC 工艺技术主要集中在意大利 ENI 公司、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美国 Texaco 公司等1)意大利 ENI 公司液相氧化羰基化法 该生产技术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甲醇既为反应物又 为溶剂典型工艺包括甲醇氧化羰基化及 DMC 与甲醇分离1988 年,日本 Dacail 公司也 采用此技术建成了 6000t/a 的工业化装置4 G! x2 |: h7 s1 I (2)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低压气相法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在开发羰基合成草酸及草酸二甲酯基 础上,通过改进催化剂开发出此项 DMC 生产技术该技术以钯为催化剂,以亚硝酸甲酯为 反应中间体,反应分两步进行工艺流程包括合成、分离、精制、亚硝酸甲酯制备等工序 产品纯度可达 99% 以上 (3)美国 Texaco 公司酯交换法 Texaco 公司开发成功由环氧乙烷、CO,和甲醇联产 DMC 和乙 二醇新工艺反应分两步进行,CO 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然后碳酸乙烯酯与 甲醇经过酯基转移反应生成 DMC 和乙二醇。
6 W5 }- b1 L) Q+ T0 H- L5 o x* _6 U9 e2 碳酸二甲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4 ]9 J' c! `- R* f 2.1 国外市场国外 DMC 生产和消费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目前国外总生产能力约为 l7 万~20 万 t/a,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美国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约占世界总产 能的 35% 以上目前,国外 DMC 生产企业相对较为集中,只有十几家生产企业国外 DMC 生产企业主要有 GE(通用电气公司)、Enichem Synthesis SPA(意大利埃尼公司)、 Mitsubishi ChemicalCorporation(日本三菱化学公司)以及日本宇部公司等2004 年,国外 DMC 最大的生产商是美国 GE 公司,其生产能力约占国外 DMC 总产能的 35% ;其次是日 本三菱化学公司和日本宇部兴产公司 Y5 u, ]8 m: L0 \3 o8 x 国外一些企业一直在积极研究 DMC 替代光气生产聚碳酸酯工艺技术,该项技术已在某些工 业化生产装置上运行,但并未得到大范围推广随着环保、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的日臻完 善,以及 DMC 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DMC 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等有害物质作 为羰基化、甲基化、酯交换原料,其市场前景将十分看好。
若上述领域得以开发,DMC 产 能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国外 DMC 第一大消费领域是聚碳酸酯,其次是医药行业2004 年聚碳酸酯消费 DMC 约为/ u; T* Q8 j w# V: I+ J' m M% n 5 万 t 以上,医药行业消费约为 3 万 t由于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的生产装置还较少,近年来 国外 DMC 在该领域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同时,由于 DMC 价格偏高,使得其在替代 DMS 用做甲基化剂等方面的应用开发也较慢。












